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插上网络“翅膀”,促使孩子健康成长

2019-01-12冉凤碧

魅力中国 2019年22期
关键词:翅膀辅导青少年

冉凤碧

(重庆市黔江区育才小学校,重庆 黔江 409000)

一、关于学生网络成瘾的问题概述

网络成瘾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生理功能损害。网络成瘾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根据成瘾者的需要不同而分成不同的类型。大概有网络性成瘾、网络关系成瘾、网络强迫成瘾、信息收集成瘾和电脑成瘾等五种类型。

二、网络成瘾的主要表现及其产生原因分析

(一)网络成瘾的表现

网络成瘾起初表现为精神上的依赖,渴望上网冲浪、玩游戏、感受网络带来的快乐;随着上网时间的频率延长,可能发展为躯体上的依赖,表现为在不上网的时间情绪低落、失眠、生物钟紊乱、食欲不振导致体重下降、精力不足、思维迟缓、自我评价降低,甚至有自杀意念和行为,上网以后精神状态才能恢复正常状态。把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花在互联网上,以至于不能自拔,导致妨碍其他活动,使成绩下降、体育锻炼时间减少、社会交流少…….阻碍自身的社会化进程;有些玩暴力游戏的青少年,受到网络潜移默化的影响,使自己暴力倾向和攻击性行为增加。

(二)网络成瘾的心理原因分析

网络对青少年具有奇特的诱惑力,导致很多青少年网络成瘾还是有其内在的心理原因的。

1.人际交往的需要

青少年时期正处在“心理断乳期”,心理的闭锁性使他们很少和父母老师交流,在学校,同学之间关系可能有些冷漠,于是上网聊天成了他们和别人沟通的一个渠道。网络中的人际关系比现实中的人际关系简单,基本不受年龄、社会地位、职业、性别等方面的影响,论坛、聊天室、QQ等成为他们交友、聊天、互吐心声的好去处,在那里他们可以找到倾述的对象,可以很快和很多人建立友谊。

2.兴趣和好奇心

青少年时期正是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阶段,互联网恰恰就是这样一个略带神秘的新鲜事物,他们被深深吸引,驻足网上,流连忘返,于是兴趣变成了成瘾,最后被“困”网中央。

3.逃避现实的需要

青少年的学业压力很大,他们几乎成了学习的奴隶。这样的学习方式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是相抵触的,其结果就是导致他们厌学,逆反心理加重,亲子关系不良等问题。丰富多彩的网络“趁虚而入”,成了他们逃避现实的最好去处,在网上他们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能得到学生生活中难以得到的快乐和满足。

4.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

青少年需要自我实现,但这样的机会不是人人都有、时时都有。网络给他们提供了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网络的匿名、无感官接触等特性,弥补了他们在语言、外貌等的不足,在网络中可以滔滔不绝,幽默机智,惹人喜爱,在屏幕后表现得很优秀,因此得到赞许,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快感,网络上社交的游刃有余与现实中不断遭受挫折的强烈心理对比,无形中强大了他们的网络行为。在在线游戏中,他们极大地获得了成就感,这种成功的体验使他们更加沉迷网络。

三、面对网络成瘾者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一)发现网络成瘾的征兆

网络成瘾的青少年在学校的征兆就是上课精力不足,成绩下降,旷课早退,热衷谈论网络,变得独来独往等等,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注意青少年的异常表现,了解他们的上网情况,尽量在他们网络成瘾以前就“悬崖勒马”。

(二)发现矛头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

对于主动来要求辅导的网络成瘾的学生,教师应对其改过自新的勇气给予高度的赞扬和鼓励,并表示自己乐意给予帮助。与被动接受辅导的学生交谈时,更应该注意说话的措辞和语气。

1.了解学生上网的基本表现和原因

教师应该了解学生上网的基本表现和与原因,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一些问题进行询问,注意询问时的语气和态度,要灵活使用会谈技术,总之,不要让学生有接受审问般的感觉。

2.根据网络成瘾的不同原因和类型进行分类处理。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好网络成瘾自测题和老师的谈话询问题,判断该生是否网络成瘾。对于不同类型的成瘾者,应该给予不同的帮助与辅导。教师通过谈话找学生上网的原因,然后向学生说明长期沉迷于网络对于心理、生理的危害,激发学生改变成瘾行为的动机。

(三)改变网络成瘾的备选方法

1.行为协议法

教师和学生共同协商,就上网行为的时间和频次达成协议,也可以学生和家长签订行为协议。教师在行为协议执行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协议的执行情况,随时给家长提供建议和指导。

2. 学生自我管理法

自我管理法就是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行为,而不需要外界的约束和监督。可采用的方法有:(1)转移注意。学生在想上网的时候,强迫自己转移注意力,主动离开放有电脑的房间,或用看书、打球、跑步,听音乐等其他活动取代原来的上网行为。(2)上网时间递减法。教师教会学生逐渐减少上网的时间,由第一天的6小时减少到第二天的5小时,过两天后由5小时递减到4小时,这样以此类推,上网时间会越来越少。(3)自我奖励与惩罚。学生自己给自己制定上网时间安排表,逐渐减少上网时间。如果上网时间明显减少,或感觉自己“网瘾”下降,就可以好好奖励自己,如吃大餐等;如果自己仍然对网络恋恋不舍,上网时间有增无减,就惩罚自己,如快跑1500米等。(4)自我指令。学生自己给自己制定上网时间安排表,规定每天什么时候必须学习。(5)自觉提高上网效率。

3.家庭辅导法

学生的上网行为一般发生在家里,家长通常是学生上网行为的“直接见证者”,对问题学生进行辅导时,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家庭资源,通过联合家庭的力量,帮助学生戒除“网瘾”。首先,教师应该与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明白网络具有强烈的致瘾倾向,应提高警惕;其次,告诉家长减少对孩子的责备,与孩子就成瘾的原因进行开放的交流和沟通,倾听孩子的感受,增加和孩子共处的时间,限制孩子上网的时间,培养孩子多方面的爱好等,减少孩子在家里的上网时间。关注中学生家庭氛围和家庭内部沟通模式,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这时就需要家人、朋友、师长等群体的支持,让他们感受到现实生活的温暖,从而减少对网络的依赖。网络成瘾已经成为社会化的问题,需要社会、政府对网络环境进行大力整治。

总之,要各方联动,采取积极的干预方式最终使网络成瘾的中学远离网络,回归现实。使当代中学生发展成为身心健全的一代新人,是我们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的责任,我们要勇于担当这份光荣的使命,让网络成瘾的学生走出网络困惑,健康成长,成为新世纪所需要的有用之才!

猜你喜欢

翅膀辅导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没有翅膀也要飞向远方
『无脚鸟』枕着翅膀睡觉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因为我没有折断她的翅膀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
翅膀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