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节奏感的训练

2019-01-12魏邦菊

魅力中国 2019年40期
关键词:节奏感图谱节奏

魏邦菊

(重庆市南川区隆化第一小学校,重庆 南川 408400)

通过专家研究表明,音乐旋律可以引起人类共鸣,因此,节奏训练是小学音乐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灵活运用多样化教学形式,基于此通过强化关于节奏感的训练,促使学生可以灵活掌握音乐节奏,给学生打下良好的音乐基础。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求教师可以详细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学生的情况来组织、引导学生进行音乐的学习,在音乐实践中融入音乐知识,并且要秉承循序渐进的原则,以音乐音符为出发点进行教学,慢慢提升学生的节奏感。

一、小学音乐教学现状

在我国音乐教育过程中,音乐学科一直都被边缘化,从而在教育的过程中存在很明显的随意性,在进行音乐课教学的过程中,一般都是教师在教学生唱歌而已。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当前音乐教学中存在的现状进行分析:首先学校中的音乐课程形同虚设,虽然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但是学校依然对艺术教育存在忽视的现象;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存在明显的随意性,很多教师没有对音乐课程教育有正确的认识,没有将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很多音乐教师因为音乐课程不受重视,自然出现倦怠、懈怠的现象,同时当今新课程改革对于小学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然教师工作要比过去有更大的压力。

二、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节奏感的策略

(一)引发学生参与节奏相关活动的兴趣

在小学教育阶段进行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健康的人格,但当今小学音乐教学所采用的手段非常死板、单一,很多都是敷衍了事,从而导致小学音乐课堂中充斥着呆板的气氛,学生慢慢丧失了学习音乐的兴趣。基于这种情况,教师首先应该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为出发点,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基础,在实际音乐课程教学中,首先为学生创造充满活跃气氛的教学环境,教师自身也要用肢体语言等行动对学生形成感染,引导学生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尽可能多接触音乐,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聆听、感受、欣赏音乐,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寻找在音乐中存在的节奏,感受音乐中的节奏,同时还要将音乐中的节奏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从而让学生在熟悉的氛围之中提起对音乐节奏学习的兴趣。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节奏无处不在,在下雨的时候,房檐的雨滴落下会形成滴水的节奏,家里的钟表会按照固定的节奏发出滴答滴答的节奏,诸如此类,在生活中很多的声音都体现出明显的节奏。例如,在进行湘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祖国印象》的教学过程中,抒发作者以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对这首歌曲创作产生的灵感,而我们祖国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就是一首歌。基于此,教师就可以将难以理解的音乐内涵进行具象化,将抽象的思想转变成为肉眼可见的事物。虽然学生对于音乐中的“节奏”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解,但是学生可以感受到节奏,会基于教师的引导二对节奏产生兴趣,从而为日后进行节奏感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利用节奏图谱学习节奏

在进行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五线谱、简谱记性具象化,如果单独进行图谱的教学,学生自然会感觉学习非常枯燥、乏味,在其中没有形象性、生动性,从而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关注度。因此,教师在实际节奏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一些形象化的图形来替代图谱,利用生动形象的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促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图谱,如此就可以提升节奏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例如,在实际节奏教学中,教师可以用一张纸来表示节奏中的一个拍子,而用半张纸来表示节奏中的半个拍子,如此学生就会对节奏有更为深刻的记忆。例如,在进行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木瓜恰恰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大的木瓜来代替图谱中的强音,而用半个木瓜来表示图谱中的弱音,如此就可以给学生勾勒出非常形象化的图谱,帮助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图谱中强弱不同的节奏。

结束语:教师在进行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逐渐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 节奏感,如此才可以促使学生产生良好的节奏感,从而形成良好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品格。

猜你喜欢

节奏感图谱节奏
高清大脑皮层发育新图谱绘成
中医药知识图谱应用现状分析及痴呆痰瘀互结证知识图谱构建探索
《节奏的美感》教学设计
《节奏的美感》教学设计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绘一张成长图谱
轻快漫舞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
国企反腐开启“一天查处一人”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