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导师制”的高职城镇总体规划课程改革研究
2019-01-11高信波李芳
高信波 李芳
[摘 要] 导师制是一种教育制度,与学分制、班建制一起统称为高等院校的三大教育模式。导师制是一种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模式,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环节中学生基本能力和素质培养方面的不足,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城镇总体规划是城镇规划专业的主干核心专业课,是城市规划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教学环节。基于项目导师制的城镇总体规划课程改革主要是运用导师群授课模式和“做中学”等现代教学理念,提出课程改革方案,通过课程开发设计,强化项目实践对教学的支撑,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对相关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 键 词] 项目导师制;城镇总体规划;课程改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1-0118-02
一、基于项目的课程开发设计
(一)以项目为载体,改革课程教学内容
以城镇总体规划项目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构教学内容,改变原有单元学科式教学内容,将总体规划课程按照相关知识体系的逻辑关系、学生知识点认知规律特点、法定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实际环节等进行梳理组合,由以前简单的理论教学之后开展课程设计两环节,逐步调整为以情境设计多模块、多个环节交叉组合的教学模式,以此来組织教学内容。
(二)以导师为主导,改革课程教学组织模式
由原来单一大班制模式改革为大班制与小班制结合模式,主要学时以小班制为主。具体而言,将通用型知识和集中答辩环节作为一个整体在大班进行教学,具体的教学时间安排见学期教学进度设计表;鉴于设计课程职业能力培养的特点,大班又分为若干平行的日常设计教学小组,各小组各配1~2名导师,分别选题和进行项目设计,形成类似设计院项目组的组织模式,更加符合设计院生产实践中“师傅带徒弟”和“项目负责人+项目组成员”的模式,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性。
(三)以指导过程为主线,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基于项目导师制的课程考核形式以过程性考核为主,终结性考核为辅。过程性考核主要包括课程设计参与过程、设计作业完成情况、平时出勤及课堂表现四个部分;终结性考核主要包括课程设计成果和汇报答辩两部分。合理设计考核分值比例、考核标准和形式,重点关注可操作性。课堂表现:纪律、发言、其他,占10%;职业素质:吃苦耐劳、守时、诚信,占10%;平时操作:平时过程设计完成情况,占40%;实训方案:方案设计情况,占40%。
二、基于导师制的课程组织方案设计
(一)组建好课程导师队伍
要保证项目导师制城镇总体规划课程改革设计的顺利实施,导师队伍选拔和组建是重点。由原来一名教师负责的理论授课型教师队伍调整为“课程负责教师+各设计小组指导教师+多专业教师教学小组+外聘指导教师”相结合、符合设计特点、产学研结合型、应用式的教学队伍。组建本校教师队伍为主,外聘设计院教师队伍为辅,基本形成一名校内导师加一名校外导师组合模式。
(二)选择好课程教学项目
改变原来全班学生依托一个项目的模式,每个设计组的导师选择一个项目。依托校企合作单位江西榕景工程有限公司和赣州方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等合作设计院,基本实现选择实际项目开展“真题真做”或“真题假做”项目教学。
(三)设计好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主要从教学计划、导师安排、学生组织、学习形式、成果要求、考核要求等方向开展“导师+项目+团队”模式的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全班分为多个3人左右的设计小组、每个导师指导大致2~3个学生小组。“真题真做”与“真题假做”相结合,提高设计题目的丰富度和比较性,突出小组之间的差异。每个设计小组分别选择不同题目,设计好时间节点与导师的工作任务。
三、结语
基于项目导师制的城镇总体规划课程设计方案和课程改革方案将在城乡规划专业的实际课程教学中进行改革实施。并对改革前后班级的课程质量、学习效率、专业能力等各方面进行对比。在总结改革实证情况的基础上对课程设计方案和课程改革方案进行
完善。
参考文献:
[1]谢志远,朱赛萍,刘巍伟,等.高职导师制的创新与实践:“导师+项目+团队”模式案例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4(4):52-55.
[2]李芳.基于工作过程的《城镇总体规划》课程开发[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5(5):149-158.
编辑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