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二级教学单位实施教学复核工作探析
2019-01-11刘松
刘松
[摘 要] 质量管理部门的重要任务是负责学院的绩效考核,同时保证学院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对二级教学单位实施教学复核工作是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
[关 键 词] 二级教学单位;教学复核;教学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3-0166-02
2019年是“十三五”规划的第四年,是质量管理部门和团队紧张忙碌的四年,也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基础工作取得稳定进展的四年。对二级教学单位实施教学复核工作,是质量保证体系架构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学院实施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的其中一项相当重要的工作。这项工作从2016年开始实施,我们教学质量管理团队一面探索、一面前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此,笔者对我们学院的教学复核工作进行探析和总结,同时供广大同行探讨和交流。
一、教学复核工作的背景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从2015年开始进行质量保障体系的架构,通过诊断与改进使学院的各项工作得以完善与提高。学院诊改工作的方针是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也就是说,各个二级教学单位应重在自我诊断、主动发现问题并积极改进,而不是坐等职能部门上门来检查,这样可以发挥各二级教学单位的主观能动性,也能使他们从疲于应付检查中解脱出来,变被动为主动。教学复核工作也遵循了这一原则,教学质量管理团体的职责就是帮助各个二级教学单位发现自身的问题,并积极完成教学工作的诊断与改进。
二、教学复核工作的发起
质量管理团队每年上半年进行的是上一年度的教学复核项目的反馈性复核,下半年发起新的教学工作项目的复核。2018年9月质量管理部门发布一个通知公告:为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完善二级教学单位教学质量内部诊改机制,根据常工职院教(2016)1号文《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二级教学管理实施办法》、常工职院(2015)22号文《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教学量化考核办法》,经质量管理办公室与教务处研究决定,实施2018年度二级教学单位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内部诊改工作。也就是说,2018年新发起的教学复核项目针对的是各二级教学单位的教学质量监控的情况。
该教学工作内部诊改主要包含如下内容:二级学院(部)是否组建教学监控队伍;是否建立本单位教学质量监控及运行的相关实施细则(如听课制度、实训教学制度、教学检查制度等);每年(或每学期)是否有教学质量监控工作计划或方案;是否有教学质量内部诊断、反馈、改进机制并落实执行;是否开展日常教学(含实践教学)巡查,有无完整的巡查记录,出现问题有无反馈;院系负责人是否听课,教学督导员是否按计划听课并做好记录及反馈;是否对校外实践教学环节(含顶岗实习)质量开展督查视导工作;每学期是否组织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收集教学反馈信息;是否建立学生信息员队伍定期收集教学反馈信息;企业用人单位是否参与二级学院专业课程学生评价;现代学徒制等协同育人项目中企业类课程教学质量是否建立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是否纳入教师绩效考核;是否每学期组织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工作。
质量管理团队要求各二级教学单位按照通知要求,对照教学质量诊改内容,对本单位的教学质量监控内部诊改工作进行逐条分析、总结经验,找出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具体落实,工作改进。同时填写《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内部诊改报告》,明确自我诊断结果、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结合实际确定改进时间,做到检查分析细致入微、诊断调整科学合理、改进措施切实可行、存在问题及时改进,同时在规定时间将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内部诊改报告递交给质量管理部门。也就是说,质量管理部门在规定期限内收到的是各二级教学单位交上来的反映各自教学质量监控状况的自评表,自评分成三个档次:符合、基本符合和不符合,其中“基本符合”和“不符合”都应进行改善。
三、教学复核工作的实施
首先要进行的工作是督查员队伍的建设。为了推进学院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加强教学质量、教学管理质量的监督与指导,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经二级教学单位选拔和推荐,质量管理部门建立了学院层面的教学督查专家库。督查专家的工作职责是参与对教学运行、教学管理、教学保障等环节的监督、检查、评估、指导工作;针对教学运行、教学管理、教学改革等进行调研,为学校发展改革提供意见、建议。督查专家的选拔条件是工作认真踏实、坚持原则、客观公正、责任心强、为人正直、关心学院发展;熟悉国家高等教育方针政策,熟悉学院教学管理和质量内部控制相关制度,有教学管理、团队管理相关经验;理解并应用相关制度开展质量督查工作,能对学院质量控制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有助于学院各项工作质量的改进和提高。
2018年11月上旬,质量管理办公室与教务处联合,依据二级教学单位递交的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内部诊改报告,组织教学质量监控专家组成员对教学专项诊改工作进行复核。
