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幸福感与企业绩效的耦合关系
2019-01-11周彦煌康乐瑶叶凯欣
周彦煌 康乐瑶 叶凯欣
摘要:本文通过梳理创业者创业过程中关键事件,归纳出创业者的幸福导向,通过纵向案例分析,挖掘企业绩效与个人主观幸福感之间作用的机理,并揭示创业自我效能感和激情在其中的作用,在以下三个方面,形成主要结论:自我效能感强时,创业者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企业绩效会有显著的提高。自我效能感强时,创业者会有正面的情绪体验,个人幸福感会有显著的提高。创业激情会带来企业绩效的提升;给创业者带来积极的情绪影响,产生幸福感。
Abstract: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entrepreneurial happiness orientation by combing key events in the entrepreneurial entrepreneurial process. Through vertical case analysis, it explores the mechanism of the role between corporate performance and personal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reveals entrepreneurial self-efficacy and passion in it. In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the main conclusion is reached: when the sense of self-efficacy is strong, the potential of entrepreneurs is fully exerted,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will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When self-efficacy is strong, entrepreneurs will have a posi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 and personal happiness will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Entrepreneurial passion will lead to the improvement of corporate performance; it will bring positive emotional impact to entrepreneurs and produce happiness.
关键词:创业者;主观幸福感;企业绩效;自我效能;创业激情
Key words: entrepreneur;subjective well-being;corporate performance;self-efficacy;entrepreneurial passion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36-0292-04
0 引言
近年来中国的创业活动正处于活跃状态,新一轮的创业高潮正在形成,许多创业者为他们初创企业倾尽心血,但是创业成功依然是小概率事件。这一现象为我们进行针对创业者行为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
创业者可以从创业活动中获得较高的收入回报和实现自我价值,增加其幸福感;创业者需要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以及承担企业日常运营的责任,这一现象使创业者身心疲劳,降低其幸福感。本文将以国内某电子科技公司的创业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纵向案例分析,挖掘创业者幸福感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作用机理,并揭示自我效能和创業激情在其中的作用。
1 文献综述
1.1 创业幸福感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研究主要以创业者主观幸福感作为参考。创业者的主观幸福感是指创业者在企业创立和经营过程中对其生活质量、工作满意度以及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总体评价和主观感受(魏江等,2014)。
在货币回报方面,创业可以通过增加创业者的收入进而提高其主观幸福感(Stevenson & Wolfers, 2008)。在非货币回报方面,创业使创业者可以更好地支配自己工作(Hyytinen et al, 2013),满足自我掌握和自我支配的意愿(Hamilton, 2000),创业者通常是乐观主义者,相信努力拼搏将带来成功(范良聪,罗卫东, 2008)。创业带来的非货币回报是创业者主观幸福感提升的主要原因(马良,蔡晓陈,2018)。
综上,创业影响创业者主观幸福感的途径主要有货币回报途径和非货币回报途径,其中非货币回报是创业者主观幸福感提升的主要原因。
1.2 企业绩效的研究现状
企业绩效用以评价企业运营的效果,主要用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进行衡量。财务指标被认为是最直接反应企业绩效的指标,销售增长率和获利率是比较常用的财务指标。财务指标往往反映的是过去阶段性的经营成果,是静态的,很难揭示创业过程绩效(余绍忠,2013)。非财务指标主要包括市场份额、市场开发能力、产品服务质量与数量、顾客满意度与忠诚度等。但是非财务指标不能直观反映创业绩效,也不能全面反映创业绩效和过程,因此学界倾向于综合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来评价创业绩效。
