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俄罗斯美术对中国高校美术教育的影响

2019-01-12藏正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画派美术俄罗斯

◎藏正

过往发展中,俄罗斯美术对于我国美术教育发展已经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不但有利于促进中俄关系,也有助于国内美术教育的发展,深化我国与世界艺术的交流。另一方面,相较于其他国家,我国占据着绝佳的地理优势,可以对俄罗斯美术资源进行挖掘。新时期形成了跨文化交流的国际局面,随着交流的加深,其产生的实际影响重大,这是因为接受方对美术领域研究有所需求。我国部分学者认为俄罗斯美术滞后于我国与西方国家,我国的美术教育应该更多地借鉴西方国家,探究俄罗斯美术对我国美术教育的影响意义甚微。然则,还有部分学者认为俄罗斯美术经过长期的发展,传统优势依然不可忽视。笔者认为,各种文化的存在都有其意义,在岁月的积淀下,文化也会历久弥新,焕发出别样风采。本文将以俄罗斯美术对我国高校美术教育的影响为研究方向,分别从三分面进行叙述。

一、“巡回画派”批判现实主义对我国美术教育的影响

俄罗斯的“巡回画派”成员对于人民大众的利益更为注重,同时关心国家与民族前途与发展。巡回画派作品的显著特点就是人民性与民主精神显著,该特征与我国30 年代的新文化运动精神追求一致。巡回画派的艺术思想和绘画创作相继引入我国,对于国内的美术革新产生了促进作用,也成为新中国美术创新的理论基础。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人物,其对我国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其对俄罗斯美术作品兴趣颇浓,并在国内进行推广。而我国高校在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下,学生提倡自由、民主,批判现实主义思想的流入为大众革命注入了新的力量。

二、契斯恰科夫素描教学体系对中国美术发展的影响

契斯恰科夫更加擅长历史画、肖像画以及风俗画的创作。他在进行教学时,不仅能够保持学院派主题性、故事性与戏剧性,还重在对自然与生活进行观察和研究,提倡用科学实证的态度,对事物进行系统的观察,特别强调了对人的研究,以期能够展现人物的内在心理活动。我国高校美术教学将契斯恰科夫与徐悲鸿所提倡的素描为造型基础的教学法进行结合,对于后世教学影响巨大,达三十多年之久。契氏体系对我国的影响表现在促使国内美术教学体系更加严谨,并且教师教学也更加注重写实语言的掌握,这在以往教学中是从未有过的。契氏体系与我国美术教育的融合,使得我国艺术家能够更加直接有效地与学院派训练接轨,强调了美术中对人的重视,对于学生掌握科学的造型方法,提高写实能力,美术评价标准的构建,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马克西莫夫教学思想和方法对我国美术教育的影响

真正对中国美术教育的油画教学产生重要影响的是1955 年至1957 年应中国文化部邀请来华主持油画训练班的油画家康斯坦丁·马克西莫夫。追其源,新中国的美术教学模式,是西欧模式通过两条线的延续,同中国的民族美术的整合。一条线,由传教士直接带进来,和20世纪初清政府、民国时期政府派出及自费留学传带回国的积淀。另一条线,是由西欧传入俄国,在那里经过发展、演变后,由马克西莫夫带入中国。1955 年,苏里科夫美术学院的马克西莫夫来华,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的为期两年的油画训练班担任指导专家。经过马克西莫夫将参与训练班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并分享于国内高校,在很大程度上为我国美术院校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其教学方法经过全国学员的大力推广,加之与徐悲鸿优化教学方法的结合,初步构成了我国学院优化教学体制。在马克西莫夫教学的几年间,其分别从世界观和艺术观,以及艺术实践的角度,给学员讲述了写实的一系列技巧,并对现实主义教学方法创新进行了讲解。上文提到的马训班进行的基础训练是以契氏体系依据的,其形成不仅借鉴了苏联美术教育与创新过程中的成功经验,而且还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在色彩训练方面,应用印象派外光,成为其重要的研究成果。此后,我国的美术教育发展逐渐开始向人文主义与现实主义价值体系靠拢,处于不断完善中,大幅度缩短了我国美术与世界主流艺术心态融合的时间。

结语

我国有着悠悠五千年文化,而俄罗斯历史同样较为悠久。国家态势的良好发展,促使中俄关系越加紧密,两国文化交流日益加深。从美术教育发展方面来说,俄罗斯美术的“精华”有待我国教育工作者深入挖掘,对此,我们也应该以更加宽广的胸怀接纳外国文化,取长补短,推动中国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画派美术俄罗斯
威尼斯画派——文艺复兴最后的辉煌
创意美术
长安画派去掉“枷锁”
长安画派“冷场”了?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薛永年:谈古代的画派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同舟共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