APP下载

注重培养儿童的艺术感觉和自我感觉

2019-01-12雷丹

魅力中国 2019年22期
关键词:观察者幅画艺术作品

雷丹

(黔西县莲城街道办事处石板小学,贵州 黔西 551500)

现代教育(素质教育)应该以充分调动儿童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为目的,充分尊重和保护他们 的个性。艺术更需要个性,没有个性就无所谓艺术。教师应尊重孩子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 的表现形式,方法等等,使他们形成自己不同的风格,切不可强求一律。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审美个性的独特性 ,越有个性的艺术就越美,越能发现独特的美的人就越有审美能力,越有创造力。所以,在儿童美术教育中, 教师应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用启发的方式,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 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得到全面的发展。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欲,并教给他们具体的创 造性思维方式,让他们得以自由地运用。

有两位理论家分别是科尔伯特和陶顿在1992年提出了说,优质的幼儿艺术教育应包括四个部分,艺术创作、艺术鉴赏与艺术讨论,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意识。我愿意把艺术鉴赏和艺术讨论放在最前面,还是我说的人不管你做任何事在要有输出之前一定要有输入。如果你与孩子一起参与过艺术鉴赏课的培训时,你会发现你们在一起讨论一个艺术作品的时候其实就是在输出他们的艺术鉴赏,孩子们也许会通过语言向你传达他们对作品的理解,有些孩子也许会不知道如何用语言来表达,那其实也说明这个作品在TA内心里也有了吸收,等到某一天TA的语言能力能够支持TA表达了,TA就能表达出来了。我们再来说说艺术创作,孩子长大了点之后就会某一种风格特别感兴趣,TA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就会自然倾向于这种风格。

在这些方面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意识,如果我理解得不够全面的话,我就片面地来跟大家聊一聊,我觉得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意识才是我们学习艺术的真正目的。一个人学习画画的目的不是拿着自己的作品参加展览为自己贴金或者为父母贴金的,而是TA如何把对待艺术的态度融入到TA的日常生活当中,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是一个人会不会穿衣服,会不会搭配,我们肯定见过太多的人随便都可以拿起一件衣服穿在身上,我自己是完全接受不了这样的事情的,我是那种出门必须把自己收拾利索的人。日常生活中有审美意识的是会去改变TA内心认为生活中不和谐的画面或者其他,例如,不管是我买房子还是租房子住我都会把房子装修一下,我是没办法接受毫无艺术感的生活,所以,我觉得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意识才是塑造一个艺术性人的最高标准。

很多的培训课程中都没有艺术鉴赏课,原因是因为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小时候都是很少或者说没有这方面培训,我们对欣赏艺术、批判艺术缺乏信心,所以,我们就会以为孩子也理解不了,一幅世界名画放在TA面前,TA能理解什么呢?但是,很多的发展心理学家研究出来的结果都是,儿童的艺术鉴赏能力非常高,高到能让我们瞠目结舌,这在我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也是屡见不鲜的。

我们再来从发展心理学的方面来谈谈孩子审美的几个发展阶段,有一位理论家是帕森斯,他提出儿童审美发展分为五个阶段,但我觉得不仅仅是儿童的,有可能要拉扯到18岁以上了。

第一个阶段表现出的特征就是,偏好色彩,对用图表现事物感兴趣,好奇于主题与个人之间的联系,特别喜欢画画,第一个阶段是属于对审美要求的还是比较具体的;

第二个阶段我们称作是美和现实主义,表现出的特征是,观察者会因为一幅画漂亮且反映现实而喜欢它;

第三个阶段就上升到了情感这个层面,特征是观察者注意到艺术作品使人产生的感情,忽视主题是否美丽或写实;

第四个阶段就是观察者会意识到艺术作品的风格和表现形式,TA可以从自己的角度来理解一幅画;

第五个阶段特征就是,观察者看到一个艺术作品时会跟别人讨论它、评价它,当别人有不一样的观点时TA也会理解和接纳。

可想而知,这个阶段就属于孩子年龄比较大了才会有所表现。

现在就来跟大家讨论一下如何去培养孩子的艺术鉴赏能力,我觉得最好的一种方式是给孩子讲故事,因为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如果你能将一幅画的创作背景故事,还有画中的景物或者其他的故事给孩子讲出来的话,那TA就会带着故事去看这幅画,孩子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TA在看这幅画的同时肯定会带着TA的想象真正走进这幅画,将自己的情感加在里面,那这幅画对于TA来说就活了。所以说,如果我们不了解一个艺术家的生平,不去了解他的风格的话,我们是很难走进他的艺术作品鉴赏当中的。

对于莫奈这样的画家来说,他的作品你不能近看,你近看就会觉得这完全是在瞎画、非常混乱,只是用颜色点几下而已,他的画都是要让你远看的,你远看的时候就会发现不一样的东西,所以在另外一个视频中,我也专门找到了《莫奈的花园》的实录,大家可以看到莫奈的生活场景,还有会讲述莫奈的生平,现在他的花园是什么样的。

其实带孩子走进艺术鉴赏并不难,这也是我们成人自我修养的一个过程,让我们有机会能够走进这些大师们的生活中,他们创作的灵感和情愫也会慢慢地成为我们和我们的孩子的心灵一部分,今天也是专门拿莫奈来给大家举了个例子,另外再给大家推荐两本书。一个是How Artists See,这套书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出发帮助孩子理解每一个主题,每一种画法,所有的画都讲述了作者是运用哪些元素来表达想要呈现的内容的,这是一套非常完整的艺术鉴赏的课程书,而且语言非常简单,目前国内还没有中文版,想要的家长可以去网站上买英文原版的来看。另外一套是The Art Book for Children,有一个白皮书还有一个黄皮书,这两本书呈现的都是不成系统的艺术作品,而且用的都是儿童比较懂的语言来讲述每个艺术作品背后的故事,作者想要表达什么,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来表现。

猜你喜欢

观察者幅画艺术作品
观察者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你的名字是幅画
冷静而又理性的观察者——德国华人作家刘瑛访谈
遇见大师
给你点颜色瞧瞧
彼格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