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本科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探索与实践
——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
2019-01-12薛松卢国强
薛松,卢国强
(山东农业大学,山东 泰安 271018)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提出,要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挥农业大省优势,扛起农业大省责任,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乡村振兴最终要靠人才振兴,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作为山东省属农业院校,山东农业大学旗帜鲜明地把总书记的要求作为努力方向和办学标杆,发挥农业高校高层次农科类人才培养主阵地优势,扎扎实实做好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工作,用优质本科教育扛起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使命担当。
一、 涉农专业本科教育在服务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要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特别要加强涉农院校和学科专业建设,大力培育农业科技、科普人才,深入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计划和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项目。农业院校是农业科技、科普人才和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培养“三农”工作队伍中发挥重要作用。而涉农学科专业建设又是农业院校建设的重中之重,教育部长陈宝生在全国本科教育大会中指出本科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是具有战略地位的教育、是纲举目张的教育,同样涉农专业本科教育在高等农业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在服务乡村振兴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 涉农专业本科教育为乡村振兴提供高素质农业科技、科普人才
在培养“三农”人才方面,高等农业院校具有天然的师资优势、专业优势和教学资源优势,农业院校本科毕业生是农业科技、科普人才的重要来源。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业科技人员明显短缺,在人口中的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发达国家农业从业者中接受高等教育的高达45%~65%,而根据《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5年)》,我国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只占6%左右,发达农业国家平均每百亩耕地拥有约1名科技人员,而我国每百亩耕地只有0.0773名科技人员[1]。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我国还需要更多的优秀农科生充实到农业科技、科普队伍当中。
(二) 涉农专业本科教育为农业科研杰出人才计划和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项目提供人才储备
涉农专业本科教育是农业科研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没有优秀的本科毕业生,就无法培养出优秀的高层次人才。现在各农业高校抢夺优秀本科毕业生,努力提高硕士生源质量,就是因为本科生培养质量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进而影响学校未来在农业领域的科研竞争力。所以说高等农业院校本科生教育肩负着为国家输送农业高层次后备人才的重任,其培养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我国的农业改革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二、 涉农专业本科教育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存在的问题
地方农业院校在服务三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在涉农专业本科教育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其培养质量距满足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还有一定距离。
一是涉农专业吸引力不足,农科毕业生规模相对较小。由于学生及家长对涉农专业认识不够,涉农专业招生普遍存在吸引力不足,生源质量不高,招生困难,需要调剂才能完成计划的情况。从1998年开始的高等教育扩招以来,高等学校普通本专科招生规模逐步扩大,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2016年)显示,全国每年农科类大学毕业生始终徘徊在11.5万人左右,在校生人数始终维持在40万人多一点[2],农科毕业生生规模较小,难以满足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科技人才的需要。
二是农科生培养模式过于单一。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领域跨越范围越来越广泛,涵盖了第一、二、三产业,从基本农艺技术到高新技术领域,从种养业到加工业,从生产到营销,社会对农科人才的需求呈多样化趋势,这就要求农业院校对各类农业人才的培养标准应具有差异性,体现多样化[3]。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迫切需要不同类型农业农村人才各尽其能、各展其长。在人才队伍组成上,既要有农业科研人才、农技推广人才,又要有农业科研杰出人才,还需要越来越多的返乡下乡创业创新人才。而长期以来,多数农业高校根据自身资源优势、需求设置专业,不是根据社会需求来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导致培养出来的农业人才不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需求[4]。同时,农业院校的同一专业本科专业往往采取了相同的课程设置和培养大纲,因此形成了培养学生类型单一的问题,无法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的人才需求。
