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地方农业高校服务农村人才振兴的实践与探索
——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

2019-01-12赵小敏蔡海生

中国农业教育 2019年4期
关键词:三农办学农民

赵小敏,蔡海生

(江西农业大学,江西 南昌 330045)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建国初的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到人民公社的兴起,到改革开放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到进入新世纪连续16年颁布“中央一号文件”指导“三农”工作,凸显了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三农工作”也因此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明确提出:做好“三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性,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尽管不同的时期国家所面临的任务和焦点有所不同,但“三农”问题始终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联系在一起。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破解好“三农”问题,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同步小康、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始终是农业高校的职责和使命。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江西农业大学历经“江西农学院”“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等不同办学时期,但作为地方农业高校,学校始终不忘初心兴“三农”、砥砺奋进谱华章,不断探索农业职业教育,为乡村人才振兴做出了非常积极的探索,为江西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一、 共大办学开新篇(1958—1980年):半工半读、扎根基层、学以致用

江西农业大学最早溯源于1905年创办的江西实业学堂,当年中国废除科举制度,学校以兴新学、救国家为己任,致力于培养实业报国的专门人才。本科教育肇始于1940年创办的国立中正大学,首任校长、著名的植物学家胡先骕教授积极倡导“教”“育”并重的育人理念,强调要培养有国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1952年,江西农学院成立,学校继承和发扬“教”“育”并重思想,强调“优”“效”教学,“量”“质”协进,追求人才培养优质长效、终身发展。

1958年,中共江西省委按照党中央关于“半工半读”的教育思想创办了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校立足发展农业生产须从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水平入手,让上不起学的农民上学,为农业发展培养农业专业人才。“共大”成立之日起,就确定了“半工(农)半读,勤工俭学,学习与劳动相结合,政治与业务相结合”的办校方针,开设了农业、林业、畜牧业、农业经济、农业机械、兽医等专业,从招生、学制、经费上适合农民的现状,以各地垦殖场为基础办学,学员边劳动、边上学,自己解决办学资金问题。创办劳动大学,就是为了广大的工农群众创造上学的机会,使尽可能多的工人农民成为有文化、有作为的一代新人,为振兴农业农村经济培养各类人才。

“共大”的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几点[1-4]:一是办学体制上,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地方经济发展建设的需要,建立了与学校系科、专业规模相适应的生产基地,因地制宜的设置专业和招生规模,实行系(科)场(厂)合一和组队班合一的体制,确保教学组织和生产组织的有机结合;二是教学内容上,要求少而精、学以致用,坚持面向地区、面向生产、面向实际,坚持做什么、缺什么、学什么,做到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使学生集“学生、农民(工人)、技术员”三种身份于一身;三是在教学方法上,班(教学班)队(生产队或车问)组(教研组)相结合,课堂理论教学与生产现场教学紧密结合,围绕生产季节制订教学计排,安排教学内容,坚持教学、生产、科研统一安排、统一计划、统一管理、统一领导,实行场系合一,确保产学研用紧密结合。

“共大”办学22年,共培养22.4万多名毕业生(其中共大总校培养了10583名各类人才),建校舍73万平方米,开垦水田4.8万多亩,经营果园山林36万余亩,生产粮食约3.6亿斤,总收入约4.5亿元。“共大”办学开中国职业教育之先河,是全国面积最大、学生最多、国家相对花钱最少的大学,在“半工半读、勤工俭学”办学方针的指导下,学校不断完善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的人才培养特色,得到了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也得到国际教育界的广泛赞誉[1]。据1968年至1980年的统计,有86个国家和地区的549批外国朋友共7496人到“共大”访问考察。

“共大”以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为宗旨,把学校办在广大山区农村,办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办到工农劳动群众的家门口,密切了教育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形成了“注重教学实践、科研实践、生产实践,以科研实践见长,重在培养学生研究能力为主”的办学特色。“共大”办学最主要的经验是“学以致用”“社来社去”。具体说就是:一是面向农业农村、社会基层设置专业,学生半工半读,实行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实用人才;二是独立自主招生,毕业生多数实行“订单式培养”“社来社去”,即从农村来回到农村去,为农村建设出力。教育为兴国之本,“共大”的半工半读、勤俭办学、扎根基层、学以致用等办学理念,正在以其适应今天的国情农情而显示出不可磨灭的影响,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留下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和厚重的精神财富。

