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新媒体背景下的中职音乐教学实践探析
2019-01-12陈梅
◎陈梅
音乐学科在我国教育教学体系中是一门重要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发现美、认知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当中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当前时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新形势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音乐教师需要充分把握新媒体时代发展的特点,和教学内容进行深度、密切融合,从中职学校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及发展目标出发,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充分应用新时代的媒体技术,构建一种符合社会进步与时代发展的有效课堂,大力提高音乐教学的实效性,为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基础。
一、新媒体环境对中职音乐教育的影响
首先,新媒体环境为中职音乐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资源覆盖面。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是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进行的,因为网络的互联性和数据传输的快捷性与便利性,海量的教育教学资源被广泛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可以据此进行广泛的互动和交流,实现教学中学生素质的不断发展。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为学生呈现出不同时代、来自于东西方的音乐资源,让学生获得更为丰富的音乐专业知识积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其次,新媒体环境下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音乐教学形式更为活泼、多样。在新媒体环境支持下,课堂教学形式已经完全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单纯讲解、学生机械听记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在网络中搜索更多的教学资源呈现给学生,组织学生进行课前的自我探究学习,这样教师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利用有限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与培养,或者组织学生从网络中进行广泛的资料采集与探究,开展分层教学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学习的魅力所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
最后,新媒体环境下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音乐教学可以形成课内外一体化的崭新局面。新媒体技术的广泛普及形势下,音乐教学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课内了,早已经广泛地深入到了日常的生活中。因此中职学校音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内和校外以线上和线下的多种形式开展音乐学习活动,在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得到精神的熏陶,促进素质教育的高效开展。
二、新媒体背景下中职音乐教学实践
(一)优化导入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兴趣不足的现象,因此在中职音乐教学中,教师必须从学生感兴趣的音乐元素入手,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实现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促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参与。在导入中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可以用形式更加多样、趣味性更加突出的资源来增强音乐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教学中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女子十二乐坊的作品《阿拉木汗》的视频来进行导入,同时使用现代电子音乐的编曲手法,用极其动感的形式对原作进行重新演绎,并配合炫美的灯光进行展示,很快就抓住了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极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教师进而提出了具体的问题:在此视频中你能看到多少种民族乐器呢?这样的问题难度极小,学生很容易回答,让学生从学习中感受到了足够的成就感。在整个导入的过程中,如果教师仅对学生进行传统民族乐器的讲解,学生会因为传统民乐和现代生活距离较远的缘故,对学习感到厌烦,提不起学习的兴趣。而采用新媒体教学方式,时代性大大增强,学生对于艺术鉴赏的热情也被更加深入地激发出来,学生的艺术核心素养培养自然也就更加具有实效性了。
(二)创设适当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注意力不强的问题,导致学习效果受到影响的现象。针对此种现象,教师在中职音乐教学中应当采用多种方法来吸引学生足够的注意力,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其中应用新媒体技术就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方法。例如在学习《我爱你,中国》的教学中,教师就为学生播放了大量从网络中搜索到的资源,包括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多年浴血奋战,不屈不挠,终于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战胜了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全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大力进行国家建设,实现了我国政治、文化、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显著成效,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攀升;国家拥有广袤的国土和丰富的资源,拥有秀美的高山大川,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从南到北、由东到西,随处都可展示出祖国的壮丽、美好,让学生在欣赏资料的过程中自然产生了对于祖国的无限热爱与赞美之情,通过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来对作品进行感受的能力大大增强,实现了学生艺术感知能力的不断发展,提升了学生的艺术核心素养水平。
(三)引领自主探究,激活学生思维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学习能力水平不高,学习兴趣较差,不能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不能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度探究,导致了学习效果受到严重制约。对此,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途径,组织学生利用新媒体开展多样化的资助探究,实现学生思维的不断活跃、发展。例如在学习《北京喜讯到边寨》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开展了资料搜寻活动,让学生在网络当中进行歌曲创作背景的搜寻,以此形成对于歌曲的初步了解。之后让学生多次对歌曲进行试听和欣赏,对歌曲进行深度的感知,对歌曲中描绘的景象进行想象。很快,学生们就踊跃表达起自己的观点,有的说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人民在举国欢庆的热烈场景,有的说感受到了各族人民伴随着音乐载歌载舞的场景,有的说感受到了人民听到“四人帮”被粉碎的消息之后开心欢愉的场景,等等。这种组织学生利用新媒体进行探究学习的活动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大发掘出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可以对艺术作品进行个性化的赏析与探究,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实现了学生艺术素养的进一步发展。
(四)立足课堂拓展,提升学生素养
传统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音乐教学中,教师一般会以教材为主要依据,把对于教材中内容的讲解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把知识的传授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生求知欲望的提升了,也不适应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因此在新媒体背景下的中职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把课堂教学作为基础,开展有效的拓展延伸,从多方面发掘学生的潜能和兴趣,保证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得到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新媒体的发展背景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音乐学科教学中,教师必须以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为机遇,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努力探究教学的新思路与新方法,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素质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