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

2019-01-12黄成霞

魅力中国 2019年40期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学科培训

黄成霞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格凸河中学,贵州 安顺 550800)

一、“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

(一)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知识状况

调查显示,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大部分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转岗担任。具体是:物理专业占43.8%,计算机专业占31.5%,数学专业占11.6%,其他专业占13.1%。在学科知识方面,信息技术专业的教师,专业基础知识比较系统全面,而从物理、数学等相近学科转岗来的教师,通过自学或进修,知识不系统但比较实用。信息技术学科知识更新速度快,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知识的淘汰率高。所以,每一位信息技术专业教师都面临着继续学习、更新知识的任务,以适应信息技术学科知识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

(二)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状况

参与学校信息化建设,指导和支持学科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是信息技术教师的重要工作内容,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一般都是身兼多种角色,多数教师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以外还担负着教师网上学习培训、评选优课公开课的教学保障等工作。

(三)信息技术教师接受培训的状况

近年来部分信息技术教师参加了不同形式的培训,然而培训效果并不好,存在着培训内容与教学实际脱节的问题。

二、“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存在问题总结

(一)信息技术学科地位边缘化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越来越重要,各个地方的学校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招聘了信息技术教师,但是由于长期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观念和升学考试制度,学校的教育质量始终聚焦在考试科目上,在初中则对应在中考科目上,最终形成了信息技术学科很重要却不被重视的现状,进而导致了信息技术学科和信息技术教师地位的边缘化。

(二)教师专业发展制度不健全

虽然每个学校都有关于教师成长的规定和考核,如规定了教研活动开展的次数、继续教育应达到多少学时、一个学期至少要上多少节公开课等,但没有一所学校建立有系统的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多数是些零散的规定,这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和驱动力,影响到了整个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氛围。作为对专业发展要求更高的信息技术教师,更是亟需建立健全的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制度。

(三)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途径较少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来说,参加上级的教研活动的机会少,基本上都是以校本研修为主,参加省外名校研修的机会少。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基本上是通过自己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进行反思提升,通过网络自学相关专业知识,较为单一的专业发展途径,极大地限制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一)基于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发展的策略

从信息技术教师自身来说,要紧跟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结合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以“互联网+教育”发展为契机,加强学习,勤于思考,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升专业发展能力。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必将伴随着信息技术学科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二)建立健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制度

目前,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尤其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制度相对不完善,与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国家不断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整体进程不相适应。必须进一步加快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制度,推动教师专业发展走向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三)加大和创新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训力度和方法

单一的培训模式容易让教师产生倦怠感,培训效果也不理想,如果采取多种培训方式相结合的方式,不仅极大提高了参训教师的兴趣,也巩固了培训的成果。比如线上线下结合的培训方式、名家引领加返岗实践的方式等等。

(四)增强信息技术专业教师专业认同感

当前部分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把信息技术学科定位为工具学科,忽略了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及利用信息技术思维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没有真正认识到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价值。因此作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对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价值和定位有充分的认识,坚信其内在价值和意义,激发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工作热情和增强信息技术的专业认同。

猜你喜欢

互联网+教育学科培训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超学科”来啦
在偏远农村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的设想
基于SCP范式的“互联网+教育”产业组织分析
“互联网+教育”视阈下的教育共享初探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