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推进小学语文古诗词创新教学

2019-01-12张慧

魅力中国 2019年49期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方式诗歌

张慧

(贵州省威宁县雪山镇建明小学,贵州 威宁 553111)

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比较重要的部分,它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应付考试,常常采用灌输式的教育,对古诗词进行翻译,然后让学生背诵,这种方式通常会让学生对古诗词产生厌烦情绪,不利于兴趣的培养,偏离了学习古诗词的初衷。为此,教师应该审视自己的教学方式,不断的创新,跟上我国教育理念的发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不仅仅为了考试。

一、利用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对古诗词还处于启蒙阶段,自身的理解能力还比较低。古诗词相比于白话文更加难以理解,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晦涩难懂的,如果只是直接翻译诗词的意思,学生是很难提起兴趣的。首先,教师应该从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入手。教师要找到所教古诗词和学生真实生活经历相似之处,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古诗词中的含义,诗人的情绪,以及用词的讲究[1]。

例如,在教《静夜思》这首诗时,“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可以利用多媒体,放一些与诗歌相对应的图片和视频,配上符合诗人情感的音乐,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这首诗通过月光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情绪是比较伤感的,那么教师可以选择人在窗台看月光的图片,再配上伤感的轻音乐,让学生先感受诗人的情绪,再具体的讲诗的背景、用词的巧妙,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这首诗寓情于景,先描写了皎洁的月光,然后最后表达思乡之情,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最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看到月亮时的所思所想或者让学生举出跟月亮有关的诗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样就可以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加深学生对诗歌的印象。而不是死记硬背。

二、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诗歌是具有韵律美的,只有朗诵诗歌才能充分的感受到古诗词的美感。很多教师把朗诵理解成把诗歌流利的读下来,然后背诵。这种方式是非常枯燥乏味的。无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诗歌的美,让学生疲于应付老师的检查或者考试,这是非常不可取的,降低了学生的兴趣,也违背了学习古诗词的初衷。为此,教师首先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朗诵,或者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比赛。其次,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朗诵进行专业的指导,让学生注意诗歌的抑扬顿挫,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不只是把诗歌照着读下来,而是带有感情的朗诵。

例如《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表达了作者对江边黄昏景象的赞美。每句结尾处都是押韵的,要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这种韵律,让学生一边朗诵,一边想象诗句里表达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诗歌中描绘的氛围和诗人的情绪。使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美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是充满诗意的。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顺应现在教育的发展趋势,使得学生缺乏自主性,依赖老师的灌输,违背了教育的初衷[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尤其关键。为此,教师在课程设置的时候可以加入比赛环节。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设置适合朗诵的比赛,分成小组,现在小组内比赛选出最佳选手,然后每组派最佳选手上台比赛,让全班投票选出全班朗诵最佳的同学,教师可以奖励学生笔记本或者钢笔,鼓励学生。让学生保持学习古诗词的热情。教师还可以选取诗歌,让学生进行扩写,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想象能力。这几种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使学生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变灌输者为引导者和组织者,提升了自身的教学水平,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学生的综合文学素养也可以得到提升。

结束语:古诗词的历史悠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利用古诗词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古诗词也是现代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学生和教师都应该引起重视,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顺应时代的潮流,帮助学生培养对诗词的兴趣,提高学生理解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学素养。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借助多媒体,设置比赛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古诗词教学方式诗歌
诗歌不除外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以“问题化教学”为导向 有效转变物理教学方式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诗歌岛·八面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