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联寻味余味回甘

2019-01-12◎夏

养生月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茶店陶陶茶客

◎夏 昕

芸芸茶联中有不少是嵌入茶楼、茶馆、茶店、茶苑名称的作品,此类茶联令人印象深刻,意趣无穷,让人品茗之余,别有韵味。

陈子升是明朝时期著名学者,擅长吟诗作对。“烟锁池塘柳”便是他出的上联,五字中的偏旁包括了金、木、水、火、土“五行”,所征求的下联的五字中也必须要带“五行”。这一上联看似简单好对,其实很难,有人甚至认为它是“天下第一难”。尽管如此,还是引来众多人纷纷应对,如“灯销江坝桥”“桃灼锦浪堤”“焰镶涧壑枫”等。据传,现代有位教授拟一下联:“茶烹凿(鑿)壁泉。”此五字的“五行”全在字脚,遂传为茶联创作佳话。

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他写的茶联存世的有10余副。有天,郑板桥到一座名寺游玩,知客僧初见便说了声“坐”,回首招呼小和尚“茶”。郑板桥随即请知客僧领他去看古碑,言谈间,知客僧见郑板桥对古碑鉴赏精到,心生敬意,回到僧房,便道“请坐”,又叫小和尚“敬茶”。当知客僧得知面前之人是大名鼎鼎的郑板桥时,立刻极其恭敬地对郑板桥说:“请上坐。”回过头来急忙吩咐小和尚:“敬香茶。”郑板桥看到知客僧前倨后恭,心中不悦,起身告辞,知客僧连忙拿出纸、墨、笔、砚,请郑板桥留下墨宝,郑板桥不假思索,挥毫写下:“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知客僧看后顿时涨红了脸,感到十分尴尬。从此,“茶与坐”之联,成了人们对看人行事势利小人的辛辣讽刺。

相传清代广州著名的茶楼“陶陶居”,曾以“陶陶”两字征联。有一才子的征联是:“陶潜善饮,易牙善烹,饮烹有度;陶侃惜分,夏禹惜寸,分寸无遗。”易牙是战国时期齐桓公的厨师,做的菜非常好吃。陶侃有句名言:“大禹圣人,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作者巧妙地将东晋名人陶潜、陶侃的名字嵌入联中,又点出了茶馆“陶陶”二字,自然得体,耐人寻味。

民国初年,成都有位茶楼老板既善经营,又有文化。他为了招揽客人,显示文才,在茶楼的大门口挂出一副上联:“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吃七碗茶去。”并重金求对。闻讯而来的文人茶客很多,都想不出妙对。某天,茶楼老板见一位衣着平常的茶客凝思不语,便暗含讥讽地说:“客官深思熟虑,想必定有妙句,何不挥毫赐教?”那位茶客说道:“承蒙老板错爱,请赐笔墨一用。”茶客接过毛笔,在铺好的宣纸上龙飞风舞,写出了下联:“谋衣苦,谋食苦,苦中寻乐,再斟两壶酒来。”老板和围观的人看后都伸出拇指,赞不绝口。从此,该茶楼的生意更加红火,老板和这位茶客倒成了挚友,常在一起品茗谈诗,传为佳话。

古往今来,许多茶联常悬挂于街市的茶楼、茶馆、茶社、茶室内外,既可平添几分雅致又有宣传之功,常获意想不到的效果。杭州的“秀萃堂”有一副对联:“泉从石出情宜冽;茶自峰生味更圆。”此联把茶、泉、味都点了出来,意蕴深邃,使人更加神往;福州市的一个茶店的茶联为:“山好好,水好好,开门一笑无烦恼;来匆匆,去匆匆,下马相逢各西东。”此联给人一种轻松活泼的感觉,与饮茶小憩的心境正相吻合;某地还有个茶店挂出如此别具一格的茶联:“毛峰云顶生云雾,银针竹叶青;龙井玉露观雨花,紫笋碧螺春。”联语把10种绿茶名巧缀成联,令人称妙。

时下,在许多风景名胜区、茶场、寺庙、路边的茶亭等处也常见茶联。湖南南岳衡山南天门茶室有联云:“到南天门歇歇脚,喝杯茶去;登祝融峰看看山,携朵云来。”联语浅显平白,极似在亲切地招呼着游客;浙江湖州八里店有一茶亭,亭柱上有副茶联:“四大皆空,坐片刻无分你我;两头是路,吃一盏各自东西。”此联有景有情,以吃茶喻人生,可谓妙手得来。

猜你喜欢

茶店陶陶茶客
老茶客
陶陶居“寻味西关”AR包装设计
小茶客
打造产业兴旺的美丽乡村
说人坏话反被骂
左手孤单,右手怀念
塘栖古镇老茶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