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传统文化在农村校园活动中的开展运用与探究

2019-01-12黄爱香程介勇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扁担壮族民族

◎黄爱香 程介勇

把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到农村的校园活动中,对于提升农村校园活动的整体质量裨益良多。对于农村学生的健康发展也有着非常好的辅助作用。其具体开展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注重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性

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特征,体现在农村校园活动之中,也应该使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得以彰显,才能切实提升农村校园活动的魅力。教师要深入研究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结合农村校园活动现状,从学生的兴趣和接受水平出发,营造欢乐有趣的活动氛围。

如扁担舞,这是马山地区的山乡村寨特有的一种民间运动,表现了壮族人民载歌载舞,喜迎丰收的民族情感,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特征。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来到操场,每人手持扁担,面对面站立,站在板凳两旁,仿照“插秧”“车水”“收割”“打谷”的点子击打和舞蹈,体验壮族人民一日劳动之后释放身心,忘记辛酸的积极昂扬的生活态度。学生们紧握扁担互相敲击,或者横握扁担敲击板凳,还可以四人一组交叉击打,活动形式多种多样。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学生们的扁担上系上铜钱等物品,表达壮族人民通过扁担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提升扁担舞的文化意味。

二、注重民族传统文化的文化性

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其文化性上,所以教师不能过于追求校园活动的氛围,还要从文化上去引导学生,使农村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素养、有境界的新时代好学生。

如三月三歌会,是壮族人民重要的传统文化节日。在这一天,壮族青年会聚集街头,欢聚江边,让歌声流满江畔。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人数相等,仿照三月三歌会中的对歌形式和方法开展对歌比赛,使学生们从对歌中感受三月三的文化魅力。除了对歌,三月三这一天马山壮族人民还要抛绣球、碰彩蛋,准备五色糯米饭等,教师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大家一起浸泡糯米做五色饭,在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们讲一讲这些传统文化习俗的文化意义,使学生亲身感受体验到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

三、注重民族传统文化的新颖性

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具体的开展过程中,教师既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一般形式,也要注重创新,以新颖别致的传统文化活动拉近农村学生和民族传统文化的距离,增进学生的亲切感。

如壮族的会鼓,体量巨大的会鼓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感觉十分新鲜。会鼓这种民族传统文化节目表演氛围非常浓厚,对于壮族人民来说,会鼓表演就像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一样,能够把生命的激情全部释放出来,充分体现了马山人身上那种奔放豪迈的生活热情。教师可以把一个大大的会鼓摆到学校的操场上,通过带领学生围观、敲击,感受会鼓清脆洪亮的鼓声,再配合锣等器乐的击打声,给学生以巨大的震撼力量。此外,像竹竿舞,踏板鞋等民族传统文化,教师也可以根据学校自身情况和学生们的需求适时开展,进一步拓展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如竹竿舞,简单方便,很多学生可能在电视上见过这种舞蹈,其新颖别致的表演特点给学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教师就可以准备竹竿参与到学生们的表演之中。

四、提升教师民族传统文化修养

农村教师自身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修养是农村校园活动能不能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重视民族传统文化并且能够积极在校园活动中开展的教师,对于提升校园活动的质量和农村校园文化水准有着显著的作用。农村的文化水平整体上不足,体现在农村校园中,也缺乏该有的文化教育,而农村学生的文化培育,几乎全部要来自农村教师,所以说作为农村教师,一定要立足本职,以发展农村的文化活动为己任,为学生创造美好的文化环境。

结语

农村校园活动和城市校园活动一样,也应该是丰富多彩,充满文化气息和育人价值的。当前,农村校园活动整体上还相对单一沉闷,缺乏足够的文化价值,有鉴于此,教师就要切实负起责任来,使充满魅力的民族文化助力小学生的身心发展。

猜你喜欢

扁担壮族民族
我们的民族
杨存怀:“土专家”挑起增收“金扁担”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金扁担
《Cat’s book》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壮族山歌
挑扁担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