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文教育在中职旅游教学中渗透的意义及策略
2019-01-11刘玲
刘玲
[摘 要] 人文教育是近些年来中职教育一再强调的改革方向之一。然而,就目前整体情况来看,中职旅游专业的教学普遍存在重知识和技能传授而忽视人文精神培养的问题,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综合素质普遍较低,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社会发展要求。为了改善这一局面,提升我国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进而推动我国旅游行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职旅游专业教学中除了传授学生知识与技能外,还要重视并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对此进行论述。
[关 键 词] 人文教育;中职;旅游教学;意义;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3-0172-02
随着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重任的中职学校也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其中,渗透人文教育是当前中职教育的改革方向之一。尤其是旅游专业,学生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审美情趣以及品位修养才能在将来走上社会后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所以,在中职旅游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势在必行,这是优化教学效益、实现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本文立足于中职旅游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就具体的渗透策略展开探讨。
一、中职旅游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
旅游业是我国的经济支柱型行业之一,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这也是一门服务行业,从事旅游职业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具备较高的审美情趣和品位修养,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旅游者追求猎奇、享受、刺激、愉悦等各个方面的需要。与此同时,我国有着众多人文景区,而且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文化底蕴深厚,从事旅游行业的人员必须了解景区文化内涵,才能对其进行弘扬和传播[1]。所以,中职旅游专业教学有必要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渗透人文教育。人文素养是每个人必须要具备的基本态度和基本品质,其内涵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分别是人文行为、人文精神以及人文知识。其中,责任感和历史感是人文素养的重要构成[2]。旅游业是我们重要的文化产业,具有很强的人文属性。对旅游服务业而言,服务工作中的人文内涵是核心价值。在当前这个现代化社会,旅游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换言之,适合当前旅游行业的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专业技能以及较高的专业素质,还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除此之外,一名合格的旅游从业人员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审美修养、哲学和历史修养、政治理论修养、文明礼仪、伦理道德、文学艺术、语文文字修养等[3]。所以,中职旅游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要重视并加强人文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高水准、高素质人才。
二、中职旅游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策略
(一)提升学生对人文的重视程度
很多中职旅游专业的学生错误地认为,社会需要的是技能型人才,所以只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将来就能融入社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旅游从业人才。正是学生的这些错误思想观念,导致中职旅游专业教学质量不乐观。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认识到人文的重要性。换言之,只有让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人文的价值和效能,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上采取行之有效的行动。所以,中职旅游专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过程中,要立足实际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引起学生对人文的重视,以此唤醒学生学习人文的动机与兴趣[4]。例如,旅游专业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不同地区的不同风俗习惯,比如在阿塞拜疆、埃及等地方就餐的时候,均有不能随意拿盐瓶的习俗,这是当地人的禁忌。在埃及,如果人们在就餐的时候拿起盐瓶,是对厨师的极其不尊重;而在阿塞拜疆,如果人们在就餐的时候往菜里面加盐,会挑起争端。这些在我们眼里看来微不足道的小细节,却可能给游客的旅行带来糟糕的体验。所以,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旅游从业人员,这些文化常识是必须要了解和掌握的,并不是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服务精神就可以胜任的。这样的内容引入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人文的重要性,从而唤醒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教育理念
新课改反复强调在教育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而人文教育的渗透也需要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所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先要针对自我教学理念进行端正,结合人文教育内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站在“人”的角度,注重学生个性的解放,了解并掌握人的天性,在这个基础上对旅游专业教学的具体方向以及开展内容进行贯彻落实[5]。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强调并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在学习活动中,兴趣是最强的内驱力,是最好的老师。以兴趣为立足点进行人文教育,教师可以强化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将学生的活动参与积极性以及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对旅游专业知识内容做到充分了解。与此同时,旅游专业教师还要针对传统课堂上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即传统的“填充式”教学方式、“一言堂”课堂形式等,取而代之的是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每一种教学方式都要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并且针对学生的独特想法以及个性予以尊重。与此同时,旅游专业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上與学生之间的交流或者课下时间的在线交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实际需求。除此之外,在教学实践中,旅游专业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相关潜力进行挖掘,按照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学生的个体特长进行培养,以此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树立乐观、积极的心态,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以有效发展,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6]。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学活动开展的顺利与否、高效与否,与师生之间关系的和谐程度有着密切联系,所以教师要重视与学生之间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为人文教育的有效渗透以及价值发挥奠定牢固的基础。
(三)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材
通过对中职旅游专业的教材进行分析后可知,教材中含有丰富的人文教育因素。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当对教材中的人文因素进行充分挖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唤醒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情感,使学生认识到旅游教材上的知识并非是简单的符号,而是形象、生动、有价值的画面。在以人文教育渗透为导向的教育背景下,旅游专业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一重要载体,以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如旅游专业的教材涉及的人文因素有世界各地风光、国家民俗风情、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人文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等,这些均可以作为对中职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素材[7]。在对这些人文旅游资源以及自然旅游资源进行讲解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其中的差异性进行体会,并且对这种差异的原因进行思考。一般来说,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即使是同一个国家,不同地区的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些均是由文化背景所决定的,其中涉及丰富的人文教育因素。除此之外,人类文化发展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每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尤其是生活方式以及民俗民风等,应当得到最基本的尊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对景点进行讲解的时候,应当对景点背后的人文元素进行挖掘,再将自身的情感充分调动起来,争取在给学生讲解的时候做到声情并茂,使学生充分体会其中的语言美,并让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将学生对美的追求充分激发出来。
(四)利用多媒体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
多媒体具有资源共享的特点,在旅游专业教学改革中,教师在实施人文教育的时候,除了对教材中的人文元素进行挖掘之外,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开发课程资源,尤其是人文素材,以此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这对弥补教材不足,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如旅游专业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引进一些国家风土人情、生态旅游等相关的素材,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将人文教育渗透其中。除此之外,多媒体还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除了可以用来开发课程资源,还可以用来创设教学情境。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集文字、动画、音响等多种文本形式于一体的优势,将课堂上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的旅游事物或者抽象的内容以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展示出来,从而给学生营造愉悦的、欢快的学习氛围。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教学情境可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这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如在讲到自然景观,如广袤的沙漠、神奇的岩洞、秀美的山脉等山水风景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體将其播放出来。在讲到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文化景观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培养学生的美感,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充分激发出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人文素养,这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中职旅游专业教学事业长足发展以及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个以人为本的行业,旅游行业注重文化内涵的体现与表达。所以,在旅游专业教学中融入人文知识非常有必要,这是提升教学效益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作为未来旅游行业的从业者,中职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要对人文理念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只有这样才能在将来从事旅游工作的时候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愉悦的旅游体验。所以,中职旅游专业教师要认识到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并对旅游行业人文内涵进行深入研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改革,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高水准、高素质的旅游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晓莉.中职旅游教学与人文教育理念的渗透性实践探析[J].福建质量管理,2015(8):185.
[2]王华丽.浅论中职旅游教育的职业化发展[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2):130-131.
[3]郦伟豪.中职院校加强人文教育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63-64.
[4]何华美.对培养具有人文素质的中职旅游专业人才的几点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0):52-53.
[5]郑欣.对于人文教育在旅游专业教学中位置的思考[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6(6):65-69.
[6]金苏春.全球化背景下中等旅游职业教育呼唤人文教育[J].内江科技,2008(7):160-162.
[7]田凌云.举知不应遗人文:论加强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58-61.
编辑 冯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