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蹈的灵魂
——音乐

2019-01-12王春鹏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肢体旋律节奏

◎王春鹏

音乐和舞蹈最早都是起源于劳动,劳动创造包括音乐、舞蹈在内的人类艺术活动。在远古社会,人们在集体劳动中产生的有节奏的劳动呼声,形成最初的节奏和音调,就是原始音乐的萌芽最初的舞蹈姿势。劳动赋予了音乐的节奏,音调和舞姿说明了音乐和舞蹈基本上是同时诞生和形成的。

在中国第一个要把“舞”从“乐”中分离出来进行研究的是明朝的乐律家、数学家、舞蹈家朱载堉。他在《乐律全书》的《律吕精义外篇·论舞不可废》中指出:“乐”与“舞”的关系是“有乐而无舞,似瞽者知音而不能见;如哑者会意而不能言。”这些说明了舞蹈与音乐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中国古代著名音乐家吴祖强也对音乐与舞蹈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说:“音乐是时间艺术,而舞蹈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时间艺术,因为音乐和舞蹈的表现都有着一个过程,音乐表达的内容和情绪都是依靠音乐来连续的,而舞蹈是依靠动作来连续的,因此它们都是属于动的艺术。”在舞蹈艺术中,音乐是舞蹈的声音,舞蹈是音乐的形体,一个有形而无声,一个有声而无形,这说明音乐和舞蹈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这是人人皆知的至理名言。在艺术的大世界之中,音乐与舞蹈是关系最密切的艺术形式,音乐是通过节奏、节拍来限定舞蹈动作的时间和速度,更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及其包含的思想内容成为演员进入角色和情感表达的重要工具。音乐和舞蹈的关系就像人们跟空气一样不可分开的,人们也常以水和鱼来比喻舞蹈与音乐的艺术关系。

舞蹈是一种肢体艺术。在我们的教学训练中应该根据丰富的肢体语汇、优美的舞蹈动作、高难度的动作技巧、扎实和深厚的技术功底,才能够具体地表达舞蹈的主题思想与情感。舞蹈者以丰富的肢体语言表达出人类对社会的追求与理想,并且能够具体形象地表达人们的喜怒哀乐,舞蹈者还以优美的肢体语言来表达人生的酸甜苦辣和思想感情。

音乐是抽象的、无形的、瞬间即逝的,因此舞蹈者以自身的肢体语言来感染观众使人们的思想得以升华,舞蹈给人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视觉美的享受,更多的是精神的享受。音乐的节奏就像我们的心跳和呼吸一样,它能够使人们进入遐想与神往的音乐空间。我们对音乐的感受首先是有规律的律动,音乐主要是通过和声、旋律、音色、节奏诸多音乐元素的构成的。旋律则是音乐的核心,节奏是音乐构成的基本要素,而音乐的旋律使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优美悦耳,能迅速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且能够很清晰地在自己的脑海中保留着这一段音乐。

音乐是时间,艺术是抽象的,音乐的艺术表现形式是无形的,但都是在同一时间中完成的。音乐艺术带给人们的是思想感情的共鸣,是心领神会。由于音乐节奏的定律和规则与舞蹈动作的韵律正好相互作用,所以无论舞蹈动作如何变化,舞蹈的韵律与动律始终与音乐的节奏相一致。

据我们平时所听到的音乐可以发现,音乐的旋律所表现出来的是作者的思想感情,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能根据旋律来理解作者的感情。若要使音乐成为“听得见的舞蹈”,那就要使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相互作用、相互补充。这样才能使舞蹈融化在音乐中,使舞蹈成为看得见的音乐。舞蹈艺术是时间与空间的艺术,它具有了统一、完美、水乳交融的艺术效果。舞蹈是要在有限的音乐时间内才能表达出作品的思想感情。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而变化,但是舞蹈的韵律始终融化在音乐节奏的律动中,要以优美的舞蹈动作、肢体语言来塑造具体的舞台形象,再通过舞蹈演绎才能使音乐显得更加有血有肉,具有形象感,才能留给人们无限的时间与空间美感。

虽然音乐旋律与舞蹈动作都是在同一时间内完成的,但是它们都有着各自的规律。音乐的有声无形及舞蹈的有形无声,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形式,恰恰是对立统一的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音乐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艺术,是人们对音乐的理解,是一种情感的交融,所以“音乐是舞蹈的灵魂”是符合客观的艺术创作规律,形象地解释了舞蹈同音乐的艺术关系。

猜你喜欢

肢体旋律节奏
唐代口哨旋律拟解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肢体语言
轻快漫舞
肢体写作漫谈
7月,盛夏的旋律
国企反腐开启“一天查处一人”节奏
大地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