专项诊改工作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如实践环节的专项检查、畢业设计和论文的专项检查、教师教学专项检查和教研室活动的专项检查等。每年可以发起一个新的复核项目,同时对上一年度各二级教学单位反馈的不符合事项进行复核。
在项目诊断实施发起的同时,可以给各二级教学单位一个指导性的文件,如是否成立由二级学院院长、教研室主任和校内外专家组成的毕业设计领导小组;受聘的校外指导教师是否都具有工程师以上的技术职称;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是否不超过20人;毕业设计选题是否体现科学性和实用性,能兼顾课题难度与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并尽可能与企业真实的应用相结合;毕业设计题目和内容审定后是否存在随意变动的现象;毕业设计的选题是否相同课题使用不超过两届;二级学院是否组织毕业设计工作的检查,及时处理检查中出现的问题;毕业设计是否排版规范、格式标准统一等。
四、教学复核工作的反馈
在复核工作结束后,质量管理部门必须要做的事情是将复核结果反馈给各二级教学单位。质量管理团队在2018年下发了两个反馈性表格,一个是2017年各二级教学单位反馈项目中“不符合事项”的改善情况;另一个是2018年专家组成员对各二级教学单位新项目(教学质量监控)复核后认定的“不符合事项”的情况。2017年的复核项目主要是指对各二级教学单位在毕业设计环节、实践环节、日常教学管理三个方面的管理质量和水平的认定;2018年的复核项目主要是指对各二级教学单位在教学质量监控方面的管理质量和水平的认定。反馈是为了让此项工作能够符合PDCA的循环原则,使教学工作达到螺旋式上升和改进。
笔者以2019年上半年质量管理团队实施的实践环节的联合督查为例,说明一下教学复核工作是如何遵循PDCA的循环原则的。PDCA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的,又称质量环,也称戴明环。P是指计划。质量管理部门制定了一个督查计划:为迎接2019年6月份学院的诊改复核工作,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参照2018年度两部门联合行动的做法,质管办与教学部两部门计划继续开展2019年度上半年实践教学环节的联合检查与诊断复核。D是指执行。质量管理部门联合教学工作部组成了两个督查专家组,用两天的时间对所有的实训课程和实训场所进行督查。其中一个专家组的任务是对实践教学情况进行督查,内容包括授课计划执行情況、主带和辅带教师在岗情况、教师的指导情况、学生的状态以及工位满足情况等。另一个专家组的任务是以7S的标准对实训场所进行督查,内容包括实训室安全和卫生情况、实验器具和劳动工具的摆放、规章制度情况、实训室责任人信息情况以及设备完好情况。C是指检查和分析。质量管理团队和督查专家组成员在一起进行督查资料和数据的分析和总结,实施过程中不足的地方有待今后在工作中改进。A是指处理、反馈和改进。质量管理团队将此次联合督查的情况统计好以后及时反馈给各二级教学单位,有助于他们不断完善和自我改进。另外,我们把没有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解决。
在质量保证体系构建过程中我们经常讲到8字型质量改进螺旋。“8字型质量改进螺旋”在这里是指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工作过程,由大小两个循环构成一个8字型。依据目标和标准,组织教学管理的实施,在工作过程中分析问题、诊断问题、及时改进,促进向更高的目标发展,形成不断提高的教学质量改进螺旋。平时完成小循环,年底完成大循环。
五、将教学复核工作落实到绩效考核中
如何将教学复核工作落实到绩效考核中去,是质量保障体系架构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学院实施绩效考核已经第四年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各二级教学单位的教学复核属于绩效考核模块中的“质量控制”,在整个绩效考核中占8.6%。质量控制是由内部质控、学校质控和事项改善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内部质控是由内控报告递交及编写情况、专项督查及复核、档案工作专项复核三个部分组成。由此可见,专项督查及复核是其中的一项相当重要的工作。这部分主要是由各二级教学单位督查员的表现、上一年度反馈项目的改善率和当年新启动项目的复核结果组成。考核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各二级教学单位在学校的排名和年终分配。
六、教学复核工作的问题和总结
笔者所在的质量管理团队进行深度分析,我们的教学复核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流程还不够清晰和简化,教学复核工作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比如对实践环节的专项复核,我们在2018年只用了一天的时间,这样就无法对各二级教学单位的真实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因此,我们在今年上半年有了改进。下半年还要进行详细计划和实施,争取将此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教学复核的实施过程还需进一步优化及常态化,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对督查人员专家组成员的培训以及经常性召开相应的交流会,使各个二级教学单位能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冬松.国际视域下的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实践及其启示[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8(8).
[2]张跃伟,陈哲,于丽颖,等.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策略与实践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8(8).
[3]陈荔.目标管理在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管理中的有效应用[J].闽江学院学报,2016(6).
[4]夏业鲍.关于高等院校实施目标管理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
编辑 原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