1.3 创业幸福感与企业绩效
Dijkhuizen提出幸福感是创业者个体层面上影响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能诱导创业者维持创业行为,突破创业瓶颈,最终获得持续稳定上升的企业绩效。同时企业绩效作为企业发展成果的具体量化指标,直接体现了创业的成果,这种信息会反馈到创业者的情绪,最终造成创业者幸福感的变化。(Dijkhuizen et al.,2017)
1.4 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最早来源于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他认为自我效能影响着个体关于某些目标能否实现的信念,当个体遇到挫折的时候,个体的选择、愿望、努力和毅力,都受到自身对自己能力认知的影响。
受到创业幸福感驱动的创业者,不断产生利于行动的内在动力,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对创业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而增强他们对创业的自信心与对成功的渴望,创业自我效能也因此得到强化。拥有高创业效能感可以提高企业家创业行为决策能力,同时这种心理特质有助于实现其技术创新,因而拥有较高创业效能感的企业家在创业过程中往往会取得更好的创业绩效(Zhao等,2010)。
1.5 创业激情
创业激情是创业活动的关键驱动力,能够支撑和推动创业活动,激发个体克服各种磨难和考验、坚持到底完成挑战(谢雅萍,2016)。Ruff 和Keyes 发现,当创业者幸福感提升时,他们内心体验到一种非常积极的情绪体验,这增强了创业者的身份认同,使得他们的自我需要得到满足,从而体验到创业激情。
2 案例选择与收集过程
案例选择标准:①创业者必须能够满足我们多次访谈的需求。②创业者的公司必须是成长型企业,具有一定的规模,绩效变化明显。③创业者创业过程中有丰富的创业经历,能够提供足够的事件观察分析。基于上述标准,本文选择广州市CL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Z先生作为案例的研究对象。
Z先生系华南地区某高校工程学院2008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2013年创立广州CL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现担任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2017年,短短四年内,公司市值过亿并入选“领航100”广东亿元级青年领军创业企业。如今CL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嵌入式一体化解决方案商之一,并成为德州仪器、赛灵思的中国官方合作伙伴,与超过1000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研究机构及高等院校保持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如表1。
本文采取开放式与半结构化访谈收集一手资料,手工收集二手资料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具体情况如表2。
3 企业绩效与创业者幸福感之间关系影响
如图1所示,Z来自广东茂名,由于家庭经济欠佳,大学期间便开始做兼职,如送快餐,在学校里销售一些生活用品等,大学四年以来几乎没有向家里要过钱。尽管如此,勤工俭学并没有耽误他的学习,这使得他大三进入了老师的科研团队。为了能补贴生活,Z大四的时候主动承包了老师的项目,白天在企业实习,晚上回到实验室继续完成老师的项目,这段经历让Z发现了国内缺乏工业嵌入式主板的厂商,意识到这是一片蓝海。“发现市场是蓝海,没人去做这一块市场,竞争很少,发现还能养活一些人”,他本人是这么说道,可以看出,Z的创业动机是金钱。
在这种背景下,毕业后,Z租了一间500元一个月的农民房开始创业。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Z缺乏资金和人脉资源,“难,真的很难”Z如此说道。恰逢母校华南地区某高校响应国家双创政策,Z的公司受邀搬进了学校创业孵化器,在创业最艰难的初期,受到了母校的扶持,解决了场地的燃眉之急。2013年是Z创业的第一个重要转折点,团队研发出了OMAP-L138,这款产品成为了日后的明星产品,直到今天这款产品仍旧是公司出货量最大的爆品。但是在一开始,市场并不能很好的接受小公司的产品,Z常常全国各地的在跑业务,尽管如此,这段时间公司开始实现了盈利,市场不断增长。到了2015年,公司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只要业务上客户有需求,有利可图,公司都会去开发新产品,公司营业额在成倍增长。公司有一定规模后,Z开始回馈母校,CL成为了华南地区某高校教学实习基地,为华南地区某高校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如今公司里超过一半的员工都是华南地区某高校毕业的学生。在公司成长阶段,CL成为了德州仪器和赛灵思的中国官方合作伙伴,这是Z创业过程中第二个重要的转折点,极大的提高了CL在主板行业的品牌地位。2017年11月,公司荣获“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然而,不断增长的公司规模与增速放缓的利润率产生矛盾,2018年公司与一个员工产生了劳动纠纷,这件事让Z意识到,公司想要长远发展,必须正规化,不能再野蛮生长了。同年八月,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宣布实行正规化战略,实行内部流程、绩效管理和产品开发流程正规化。电子专业出身的Z在正规化过程中意识到自己的企业管理知识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产生了焦虑的心情,为此Z在白天工作之余,利用周末和夜晚自学MBA的书籍。他说:“我现在学的东西,会给我带来很大的压力,你想的越多,你就会发现你的知识层面空缺的就越多,而这个空缺,不是我认为我空缺,像天文地理这些不懂就没关系,是这些知识我管理公司刚好要用到,没有掌握,这样的前提,讓我感觉到压力很大,我又想胜任它,迫使我自己去不断地学习。”谈及2020年的计划,对于个人,Z表示计划进修企业管理硕士,而公司层面,Z正在筹备上市。
