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西藏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

2019-01-12次旺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校本西藏家乡

◎次旺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的实践意义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运用实践,有效地弥补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资源单调的不足,使课堂学习的材料和内容得到了有效拓展和补充。校本课程的开发打破了传统学习的空间壁垒,改变了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式学习的地位。通过整合学科资源、校园环境资源、社会实践中的教育资源等,依托教室小课堂、校园中课堂、社会大课堂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探索实践创设丰富而生动的学习情境。在有效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促使学生高效参与到积极观察、探索、研究、讨论、合作等的过程中去。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领悟的同时,有助于弘扬传统美德,促进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西藏地区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有利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同时,开展校本课程设置,有助于培养学生保护家乡传统文化的意识,丰富和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认知;有助于将学生熟悉的生活化的学习内容融入到学习实践的具体过程中去,让学生在对文化现象的探索和发现的实践中,去认识和发现隐含在传统文化背后丰富的知识和历史底蕴。

二、基于西藏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利用

(一)丰富的物质资源,拓展学生的视野

任何一个词、一句话甚至一篇文章,都不足以概括西藏这个神圣的地方。这里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有西藏三大圣湖羊卓雍湖,有扎布伦布寺、白居寺、萨迦寺灯一批著名的寺庙文化圣地,日喀则南麓有被称为西藏小江南的六大名沟:亚东沟、陈塘沟、嘎玛沟、绒辖沟、樟木沟、吉隆沟。

丰富的地域物质文化,就像一座座等待挖掘的宝藏,在校本课程的编写过程中,将西藏地区壮丽的自然风物以及优美的人文景观等文化样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在学生们的眼前,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风物的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必然能够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到学习实践中去。在积极的观察和探索实践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意识,驱动学生对家乡自然风光、对家乡的人文风物等的探索欲,在积极求索的过程中,形成对家乡的风土文化等的形象生动的认识体验,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提升学生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保存和流传。

(二)利用民间故事与歌谣,丰富学习资源

民间故事与民间歌谣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有着浓郁的地域特色的文化样式。

在传统的课堂学习实践中,教师过多地重视知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并且教师一直处在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上,学生在课堂学习实践中始终居于被动接受地位。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则能够将教育的方向有效扭转,学生在课堂学习实践中面对着自己熟悉的生活化的民歌与民间故事资源,如《青藏高原》是一曲有着浓郁的藏区特色的歌曲,歌曲气势磅礴,给人以信心、勇气和力量,给人排山倒海、气贯长虹的感觉,带给人热血沸腾之感。

西藏的民间故事通常也会加入民歌、民谣、说唱等形式。在故事的听读、体会、演绎等的过程中,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传统的藏区文化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识的同时,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家乡风俗文化的探索欲,提高学生弘扬和传承民间传统文化意识。

(三)借用民间传统习俗文化,丰富学生的认识

民间传统习俗是生活在特定区域内的人们约定俗成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在特定的节日、时间、场合等,对人们的言行举止等有着特殊的要求和约束。

在校本课程的编排过程中,将富有西藏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有效地借鉴到教学设计中去,可以有效地驱动学生对地域文化的探索和求知的欲望,让学生在积极地观察和发现生活化现象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的认识体验。

结语

基于西藏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利用,可从多方面借鉴利用地域物质文化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等,在丰富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资源的驱动下,使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意识被有效地激发起来,真正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猜你喜欢

校本西藏家乡
都是西藏的“错”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
夏天的家乡
家乡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