二、 改革进程有作为(1978—2012年):继续教育、农技推广、科技兴农

1980年11月,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更名为江西农业大学。这标志着学校由“半工半读”转型为“全日制”办学体制,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更名之初,学校设有农学系、林学系、畜牧兽医系、农业机械化系、园艺系5个系[2]。有教职员工1100多人,在校学生规模1550多人。到2012年,学校已经拥有16个院系,有教职员工1500多人,在校本科生规模18600多人。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始于1962年,2002年开始招收非全日制硕士生,2004年开始招收全日制博士生,至2012年学校有全日制研究生1300多人、非全日制研究生600多人。1984年学校成立农业技术培训推广中心,1986年成立函授部。1993年在函授部的基础上成立了成人教育学院。1994年学校农业技术培训推广中心并入成人教育学院。2011年3月,成人教育学院更名为继续教育学院。2012年10月,成立江西农业大学管理干部学院,与继续教育学院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管理模式。至此,学校“全日制”“非全日制”教育双轨并进,本、硕、博层次教育体系更加完善。

在农业职业教育方面,学校主要依托继续教育学院/管理干部学院开展工作。该学院依托全日制农科特色专业和师资力量,结合农村基层和农业人才需求,承担了学校成人高等学历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成人非学历教育培训的继续教育工作任务。成人高等学历教育采用函授形式开展教学,集中面授与实践学习相结合,传承了原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半工半读的教学特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每年集中到校进行实践环节考核及加试课程的考试,同时线上进行老师授课辅导;非学历教育以面授为主,结合实践基地考察学习,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操作中,产学用结合,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改革开放以来,以函授、自考、培训的途径面向江西广大农村基层开展农民职业教育,累计培养成人高等教育函授学生4万余人、自考学生1万多人,累计举办非学历教育培训班80余个,参训人次10000余人。毕业生遍布全省各乡村,大多数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农业技术推广等领域的骨干力量和领导干部,为江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学院因为工作成效显著,被列为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培养实训基地、江西省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基地、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各级领导高度的肯定。

三、 奋进建树新时代(2012年— ):人才振兴、科技服务、智力帮扶

进入新时代,江西农业大学通过凝练专业优势和自身特色,在多年实践探索积累的基础上,构建了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三理念+三平台+三举措”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即继承发扬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创新实践、扎根基层、学以致用“三理念”;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研发平台、实训平台、智库平台“三平台”;抓好抓实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人才培养、科技服务、智力帮扶“三举措”。江西农业大学着力在精准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上下功夫,不断创新实践培养模式,使之更有特色、更上档次、更有成效,在服务江西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写下了浓重的一笔[5-8]。特别是通过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探索形成了具有农大特色的、符合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需求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新模式,助力乡村人才振兴,被誉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江西样板”。

2011年江西省开始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和新型职业农民。江西农业大学成为全省2家培养单位之一。“一村一名大学生”采用“学历+技能”的培养方式,延续了“共大”时期和多年继续教育形成的好的经验做法,通过村委、乡镇、县区等三级推荐报名,参加全国成人高考获得录取资格,通过学校组织集中学习实践完成学业。从2012年开始招生至今,共招收培养17506名学员,其中专科学员11494名,本科学员6012名。学员中55%为村两委干部,其中村支书、主任共计2976人,其他两委班子成员6664人,有基层党员9460人。基本实现了全省1.6万个行政村村村都有一名农民大学生,他们遍布赣鄱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发挥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顶梁柱”、脱贫致富的“新希望”、现代农业的“传播者”的重要作用。

