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絮刺火罐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90例临床观察

2019-01-12

人人健康 2019年13期
关键词:肩部肩周炎肩关节

陈 萍

(周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师 上海 201318)

肩关节周围炎,又称肩周炎,常见和好发于中老年人,以肩部周围酸重、疼痛,功能活动不利为主症的疾患,又称“漏肩风”,是肩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的一种退行性、无菌性的炎症性改变。发病缓慢,多数无外伤史,少数仅有轻微外伤。该病常因体虚劳损、风寒侵袭肩部使经络气血不畅所致。即是中医学理论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其虚而外感风寒湿邪乘虚进入,凝滞肩部,并留驻关节之间,导致漏肩风的发生。

笔者在针灸科临床诊疗中,自2018年6月至2019年2月收集肩周炎相关治疗病例90例进行整理,观察疗效,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数据

观察病例共90例,均为在周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灸科治疗的肩周炎患者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入选病例患者男40例,女50例,年龄40 ~75岁,病程1周~6个月,两组病例在病程、病因、原发病部位、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疗疗效标准》,中医辨证分型:①风寒湿型:肩部窜痛,遇风寒痛增,得温痛减,舌淡,苔白或腻,脉弦滑或弦紧。②瘀滞型:肩部疼痛拒按,针刺感,尤以夜间症状加重。舌质暗或有瘀斑,苔白或薄黄,脉弦或细涩。③气血虚型:肩部酸痛沉重,伴劳累后症状加重,头晕,气短懒言,心悸失眠,舌质淡,苔白,脉细弱或沉。

西医诊断标准: ①无明显外伤史,起病隐匿, 常因活动时疼痛才被注意;② 多呈持续性疼痛,且部位局部 , 疼痛较剧烈时引发肌肉痉挛;③局部压痛点在肱二头肌长头、喙突、肩峰下滑囊、冈上肌附着点或结节间沟等处;④ 肩关节活动受限或僵硬, 显著为上举、外展外旋、后伸活动障碍;排除肩部或其他肿瘤转移引起。X 线片排除肩关节器质性病变等。

2.治疗方法:

治疗组运用七星针扣刺的絮刺火罐疗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中频理疗仪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不服用活血通络和止痛药物,医嘱及家庭功能锻炼情况均相同,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

2.1 治疗组

2.1.1 取穴

取穴:压痛反应点和病变部位

2.1.2 治法

按压患处寻找压痛点,在压痛点用75%酒精棉球消毒,加以七星针扣刺,加拔火罐,10分钟后去罐,用消毒干棉球擦净施术部位。隔日治疗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治疗一个疗程。

2.2 对照组

取患侧穴位肩前与肩髎或肩髃与臑俞,分别将中频治疗仪的两个电极黏贴于肩部两穴,调至患者较舒适的频率,治疗20分钟,隔日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治疗一个疗程。

3.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疗疗效标准》〔2〕,拟定:康复: 肩部症状完全消失,肩关节功能活动范围均恢复正常; 显效: 患者自感肩部症状显著缓解,肩关节活动功能明显改善;有效:肩部自感症状基本缓解,肩关节活动改善部分;无效: 症状无改变。

3.2 结果

治疗组中康复10例,好转3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中康复5例,好转3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7.8%,进行两组疗效对比,P<0.01,结果证明治疗组在患者自感症状和功能活动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4.讨论

肩周炎, 也称漏肩风、肩凝症, 是肩关节周围肌肉、滑囊等软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症, 导致关节内外黏连,阻碍肩部的活动。凡是有敏感点(视之或有血络,扪之或有硬结或有条索状物,压之或酸或痛,或放射至下肢等现象),往往就是病变所在,以絮针浅刺为主,加拔火罐,用“刺卫者调气,刺营者出血”的方法(刺卫调气就是轻刺出汁沫,刺营出血则是重刺出瘀血)以调和气血,舒畅经络,改善症状。再加拔罐克使血管和淋巴管扩张, 使血液循环加快, 减少关节内无菌性炎症渗出,抑制血管通透性,同时加速炎症渗出物的吸收,最终达到黏连得解,炎症消除之功。絮刺火罐疗法的疗效明显优于中频电治疗,且更好地运用传统中医针灸、刺络拔罐疗法,使得这些简便廉验的特色优势在基层得到广泛运用推广。

猜你喜欢

肩部肩周炎肩关节
肩关节镜术后进行肩关节置换术感染风险高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8个动作缓解肩周炎
Efficacy of blood-lettingpuncture and cupping in the treatment ofperiarthritis ofshoulder:a systematic review
重新认识肩关节骨折脱位
儿童乒乓球启蒙训练中肩部损伤与预防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
肩关节生物力学
弹拨颈外横突治疗点治疗颈源性肩周炎126例
辨证治疗肩关节周围炎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