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师制立德树人 走班制分层育才
——走进新时代的武汉市建港中学

2019-01-12罗功成

中小学校长 2019年2期
关键词:分层学校教学

□ 罗功成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沧海桑田,历经千年风雨,鹦鹉洲上,萋萋芳草早已不见,满眼是栉比高楼、现代港口。作为汉阳区的市级示范高中——武汉市建港中学就坐落在鹦鹉洲头。

学校南临长江,北面墨水湖,东靠龟山,西望国博。1957年创建以来,历经单设初中、完全中学、单设高中三次嬗变,2006年,被评为武汉市市级示范高中学校。如今,通过两轮市级督导复评,学校业已发展成具有26个班规模、教育功能齐备的现代化普通高级中学。

一、“奠基学力,奠基人生”的办学理念与新时代思想同频共振

建港中学建成以来,植根建港沃土,服务一方人民,经过几代领导与教师团队的总结提炼,逐步确立了 “奠基学力,奠基人生”的办学理念。2010年,学校根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精神,审时度势,积极谋划学校未来十年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召开教代会,集思广益,进一步诠释并丰富 “奠基学力,奠基人生”办学理念的内涵。

就教育阶段而言,学校把高中阶段定位为人生的奠定基础阶段。它将为人一生的发展奠定体能、技能、智能的基础,同时提供必要的社会与生活常识储备。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

就学力内涵而言,学力包含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即人的知识水平及在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方面的能力。学力一方面为学生持续深造打下基础,一方面为学生走向社会做好准备。

就办学目标而言,“奠基学力,奠基人生”是对学生的庄严承诺——成人、成才、成功,综合表达了学校对培养目标 “德、才、识”三方面追求:让学生成人,成为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求真,人文求善,身体求健,生活求美”的合格公民;让学生成才,成为能适应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完善人格、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个性特长的现代公民;让校园的每一名师生成功,都有自我价值实现的体验。

就发展愿景而言,到2020年,力争把学校打造成为武汉市领先的特色性市级示范高级中学。借力各种社会资源,通过特色化的教书育人,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走进科学,促进师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促进学校与社区和谐发展,彰显三大特色:一是学生个性发展特色。培育学生在成为真实、善良、健康、乐观的现代公民的基础上,具有核心素养、不断超越自己、服务社会、在个性领域较充分发展的创业者和建设者,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二是学校课程发展特色。完善学校管理机制,加强科研投入,开展核心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学科、进课堂的研究和实施,开展成人教育的研究项目,以科研促教学,推动课程发展;三是教师专业发展特色。在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充分掌握当代课程教学的基本理论,在团队协作中,深度了解学生,善待服务学生,提升课程设计和教学能力。

近年来,学校积极践行这一办学理念,主打文化战略,大力倡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彰显“至善厚德,笃学敏行”的校训,逐步培育出 “勤奋内敛,朴实进取”的学校精神和 “至善厚德,笃学敏行”的校园文化。全校上下,形成 “大方、大度、大气”的教风、“自然、自由、自主”的学风、“和谐、和畅、和美”的校风,推动学校全面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

二、教师核心素养与职业获得感休戚与共

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学校始终把教师队伍的核心素养与职业获得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且拟定教师队伍建设方案,明确近期、中期、远期建设目标,在实践中探索以下有效措施。

一是细化校本培训。学校以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为切入点,分段分步进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全员培训,培训覆盖率100%。通过 “请进来、走出去、专家讲、同伴讲”等多种途径,采用教学设计比赛、说课比赛、团队辩论、公开课比赛等多种形式,力争将培训效益发挥到最大,使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得到提升,老师们争相开发数字教学资源,努力提高教育技术。

