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舞台戏曲与表演
2019-01-12苏红霞
◎苏红霞
中国戏曲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系,在如今的精神文明建设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具有综合性、虚拟性以及程式性,凝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美学思想的精髓,构成了我国所特有的东方戏剧观,在戏曲的所有表现形式中,表演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对激发演员艺术表现力和对当代戏曲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舞台戏曲要以表演为中心
在舞台上戏剧演员的表演是直接并且真实的,能够在现场与观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而观众接受的最后的形象便是戏剧演员的表演,所以要将戏剧演员的表演作为戏曲舞台表演的重中之重,编剧、导演、音乐、舞美及其他的一些因素都要为表演去服务,将发展空间最大限度的给表演,通过表演来展示,给观众留下足够的联想空间,有的戏过多地追求“大制作”,过于写实地布置戏的布景,可能会妨碍戏剧演员的表演效果。这种所谓的“大制作”虽然能够给观众带来现场的兴奋,但那也只不过是现场一时的兴奋,根本起不到对观众心灵感动的作用。所以,舞台戏曲要把表演作为重中之重。
二、如何提高戏曲舞台上表演的效果
第一,戏曲演员要将角色与本身融为一体。每一个戏曲演员在面对每一个戏曲角色的时候,最先要做的一件事便是反复的钻研剧本,琢磨透人物所说的每一句话,通过对于这些角色的描述以及角色的肢体形态,用语言来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把自己想象成角色本身。举一个例子,在《状元与乞丐》这部戏中,演员在塑造女主人公刘氏的时候,在一场教子的表演时,当孩子说出“你根本不是我的亲娘”的时候,刘氏的心里非常难过,步子也逐渐地开始打颤,但是要立刻转过身问孩子,你在说什么,然后孩子便说,你和舅爷一样都嫌弃我是一个乞丐。这时,刘氏抬起头流出了眼泪,通过啜泣来体现出自己心里非常难过的感觉,伴随着音乐的响起,刘氏迅速地跑到孩子的面前把他抱起来,抱着孩子的脸仔细揣摩,之后再抱进怀里,通过这一系列的细微动作体现出女主人公此刻的心里的感觉。若是演员没有认真的去琢磨透,只是将这一系列的动作做了下来,没有加入内心的情感,体现不出哀痛的感觉,这样就更不能使观众产生共鸣,便也感动不了观众。
要想将戏曲舞台表演的效果好,这就要求演员无论在什么样的演出场合都要做到谨慎细微,内心要有自己对人物的独特理解,将自己的理解融入到表演当中去,将自己的理解通过表演动作表现出来,将自身融入到这个角色中去,全身心的去演绎这个角色。
第二,戏剧演员在表演时巧妙地运用虚拟动作。演员在表演时多运用虚拟的动作,只使用部分的实物甚至是不使用任何的实物,只是依靠演员的一些特定的动作来暗示舞台上并不真实存在的实物或者情景。四大京剧名师之一荀慧生曾经就说过,“虚拟表演就是演员在舞台上不借助任何的实物,而是用手势、动作来表现和摹拟生活中的一种活动。”比如,在黄梅戏《女驸马》中“绣楼独叹”的一场戏中,春红就是通过“提裙”“跳步”“滑步”“垫步”等一系列的身段协作,充分体现出她“上楼”以及“下楼”时的情形,尽管观众的眼前是没有楼梯的存在的,但是观众是从“春红”不一样的步伐和身体上的姿态,在脑海里想象出了楼梯的存在。北京人艺的导演也曾说过“虚拟动作的主要意义,就是所有客观的东西,都是通过人物的表演显示出来。观众通过角色的表演,承认客观东西的存在,演员再用他自己的生活经验把它加以补充,务必使观众信服。”虚拟表演,是环境的虚拟、演员动作的虚拟以及物体的虚拟,由虚变为实,虚和实相结合,变化无穷,是中国戏曲的重要组成成分。戏曲演员充分掌握了虚拟表演,不断地从生活中去“提取”新的虚拟的动作,能够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那么戏曲舞台的表演效果也就大大提高了。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的戏曲在表现形式上,通常是用以虚拟实、以简代繁、以神传真、以少胜多的手法来重新再现生活,这就要求演员在舞台戏曲表演时,在方寸之间演绎出生活中的故事,充分地掌握舞台的空间和自由的时间,在戏曲的舞台上可以用八九个人替代千军万马,四五步就可以替代跋山涉水,让戏曲表演丰富多彩、博大精深。这就要求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挖掘,不断探索。戏曲表演要学会创新、要学会突破,既要尊重传统的美学思想,也要在现实生活中加以提炼,不断地发展戏曲表演,延续中国戏曲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