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保守方法
2019-01-12程翔
程 翔
(江油市人民医院骨二科 四川 江油 621700)
提起腰椎间盘突出症,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患有此疾病后,会导致病人腰部出现腰部、下肢疼痛、下肢麻木无力等不适症状,使病人的工作与生活均可造成较大影响。目前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案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从大量临床效果中发现,两种治疗方案取得的长期了解并无显著差异,而保守治疗对病人造成的创伤小,价格更为低廉,病人接受度高。那么,当前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进行详细介绍。
1.倒走
腰间盘突出症主要是因为长期处于不合理姿势状态下所造成的,初始症状表现只是姿势不正而导致的弯腰驼背,局部受力过度,造成软组织出现慢性损伤,并逐步形成腰肌劳损等慢性疼痛,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积累就会导致腰间盘突出,所矫正姿势是治疗基础。而倒走是目前认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十分有效的一种保守治疗方案,倒走也就是我们需要进行反向运动,通过此种方法能够强制人体重心进行有效后移,使脊柱过度完全得到有效矫正,进而使腰椎前凸症状能够有效改善。选择倒走的病人一定要选择平底鞋,并且要小步慢走,保障自身安全。但是倒走不容易长期检查,可选择前高后低的负跟鞋,也可选择将前脚掌位置垫高20毫米,让脚部处于前高后低的状态,也可同样取得重心强制后移的效果。同时还需要重视卧床休息,选择硬板床,让腰部肌肉高张力状态得到有效缓解,增加椎间盘外压力,减轻盘内压力,降低对神经根的刺激,缓解疼痛症状。
2.推拿
推拿是当前十分常用的保守治疗方案,通过对身体特定部位施以各种推拿手法,实现通过良性物理刺激发挥消除痉挛、舒筋活络、活血止痛以及接触神经根压迫的作用。手法推拿能够直接作用于神经系统,扩张局部淋巴管,使淋巴液循环增加,组织营养、代谢可得到改善,使机体能够更快的吸收、消除组织水肿以及病理产物。同时利用直腿抬高、后伸牵引、松动上下关节突以及屈膝屈髋按压的方式,促使髓核还纳与复位,使椎间盘恢复力学平衡状态。
3.腰椎牵引
腰椎牵引具有操作简单、价格经济的优势,并且治疗效果显著,病人接受度高。此种治疗方法主要是利用“筋能束骨”的基本原理使椎间盘高度以及后关节错位得到恢复、纠正,使腰部肌肉痉挛得到有效缓解,目前临床多使用电动牵引床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需要依据病人实际情况调整牵引力度、次数、重量以及时间,并保证牵引治疗后卧床休息1~2周。
4.理疗
理疗是利用电流、磁疗、微波、热能、超声波以及红外线等作用于腰部压痛位置,对腰部神经的修复再生发挥刺激作用,同时还能够发挥兴奋肌肉、松懈粘连、软化瘢痕的作用,使局部组织的营养供给得到有效改善,不仅具有消肿止痛的功效,而且还能够破坏细菌分解的毒物破坏,促进肌肉组织与损伤愈合,形成局部渗液。但是从实践治疗过程中发现,针对神经根水肿、粘连以及伴有急性无菌性验证,单纯采用推拿、理疗的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而针对临床症状实施联合物治疗,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5.局部药物注射
此种治疗方案就是将药物在病灶部位体积压痛点位置开展局部注射,能够是肌肉紧张、痉挛症状得到有效恢复,进而避免腰椎神经出现病历改变、椎管周围组织粘连,促使局部组织损伤能够得到有效恢复。目前较为常用的局部注射治疗药物地塞米松以及利多卡因、醋酸强的松龙以及维生素B1、B12进行硬膜外给药。通过局部药物给药能够有效抑制炎症发展,促使炎症部位血管收缩,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缓解肿胀症状,还能够对纤维细胞增生以及肉芽组织生产发挥抑制作用,减少后遗症。
经过上文介绍后,相信对腰间盘突出症及其相关的保守治疗方案都形成了一定了解,但是值得提醒的是,虽然保守治疗方案相对较多,但是每种方案的疾病治疗机理存在一定差异,并且由于病人体质存在差异,治疗效果也会有所不同。因此一定要遵从专业医生的建议,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