三是重科研轻教学的办学模式仍然存在,“水课”现象屡禁不止。高等农业院校的专业课教师大多数既从事教学又从事科研,在现有的职称晋升评审模式中,科研与教学能力是两大标准,由于教学效果的测度要难于科研,出于考核成本的考虑,导致科研指标的权重远大于教学指标。在现有的评价体系引导下,教师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对教学工作的思考研究不足,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水课”现象的出现也就再所难免了。
四是农科生创新实践能力不强。由于农学专业的专业要求比较高,在实际运用时往往需要较为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为背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灌输式教育成为了农科院校的主流,教师们往往只注重专业理论的传授,而忽视了专业理论与农业实践的结合以及对学生研究性思维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学习和模仿的状态[5]。由于教学安排时常脱离生产实际,常有“黑板上种田”“实验室养鱼”现象,这种教育模式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农科毕业生缺乏实践动手能力训练,职业适应能力明显不强,无法满足行业、企业的用人要求。
三、 山东农业大学以优质本科教育服务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具体实践
山东是农业大省,农业是山东的“金字招牌”。山东农业总产值、出口总额等位居全国首位,肉蛋、蔬菜、水果、水产品、油料产量,农业增加值,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等七项领跑全国。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要求山东充分发挥农业大省优势,推动五个振兴,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有的放矢又着眼全局,希望山东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模式,为实现我国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山东力量。作为山东省属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深化本科教育体制改革,努力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供人才支撑。
一是加大农科类人才培养力度。针对农科类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山东农业大学主动作为,积极引导,不断争取政策支持,加大农科类人才的培养力度。
山东农业大学在山东省内率先倡导实行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定向培养生(即公费农科生)制度。定向培养生在校学习期间,除免除学费、住宿费,还由省财政给予每生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助,毕业后到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时间不少于5年。此项制度是山东农业大学为解决当前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年龄老化、青黄不接和高校涉农专业吸引力不足的问题而率先提出的。山东省领导和有关部门对此建议高度重视,吸收采纳后成为山东省继免费师范生和免费医学生后,又一项高考招生创新政策。山东农业大学作为省内培养农科类人才的重点高校,2018年共有四个农学专业在省内招收免费农科生,招生范围包括农学、植物保护、园艺、农林经济管理等学校传统优势农科类专业,共招收133名公费农科生,绝大多数超过了山东省自主招生线,报考热度、关注程度、生源质量等都取得了开门红。
山东农业大学出台各类措施做好“农”字特色文章,引导学生学农爱农。山东农业大学加大农科类学生奖学金资助力度,2018年将优秀农科生奖励金额提高50%。举办农业名家论坛和各种形式的农业专业教育,突出农味,体现农趣,培养农情,坚定学生学农、爱农、事农的信心。在山东农业大学二次转专业方案制定中,学校出台优惠政策,规定从2018年起非农专业学生转入农科专业学习不受成绩限制,满足基本条件即可转入。2018年度非农业转入农业专业共计220人,农业转入非农业专业206人,通过转专业首次实现了涉农专业人数的净增长。
二是推进农科专业优化调整。山东农业大学紧紧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双一流”建设前所未有的机遇,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涉农专业进行优化调整,既做减法,又做加法,拓展传统农科专业的内涵,推进农业学科与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工程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及社会科学的深度交叉和融合,布局新兴交叉学科专业,构建“新农科”学科专业体系。
山东农业大学对不适应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果断采取停招、缓招等措施。山东农业大学设定第一志愿报考率低于30%、近3年第二次选择专业后学生平均净转出率大于30%、近3年专业平均正式就业率低于50%、近3年专业年度办学规模小于20人等4个观察指标,对于4项指标中符合2项指标的专业原则上考虑暂停或限制招生。科学设定了4个条件,经充分论证,2018年果断停招6个专业和2个专业方向。
山东农业大学紧密对接乡村振兴战略和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不断拓展学科专业领域,打造农科专门人才培育基地。山东农业大学以农学、园艺学、动物科学为核心专业组建了三个专业群,入选了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2018年每个专业群获得1200万元的支持资金。山东农业大学在黄河三角洲国家农高区设立国际现代农业科教基地,布局海洋农业、盐碱地农业、生态农业拓展等新的学科领域和农业大数据等产业急需专业;在青岛西海岸设立未来农业研究院,布局现代高效农业、城市农业等专业方向;在肥城设立近5000亩的汶阳田现代农业产业园,布局大田作物常规育种、蔬菜、中草药等专业,这些科教基地的设立为山东农业大学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和学科专业增长点。
三是创新农科类人才培养模式。为满足乡村振兴对农业人才多样化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山东农业大学创新搭建“四型”农科人才培养平台。
