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群众舞蹈创作如何满足新时代社区文化需求

2019-01-12覃双双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形式舞蹈创作

◎覃双双

舞蹈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伴随着社会水平的提升,舞蹈的形式也开始多样化,现在社区中多种形式的舞蹈也开始纷纷呈现。群众舞蹈对于人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进行了传承,但目前群众舞蹈在创作方面还存在着一定问题。本文从群众舞蹈的特点、作用和创作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群众舞蹈创作的正确方向。

一、群众舞蹈的特点分析

群众舞蹈是群众参与的一种非专业性的业余舞蹈形式,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群众娱乐的需要。因此群众舞蹈的主体是群众。

(一)限制条件较少

在群众舞蹈中,各个行业或者是参与者不受过多的限制,目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举办各类群众舞蹈的比赛和表演。所以群众舞蹈具有着普遍性,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二)以健身为主要目的

我们推广群众舞蹈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群众得到健身。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前群众舞蹈也从自发形式转变为了社区舞蹈。

(三)时尚性的特点

以往我们也有一些健身活动,比如跑旱船、踩高跷,但它们已经退出了社会舞台。人们追求的娱乐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群众舞蹈的出现让人们感受到了时尚的气息,使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转变。

二、群众舞蹈对社区文化的作用

原始的舞蹈具有着群众性和娱乐性的特点。人们为了消除疲劳、陶冶心智,通过不同的舞蹈形式展现着自己,在娱乐的同时达到了锻炼身体的效果。通过舞蹈人们之间的交流得到了加深,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区的和谐发展,调节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也缓解了社会的压力。因此群众舞蹈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

群众舞蹈除了锻炼身体以外,还提高了社区的文化水平。舞蹈本身就具有审美的意义,通过舞蹈的普及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舞蹈,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情趣。人们在对舞蹈进行理解的同时能够体会更加宽广的生活意义,丰富了群众内心世界,促进了社区和谐发展。

三、群众舞蹈创作方向策略探究

(一)创新群众舞蹈形式充分体现人性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舞蹈已经成为了一种基本的文化形式,它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当前艺术的水平。因此我们在开展群众舞蹈的普及和创作时,一定要提高工作者创作的能力和意识,能够从生活中抓元素,了解群众当前的需求,将创作和群众生活更好地贴合,这样才能够真正地满足群众精神需求,彰显出社会人性的一面。同时我们还需要借助政府的大力支持,提高对群众文化建设的意识,为群众舞蹈的创作者提供更多可以利用的素材。

(二)创新群众舞蹈内容满足受众需要

我们评价群众舞蹈作品质量的高低,主要的标准是看这一作品是否能够真正地满足群众的需要。群众舞蹈当前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娱乐工具,我们在创作中要让群众感受到群众舞蹈的美,通过这些作品达到净化心灵的效果。同时,我们可以定期举办和群众舞蹈相关的文化讲座,普及艺术知识。

(三)创新群众舞蹈机制保持艺术生命力

群众舞蹈的创作人员平时除了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以外还应该不断地创新舞蹈机制,要不断寻找新的机遇,结合实际情况在不同阶层中开展群众舞蹈,能够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的元素,提高自身艺术创作的能力。另外还可以创立群众舞蹈工作室,通过创新机制提高群众舞蹈的生命力。

(四)提高群众舞蹈创作的审美观念

在群众舞蹈的创作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提高审美观念,这样才能够帮助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进行创作时我们可以融入一些专业内容,增强舞蹈的观赏性,提高群众舞蹈水准,真正地实现陶冶情操的效果。为此群众舞蹈创作者工作中需要考虑的重点是如何借助舞蹈增强群众对生活的向往,让艺术来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

结语

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群众舞蹈的作用,通过群众舞蹈带动社区文化的发展,满足社区文化的诸多要求,我们需要不断地创新我们的群众舞蹈形式,在内容、机制和审美上面要不断地创新和突破。只有这样才能够通过群众舞蹈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形式舞蹈创作
学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一墙之隔》创作谈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我和舞蹈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创作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