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高热惊厥怎样家庭急救

2019-01-12周玉春

人人健康 2019年21期
关键词:热性降温体温

周玉春

(资中县人民医院 四川内江 641200)

我们都知道,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也是一个家庭的核心。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受到优生优育政策的影响,对儿童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小儿惊厥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且发病率较高,对患儿的危害较大,应该实施科学合理的急救方式,把握最佳治疗时间,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一、小儿高热惊厥的基本概述

(一)小儿惊厥的基本概念 高热惊厥也就是抽风,多发于小儿,大部分预后较好,一般情况下6月到3 岁的小儿发病率比较高,小儿6 岁后大脑发育逐渐完善,惊厥疾病发生率较低,患儿上呼吸道感染会导致高热惊厥,体温大于38℃可引发高热惊厥,颅内感染以及代谢性异常也是导致患儿惊厥的主要因素。

(二)小儿惊厥的基本特点

1.发病人群多为6 个月~3 岁小儿,小于6 个月和大于6 岁不易发病。

2.小儿体温升高时就会出现惊厥现象,一般情况下,体温在39~40℃之间,患儿体温越高,抽搐的发生几率就越高。

3.患儿全身性抽搐时,意识产生障碍,惊厥停止后,意识恢复;惊厥发作后对神经系统无影响,在脑脊液的检查过程中可发现,只压力增高,无其他异常现象。

二、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病原因

高热惊厥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但是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在所有的发病条件中,小儿年龄、感染以及遗传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较大,遗传因素以及环境对高热惊厥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热性惊厥复发因素主要为:一是小儿具有热性惊厥家族史;二是小于十八个月就发生热性惊厥;三是低温时发生热性惊厥;四是发热早期就产生惊厥。以上四种是引发高热惊厥的重要因素,且复发率高达14%以上,倘若患儿同时有两个危险因素,复发率就会达到30%,同时具有三个危险因素,患儿的复发率就会超过70%。

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表现为突然发作全身性抽搐或者阵挛性抽搐,伴有意识障碍,患儿发作的时间比较短。惊厥一般发生在患病初期,此时体温升高。发作前可伴有咳嗽、咳痰、发热等呼吸道症状或其他感染症状。

三、小儿高热惊厥的类型

(1)热性惊厥类型:根据发病年龄、严重程度以及神经系统特征将热性惊厥进行明确的划分,一是单纯性高热惊厥,二是复杂性高热惊厥。在4 个月到4 岁之间发作为单纯性高热惊厥,惊厥时间会持续在在5~10min,此时发作全身性惊厥,发作前后神经系统无异常现象,一周后患儿的脑电图恢复正常。发作惊厥的患儿中,大部分为单纯性惊厥,有利于预后。复杂型惊厥的发作时间会持续在15~30min 之间,对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影响,发热过程中,会出现2 次及2 次以上惊厥,多发于小于6 个月或者大于六岁的患儿,这种惊厥类型发生机率较小。

(2)低钙血症也会引起患儿抽搐,患儿意识产生障碍。倘若意识没有恢复,就开始反复抽搐,表明患儿病情比较严重,会出现脑水肿以及呼吸衰等症状,甚至死亡。如果患儿抽搐的部位是固定的,一般情况下有定位的相关意义。

(3)新生儿惊厥发作时,临床表现为诸多异常动作,如呼吸困难、两眼凝视以及阵发性苍白等。婴幼儿惊厥发作时,口角、眼角抽动已经肢体抽动。全身性抽动不明显,一般表现为:呼吸暂停,阵发性青紫以及眼球震颤等。

(4)根据惊厥的持续时间可分为:惊厥时间超过30 分钟,恢复意识较慢。这是惊厥危重型。一旦惊厥时间过长,就会导致缺氧性脑损害以及脑水肿等。

四、小儿惊厥的家庭急救措施

(一)实施降温处理: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出现惊厥的症状,应该及时开窗进行通风,保持房屋内的空气新鲜。将患儿抱到床上,取平卧体位,用物理方法进行降温。患儿出汗时,用毛巾擦干,并更换贴身衣物。多喝白开水,从而实现降温的目的。

(二)实施冷敷:家长利用冷湿毛巾在患儿的液窝、腹股沟以及窝等位置进行擦拭,每3~5min 进行更换。这些位置的血管丰富,离体表近,有利于散热。

(三)利用温水擦浴:家长准备32~34℃的温水,让患儿浸浴10~15 分,用毛巾擦干患儿。

(四)服用退烧药:倘若物理降温对患儿无作用,可适当的服用一些退烧药,进行降温,如阿苯片。

(五)惊厥时的具体处理方法:

1.小儿惊厥突然发作时,家长保持镇静,不可惊慌失措,依次解开衣扣、衣领以及裤带,避免出现呼吸困难现象。将干净的纱布放置在上齿和下齿之间,避免咬破舌头。不可把口腔塞得过满,避免阻碍患儿呼吸。让患儿头歪向一侧,保持呼吸顺畅,排出呕吐物。

2.手指掐人中穴,将患儿头偏向一侧,防止痰液吸入气管,造成窒息现象。用裹布的筷子放在上、下牙之间,保障呼吸顺畅。

3.小儿惊厥发作时,出现抽搐,不可喂水和进食,避免出现窒息现象造成肺炎。家庭急救过程中遵循就近原则,可到社区注射镇静剂和退烧针,注射结束后,患儿抽搐可停止。不可长途奔波,耽误最佳治疗时间,倘若不能及时进行控制,就会造成小儿脑缺氧现象,甚至出现脑水肿,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小儿的智力,甚至危及生命。

4.患儿抽搐结束后,应该立即去大医院进行就诊,进行诊断,从而有效的进行治疗。

五、小儿惊厥的预防方法

预防高热惊厥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家长给儿童进行适当的锻炼、均衡营养,避免或减少急性发热性疾病的产生,倘若患儿具有发热的迹象,应该立即识别,利用退热药物进行治疗,也可用物理方法进行降温。二是患儿家长充分了解病情,间歇性的对抗惊厥药物进行服用,从而达到预防热性惊厥复发的效果。对感冒进行预防,根据天气的实际情况,添减衣物,防止着凉。家长带患儿尽量不去人口较多地方,比如:车站、超市等,防止流行感冒的传染。家人感冒时,及时隔离,不与小儿接触,避免感染。在患儿发热的早期,也就是体温在37.5℃时,口服药物进预防或者采用直肠给药的方式。在患儿实际发热的过程中,及时退热,体温正常后停止服用药物。倘若惊厥为复杂性热性,也就是发作次数每年超过5 次,利用短程治疗效果不明显,可长期对抗癫痫药物进行口服,从而达到预防热性惊厥的效果,在药物选择上,比如:苯巴比妥以及丙戊酸钠等药物进行治疗。持续治疗到3~5 岁,与此同时,观察服用药物的不良反应。

结束语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小儿惊厥的治疗方式多样化,家长是陪伴小儿时间最长的人,一旦发生高热惊厥,应该立即进行急救,正确的急救方式可拯救患儿的生命。加强营养、合理膳食、有利于提高患儿免疫力。实施小儿惊厥的预防方法,对患儿及其家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热性降温体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动物降温有妙招
关于儿童热性惊厥的20个疑问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关于儿童热性惊厥的20个疑问
七招给心脑“消署降温”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测一测 你是“热性体质”还是“寒性体质”
热性惊厥首次复发的相关因素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