山东农业大学培养平台将农科人才分为拔尖型人才、创新型人才、专业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等四类培养模式,学生入校后一年级实行通识教育;二年级进行第一次分流,选拔在农业专业领域有特殊兴趣和突出才能的学生实施拔尖型人才培养,同时,有意跨专业就业的学生从二年级开始修读辅修专业按照复合型人才培养;三年级进行第二次分流,有意读研深造的学生按照创新型人才培养,有意创业就业学生按照专业型人才培养。
其中拔尖人才的培养通过设置齐鲁学堂的方式实现,齐鲁学堂是结合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推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要举措,旨在按照本硕博贯通培养的模式,培养拔尖型人才和未来的农业科学家。山东农业大学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学科、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等平台的优势,选拔在农业专业领域有特殊兴趣和突出才能的学生,按照“3+2+3”本硕博培养模式,从大二开始实行小班化、个性化培养,配备高水平指导教师,全程实施一对一导师制,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齐鲁学堂培养模式成效显著,前二批齐鲁学堂学生研究生录取率分别达到77%、72%,有11人参加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人在山东省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2人在国家级学科类竞赛获奖,2人获得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优本项目”经费支持,申报发明专利1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篇。
四是提高农科类人才教学培养质量。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要有大批优秀的教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山东农业大学坚持“以本为本”,引导优秀教师全身心投入本科教学工作,把本科教育放在农科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
山东农业大学一方面加大教师人才引进培养力度,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山东农业大学2016年年底全面推行人才强校战略,引进高层次人才50余人,全职引进国家杰青、长江学者3名,每年引进优秀青年博士百名左右;实行人才“筑峰”计划和“杰出青年人才”培养计划,每年选派60名左右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外一流大学、国内重点高校做访问学者或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一大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新上泰山学者工程系列人才13名。
另一方面,山东农业大学出台各种措施激励教师“回归”本科课堂,提高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山东农业大学规定所有专业教师不论是校长、院长,还是学术大家必须为本科生上课,在4年一聘的职称评定工作中,授课课时数连续两年达不到学院最低课时要求的,不能晋升职称,学校每年设立教学杰出教师奖,每人奖励5万元,表彰教学课时多、效果好、受欢迎的教师。山东农业大学力助青年教师站稳讲台,一年拿出百万元用于新教师教学经验的培养和提升,为每一名新进教师指定授课导师,制定听课计划。新进教师第一年不上讲台,独立授课前先听课,集中参加教学研讨,按规定听够课时数就能正常拿课时津贴。每周二下午第二大节,全校不排课不听课,各学院以系或课程组为单位开展教学研讨,通过手把手传帮带,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确保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五是加强农科类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对接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实践教学,成为山东农业大学鲜明的办学特色。
山东农业大学“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建立适应经济建设需要的教学体制”的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近年来,山东农业大学推行“三田两地一课堂”的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产实践,使不同层次的实践环节有机衔接,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考研就业能力显著提升。涉农专业的学生在认知田、科研田、攻关田里亲手种植各类作物并观察记录,把课堂相关知识运用到整个实践过程,把课内教学基地和毕业实习基地变成实践动手的广阔场所,在全方位夯实实践课程环节上进行重点突破。以科技创新项目为主的第二课堂,为学生培养科研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提供了多样的机会。
山东农业大学一直引导优秀本科生尽早进入实验室,有意识地让他们参与课题研究,了解科研动态,用“研究性思维”引导本科生打开科研之门,把创新基因植入学生的血液。学校层面设立了齐鲁学堂,农学院、机电学院等分别开设了“金色农华”创新实验班和“卓越工程师班”,为大二学生选配科研指导老师,同时根据学生兴趣,积极对接国家和社会需求,组织国家、省、学校和学院等不同层面的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项目(SRT),鼓励有科研创新兴趣的学生提前参与科研工作。园艺学院2014级果树学专业的邓应龙一入学就组建了创业团队,带领队员研究“南花北引”,将家乡云南的月季鲜切花品种带到山东,探索如何能够在北方培育出最好的品质,并成功申报和主持了国家级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优质月季鲜切花生产销售与精准扶贫。大学期间,邓应龙创办了山东一世花开园艺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三年多的时间里带动临沂、日照等10多个贫困村1000余人脱贫,累计获得政府支持资金380万元,“一世花开:优质月季切花助力精准扶贫”项目在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斩获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