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三分地”从何而来
2019-01-12
乐活老年 2019年8期
“一亩三分地”是人们常说的一句口头禅,意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其来源与先农坛皇帝“亲耕”的耤田有关。明清两代,每年仲春亥日,皇帝都要到先农坛行祭农耕耤之礼,其“亲耕”的地块面积恰好是“一亩三分”。
皇帝“亲耕”的耤田为什么不大不小,非要定为“一亩三分”?据传有两种说法。一是取其象征之义。在中国古代,一三五七九被视为阳数,一和三为阳数中最小的两个数。因为皇帝是天子身份,既要亲耕又不能太劳累,所以定个最小土地面积作为耤田,权作意思意思地“示范性耕耘”,故为一亩三分。还有一种说法是认为与当时中国的行政区划有关,计有十三个行政区划,时称“十三都司”,所以取了“一”和“三”作为耤田面积。
北京先农坛的“一亩三分地”长11丈,宽4丈,分为12畦。中间为皇帝亲耕之位,三公九卿从耕,位于两侧。依照古制,皇帝亲耕时要右手扶犁,左手执鞭。
其实,天子亲耕的耤田最早并不是“一亩三分地”。在周代,耤田多达千亩,约合现在的300亩。据《礼记·祭义》记载:“昔者天子为藉千亩,冕而朱纮,躬秉耒;诸侯为藉百亩,冕而青纮,躬秉耒。以事天地、山川、社稷先古……”
关于耤田,有据可查的记载出现在商代,周代时出现了较为明确的制度描述。“耤”通“藉”,《史记》中又作“籍田”,《汉书》《旧唐书》等作“藉田”,明清以后多写作“耤田”。《说文解字》对“耤”字的解释是:“帝耤千亩也。古者使民如借,故谓之耤。”耤田在井田制度下又称“公田”。《周礼》注曰:“古之王者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而必私置藉田,盖其义有三焉。一曰以奉宗庙亲致其孝也,二曰以训于百姓在勤,勤则不匮也,三曰闻之子孙躬知稼穑之艰难无逸也。” 据《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