“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继承发扬了“共大”时期“半工半读”的办学精神,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课堂教育与田间地头连接在一起、科技扶贫与智力帮扶相结合,彰显了“农大姓农”的办学本色。在“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过程中,学校坚持把“三农”问题作为主攻课题,帮助学员解决好“学得好”的问题;把基层农村作为主攻战场,帮助学员解决好“留得住”的问题;把现代农业作为主攻方向,帮助学员解决好“用得上”的问题;把新型农民作为主攻职业,帮助学员解决好“带得动”的问题。实施8年来,基于“政府出钱、大学出力、农民受益”的教育理念,以及坚持“不离乡土、不误农时、工学结合”“因需施教、分段集中、统一培养”的培养思路,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体系、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创新实践,形成了“四四五二”的乡村人才培养模式。即围绕“学得好、用得上、留得住、带得动”的“四得”人才培养目标,坚持按需施教“加、减、乘、除”四项法则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精设专业、精开课程、精编教材、精建基地、精心服务”的“五精”举措,做好从在校期间教育向毕业后服务无限延伸、从课堂教育向创业一线延伸“两个延伸”,培养学员宽博知识、宽精技能、宽厚素质“三宽素能”,为广大农村培养“不走的大学生”,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学员毕业后大都成为了农业农村发展致富的中坚力量,其中涌现出创业人员7410多人,致富带头人6520多人。2015年12月31日,由江西农业大学倡导的全省第一个“农民大学生创业联盟”在广丰区成立,该联盟现有167名会员,均为江西农业大学“一村一大”学员。会员们创办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村电商、加工企业等52家,成为带动一方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为了进一步推动“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发展升级,2018年10月,学校下发了《江西农业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专项实施意见》,实现“专、本、硕”多层次、连贯式培养模式,着力培养水平更高、针对更强、扎根农村的高层次新型乡土实用人才,适应乡村振兴战略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同时,江西农业大学大力实施科技特派团(员)工程,助力乡村科技振兴,形成了具有江西特色的“6161科技服务”模式(即“一个服务团,服务一个产业,建好一个示范基地,培育一批乡土人才,协同解决一个关键技术,带动一方群众脱贫致富”;“一个专家,蹲点一个村,对接一个企业,推广一批实用技术,上好一堂培训课,带领一些贫困户脱贫”),大力实施特色产业精准扶贫示范工程,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为根本解决科技推广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助力。江西农业大学结合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大力推动“科技服务与精准扶贫、产业振兴相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组织各类特色产业专家服务科技特派团在首席专家带领下,实施产业技术服务和科技精准扶贫工作,助推农林特色支柱产业发展。奋力新时代,学校不断探索和深化乡村人才培养和服务“三农”新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四、 结语

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实施乡村振兴,必须要有大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简称“一懂两爱”)的“三农”工作队伍,必须要有“宽博知识、宽精技能、宽厚素质”,“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简称“三宽四得”)的创新创业人才。江西农业大学作为地方农业类高校,始终把服务“三农”作为自己的政治任务和重要使命,在农村人才培养上主动靠前站位,积极作为,精准育人。江西农业大学继承发扬“创新实践、学以致用、扎根基层”的办学理念和宝贵经验,致力培养具有“一懂两爱三宽四得”特质的“一专多能”型高素质乡村实用人才,形成了具有农大特色的农林人才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总结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的实践经验:一是坚持因地制宜,创新实践。面向地区、面向农业、面向基层,以地方农业生产实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重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关键问题,努力满足农业生产的发展需求,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最关键的技术,走一条“优质长效”的实践教育之路。二是坚持因需施教,学以致用。面向农业农村、社会基层需求,结合学生条件背景和成长实际,依托各类平台为学生“量身定制”实践活动,实行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培养满足“三农”需求的实用人才。三是坚持立德树人,扎根基层。以从农村来到农村去为指导方针,“饮水思源,不忘根本”,坚持理想信念教育、专业思想教育、身心素质塑造融于一体,坚定学生兴农、爱农、为农思想,鼓励扎根基层,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担当能力。

共和国已经走过了70周年的辉煌历程,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教育优先发展、树立教育自信的新的历史时期。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中,江西农业大学将继续坚定农业高校的基本办学思想和工作方针,不忘初心、砥砺奋进。总结经验、展望未来,江西农业大学将始终坚持以“三立足”为根本,为乡村培育具有“一懂两爱三宽四得”素质、更多更好的农业专业人才:一是立足农业高校办学定位,坚持“农大姓农”“农大务农”,以培养“三农”人才为自身光荣职责和使命;二是立足国情农情校情,结合国家战略、社会需求和自身实际,不断创新服务“三农”人才培养模式;三是立足农业农村发展前沿,坚持顶天立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走农业教育可持续发展道路,服务农村人才振兴、科技振兴、产业振兴。

猜你喜欢

三农办学农民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饸饹面“贷”富农民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