二是深化学习研究。首先,重视教学经验的传承。开展师徒结对活动。组织经常性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其次,以课题为抓手,以青年教师为主要对象,成立若干课题小组,定期开展业务学习、课题研究活动。最后,每年召开一届校级德育工作研讨会、教学工作研讨会,集中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是优化引领平台。学校积极为教师牵线、搭桥、铺路,全力推动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参加市区名师工作室,拜名师为师。近五年来,先后有12人加入武汉名师华林飞等名师工作室。在名师带动下,一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四是强化宣传激励。其一,由学生处牵头,每月第一周的周一晨会时间,学生利用手机,在学校微信公众号号上进行 “最美教育人”评选活动。每年评选一次先进班主任、先进班集体。其二,由教务处牵头,定期组织优质课比赛,评选优秀备课组、质量优胜奖、突出贡献奖。其三,由工会牵头,定期评选岗位能手、优秀职工、先进班组。其四,由党支部牵头,结合推进党建红色引擎工程,定期评选党员示范岗、星级党员。所有评比公开公正,学校及时统计评选结果,经集体讨论,得出结果,并进行公示,加强宣传力度,在学校公众号、电子屏上进行宣传,并在全校进行总结和表彰。

三、“人人成人、个个成才”,两手抓,两手硬

学校坚定落实 “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愿求人人成才,更求个个成人”,开展全员德育、有效德育。

(一)以成人教育为主线,突出德育引领

学校德育工作以 “成人”为起点,围绕 “成人”展开,又以 “成人”为结果,初步形成了成人教育(成人—成才—成功)的特色。

学校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深入实施 《武汉市建港中学月度价值观主题教育》。结合学校实际,在原有十个主题——简朴、宽容、责任、尊重、和平、坚韧、规则、合作、诚信、仁爱的基础上,整体规划学校德育工作,突出学生的五个意识(公民、科学、人文、创新、环保)等教育重点,每周的晨会、每月的主题班会以十个主题、五个意识为主线,形成分层递进、有机衔接的教育序列,着力培养学生守法、诚信、勤俭、互助、感恩的道德品质,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实施成长导师制引领,促进良性循环德育互动。学校的学生成长导师制是在 “整体、合作、优化”教育理念指导下,将学校班级学生成长的诸多目标、诸多任务分解到担任 “导师”的任课老师身上,将改变以往任课老师 “只管教、不管导”的状况,形成学校真正意义上的 “全员育人”局面,并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学校导师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在导师和学生间实行双向选择,并且全校公示导师和学生的名单,以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建立家长联络制度、建立个案分析制度、谈心辅导与汇报制度、绩效评价制度等为途径。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导,从而形成整体合作、优化班级教师管理群的一种班级管理模式,对学生成长产生强大的推动力。通过法制讲座,增强法纪意识。学会守法、用法,提高明辨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大力提倡见义勇为的精神。搞好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树立“我同样能成功”的信心,相信和挖掘自身潜力,勇敢创造成功的条件,从而获得成功。通过多元化评价激励学生上进。每年的“五四”个性化表彰代替了传统的“三好学生”评选,让百分之百的学生获奖,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喜悦,以增强每个人的自信心,激发全体学生的进取心,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学生的自信心得以回归,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培养。全班、全校都洋溢着一种相互尊重、相互欣赏、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成立学生课余团校,强化红色引领。聘请政府、企业领导为孩子们授课,带领学员走进企业、走进社区、走进农村,培养学生乡土情怀,增进学生乡土认同,扩大视野,增长见识。

(二)以生为本,培养自我教育能力

学校坚持 “以学生为本”,力图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提高德育效能。学校把学生会干部的选拔和培养放在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位置。严格学生会成员和团委干部的选拔程序,组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学生自我管理中坚力量——建港中学学生会,党总支、团委加大学生会干部培养力度。学生会各部参与了值周检查、集会纪律维持、卫生检查、仪容风纪检查等日常管理;开展建港中学学生志愿者服务队活动等,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使他们真正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得力助手。学生会还协助团委定期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活跃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培养团结和睦友爱的同学情谊。

(三)活动负载,营造文明祥和校风

一是 “新风执勤”。值周人员每周对各班情况做出总结评比,作为星级班级评比的重要内容之一,真正做到了抓管理、重育人的目的。

二是校园访谈。利用每周一晨会时间,通过校园广播网就相关主题采访师生。《校长访谈》每月第一个、第三个星期一负责就学生提出的问题与学生交流沟通。学生对环境卫生问题、校园基础设施建设问题、食堂问题、校园骑车问题等都提出了意见与建议。学生说得有理有据,有分析、有建议,态度诚恳,富有建设性。

三是读书节。每年学校都会开展读书节系列活动,活动包括: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读书节跳蚤市场。

