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有效应用策略初探

2019-01-12高俊英

魅力中国 2019年44期
关键词:统计图图形笔者

高俊英

(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左卫镇三里台小学,河北 张家口 076181)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将学生们按照一定规律进行分组,并通过特定手段对课堂知识进行设置,进而促进学生能够更加自主的对相关教学知识进行探究、思考。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意识,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起以探索为主的个性化学习方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更重要的是它一改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下刻板的“填鸭式”教学,以有效的学习氛围营造优势,全方位的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积极性以及相应的实践应用能力激发出来,从而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提供了有力保障。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在怀安县左卫镇三里台小学从事多年小学数学所积累的经验谈几点体会。

一、倡导合作探究,培养自主意识

小学数学行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形式,笔者多年来对这种教学模式也情有独钟、一直沿用,并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且认为此模式能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有效办法。具体操作形式为在课堂中教师将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学任务或教学情境的需要而设定,为学生们创设出的具有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模式。诸如教师将教材中的相关教学知识点,以问题情境的方式将之呈现在课堂中,进而引导学生们以此为基础,以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对提出的问题展开共同的分析和思考。实践证明在此模式下,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自主性,为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良好的铺垫。例如笔者在教学“轴对称图形”这一节的相关内容时,就做了这样的设计。笔者首先引导学生们通过小组探究的形式,对本节知识进行了自主的学习。在本节教学任务中,其中一个重要知识点就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学会判断轴对称图形,并能够找出图形的对称轴。根据这一教学任务,笔者首先将学生们分为几个小组,然后向每个小组发放了几张不同图形的挂图,让学生们进行观察思考,同时在组内展开激烈讨论,各自发表交流自己的看法。10 分钟后,我提出问题:“图片中哪几个图形属于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在哪里?请各组学生统一认识,然后汇报各组内得到的研究结论。”经过这一问题的引导后,学生们分别在小组内确定答案之后再进行小组之间的答案共享,并因彼此结果的不同而迅速引发了课堂中的探究。在以小组为单位的基础上,学生们纷纷对自己的结果进行了大胆的阐述,进而充分地调动了小组的自主探究行为,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奠定了基础。

二、创设组内竞争,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的兴趣性是确保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而小学阶段的学生们,因为其年龄的限制,学习意识较为薄弱,因此兴趣性是极为欠缺的,即使有,但保持的时间也不会太长。不过,这一时期的学生们也正是处于身心发展阶段中争强好胜心理十分强的时期,因此,鉴于学生们的这一身心特征,在小组合作学习法中,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之间的学习竞争,进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例如在教学“正方形的周长”这一节的相关内容时,我便利用小组计算地砖周长的竞赛形式,对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进行了培养。教学设计的形式为:以本节标题为例,我通过让学生们自行测量教室内正方形地砖的边长进而进行周长的计算。这一知识点与乘法有关,涉及到两种周长的计算方式,即边长相加或边长乘4,而学生们在以小组竞争为前提的驱使下,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这表现在学生们为了能够迅速而准确的得出结果,积极地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理解,并通过实际的操作、对比、分析,最终得出了计算正方形周长最简便的方式,从而为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发展做出进一步的推进。更重要的是学生一直沉浸在勃勃的学习兴趣中,丝毫没有表现出疲惫感。

三、讲究协作实践,增强知识实践

不难发现,小学阶段的学生们由于生活经验的不足,往往在实践活动方面表现的差强人意,从而使得数学知识的学习不能得到有效的融会贯通,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而利用小组合作进行富有实践性的锻炼,并在锻炼过程中学生们能够在实际的动手操作状态下,通过彼此的合作互助和相互补充,在取长补短的情境下达到预期的实践效果,为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提供有利的保障。例如在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这一节的相关内容时,在教学之余,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们对本节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我便组织学生们在以小组为单位的前提下,进行了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活动。教学设计为:首先让学生们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查询并统计了我们左卫镇三里台村上月气温的相关数据,在小组内,学生们通过彼此合作,利用得到的气温数据对复式折线统计图进行了制作。在此之余,笔者又组织学生们根据统计图中数据所表现出的相关变化,对三里台村本月的气温走向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预测。在这一模式的引导下,学生们纷纷动手操作,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在小组内和小组间进行了探讨、交流,发表了自己对于气温走向的看法。同时在完成本堂教学的基础上,学生们还自发的到学校的小超市,对于同学们在本学期的具体生活消费进行了统计,比如购买日用品的消费走势、购买学习用品的消费走势等等。经过这一系列的引导教学,学生们在小组实践的模式下,极大地增强了自身对于相关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小组合作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其高效性和适用性尤为明显,除了可以极大地促进了以小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更具有意义的是对于多方面提升小学生自身的学习综合素养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当然,要切实提高这种方法的高效性,还需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科学把握,善于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灵活驾驭教材的教学,才能使其发挥出更大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统计图图形笔者
各式各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
如何选择统计图
与统计图有关的判断和说理问题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