四是艺体节。艺体节活动包括球类比赛、趣味运动会、语文课本剧汇演、英语圣诞汇演和 “建港好声音”英语歌曲大赛。

五是美食节。开展厨艺大比拼,海报展示相关美食、农业的“诗词大赛”,建中学子各展风采,以 “唯文化与美食不可辜负”的热情,全身心投入活动中,不少学生第一次下厨,体会了父母每日烟熏火燎的辛苦,还亲身实践了 “光盘行动”,这既是难得的锻炼,又是难忘的经历。

四、实施分层教学,让个性的花朵绽放在每一个枝头

学校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个性发展,立足现实,以课堂、课程、课研为抓手,全面推行 “2+1分层递进”教学模式,大胆实践,培养了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了各类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一)实施“2+1”分层递进模式教学

“分层递进”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学方式的进一步转变。以学定教,以学为主,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落实。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课堂兴趣日渐浓厚。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获得递进发展,学困生得到更大关注,师生人际关系日趋和谐。实施分层递进教学策略,使这些学生得到教师的极大关注。老师们为他们制定了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学习方式,他们的学习状态得到了明显改善,他们的特长与潜能得到了较好发挥与挖掘。

而“2+1”模式的操作流程为:教师导学 (明示教学目标,指导学习方法)—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对照导学案,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与交流 (兵教兵,解决疑难)—教师导学 (点拨、小结、拓展、提升)。

就教学手段而言,“2”指黑板和电子白板,“1”指导学案;就课堂时间分配而言,“2”指2个15分钟时间段,“1”指1个15分钟时间;就课堂教学流程而言,“2”指教学开始和结束时的 “导”,“1”指学生在自己时间段的学;从教学对象上看,“2”指两头,“1”指中间。

(二)丰富分层递进教学内涵

学校先后开设了游泳、体育舞蹈、播音与主持、编导、美术、航模、月度价值观主题教育、高中数学建模、建港中学学生安全教育读本等涵盖德育、智育、体育、艺术教育共计十多种校本课程。

学校校本课程的编制与开设,既考虑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又考虑家长、学生和社会的现实升学需求,全力与高考对接。与高考联系密切的美术、传媒、体育舞蹈等校本课程影响日益扩大,选修人数逐年上升。截至2018年11月,学校各年级选修美术的学生均接近100人,选修传媒学生接近50人,选修体育舞蹈超过10人。校本课程的开设与发展,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需求,是学校分层递进教学思想的延伸和拓展,为学校特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校本课程的开设,同时打开了学校的办学思路。课程的理念由课堂延伸到了课外。学校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学生社团活动与校本课程联系起来,将学生活动课程化,丰富了学生活动的形式和内涵,受到了学生的一致欢迎。航模、游泳等校本课程将有趣的活动课程化,受到媒体的关注。

(三)积极开展分层走班教学试点

为研究与实践 “新高考走班教学”,结合学校分层递进教学模式,建中在2018年上学期开始了分层走班教学试点。在高一5个文科班进行数学学科的分层走班教学,根据学生的数学成绩和能力,分为两个A班,两个B班,一个C班,每天5个班同时上数学课,学生带好教学资料,离开本班,走进教学班。学生根据自己的适应情况,可以提出转班申请,学校也会在月考和期中、期末,根据学生成绩变化并结合意愿进行分层调整。

经过2个多月试点,学生学习积极性有较大提升,没有出现一些违规违纪现象,试点班级的数学成绩取得了很大进步,在学情调研中,有87%的学生支持走班教学,这是对走班教学试点的最好回报。

分层走班教学试点有效解决了问题,扫清了障碍,让学校更有信心迎接新高考,同时也让老师们对教学管理有了更深的感悟:一是学校尊重学生的选择,学生也将更加珍惜自己的选择;二是教学质量的提升重在课堂,而非课外;三是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学生认可的老师就是最好的老师;四是学生对新事物、对走班教学的适应,比老师更快,要相信学生;五是分层走班,因材施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校的大胆革新,带来了无限喜悦。学生素质显著提升,学生的兴趣变广了,知识面变宽了,责任感增强了,合作精神、探究精神、审美能力、创造能力提高了,学校也变得更加生机勃勃。学校用优异的成绩回应社会关切,赢得了老百姓的口碑。

猜你喜欢

分层学校教学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有趣的分层现象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雨林的分层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学校推介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