从上文分析,Z的幸福导向与钱有密切关系,他的早期创业动机也是挣钱,创业使得Z每年得到大量的股利分红,在30岁出头的年纪就实现了财务自由,而他的同龄人还在为房贷挣扎。Z的幸福感的另一个主要来源于被认同,创业中不断取得的成果和成绩给Z提供正反馈,CL的高绩效证明了创业者自身的努力与研发和管理能力,同时创业者这个身份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满足Z被认同的需求。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在执行某一任务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何种水平上完成该任务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自我感受。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初创科技企业绩效有显著的积极影响(钟卫东,2007)。当创业者自我效能较高的时候,创业者坚信自己能够解决所有困难,能够以任务为导向。Z是一个自我效能感很强的人,在各个阶段都相信自己能克服一切困难,他说:“遇到的困难太多了,然后免疫了,总会遇到困难的,总能克服。”
在大学时期,如TL1事件,Z走访市场发现:国内厂商要么采用原始的粗糙的算法,要么从国外进口切割机,因为国内鲜少有人愿意投入大量的成本去研发纳米级切割技术。而Z认为,只要能坚持不懈,建成一个开发团队,他就有信心向国外垄断技术发起挑战。高自我效能使得Z在大学时期,几乎所有课余时间都投入到数控实习和学习中。几年来,他利用学校图书馆查阅了大量外国文献,写了近50万行代码,终于在大学三年级研发出第一套纳米级激光切割控制系统,并成功申请了高新技术发明专利。当企业进入了稳定发展阶段,随着人员的增多,企业运营的成本也越来越大,但公司的业绩没有什么变化,Z认为这是创业以来压力最大的时期。但是他却表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神来杀神,佛来杀佛。心中已经形成一个观念,有困难是正常的,没困难才不正常。”经过认真思考,Z做出了公司正规化的决策。一年以后,公司投入成本减少,利润率提高,运营效率提高,正规化的成果丰硕。上述现象在事件TL2和TL4中也有影响,如表3所示,本文提出以下命题。
命题1:自我效能感强时,创业者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企业绩效会有显著的提高。
创业者幸福感是指兼备情感体验和认知判断的个体心理状态,也是衡量创业成败的重要指标(于晓宇,2018),研究發现,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的正相关(吴婵娟,2018)。
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的正相关(如表4)。如TL4事件,虽然在正规化的过程中,Z发现自身的知识水平不能满足公司经营需求,但是Z的高自我效能使得他根据自己实际能力,选择通过自学MBA的知识,让自己胜任总经理的角色,而不是去外部聘请职业经理人。同时学习过程中不断取得的成果让Z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产生了正面的情绪体验,提升了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命题。
命题2:自我效能感强时,创业者会有正面的情绪体验,个人幸福感会有显著的提高。
创业激情是与创业活动相关的,有意识的、持续的、可获得的、非常积极的和强烈的情绪体验,当创业者参与或者思考与创业相关的活动时,他就可能体验到创业激情(张剑,2017)。
如TL5事件中,在刚开始注册公司的时候,Z度过了迷茫又寂寞的三个月,在岑村租的小房子里,一天24小时他有20个小时是一个人过的,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Z在艰难的环境中的隐忍和坚持,有助于强创业过程中的创新性投入,不久后Z带领公司团队研发出了公司第一个产品。在TL6事件中,创业第一年销售额的突破性增长,给予Z莫大的安慰,他认为这是客户对他们团队的肯定,这一事件给Z带来愉悦的情绪,使得Z更加积极的参与到研发中,不久后团队成功研发出DSP+ARM双核嵌入式主板和手持式物联网RFID终端等新技术。在TL7事件中,工科出身的Z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大量的管理学知识,自行撰写出一份对公司内外部环境进行详细分析的战略报告,尽管日常的工作很辛苦,但当他完成了这份报告的时候,Z表示,他得到了一种心理的满足,就像小时候帮父母做农活,回头看自己的劳动成果时候的心情一样和通过不断练习终于学会了扣篮的满足感一样。此外这份报告还得到了一位大学教授的认可,这些都让Z感受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提高了他的幸福感。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命题。
命题3:创业激情会带来企业绩效的提升;给创业者带来积极的情绪影响,产生幸福感。
本研究命题可归纳如图2所示。
5 结论与讨论
本文有以下结论。
自我效能感强时,企业绩效会有显著的提高。本文通过梳理创业者创业过程中与自我效能感相关的关键事件以及后续事件,发现自我效能感强时,创业者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企业绩效会有显著的提高。本案例中,Z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相信自己能克服一切困难,并且能够以任务为导向,如在凭借“遇神杀神,遇佛杀佛”的精神,Z在国内技术一片空白的情况下,在大三的时候就成功研发出了第一套纳米级激光切割控制系统,并成功申请了专利。
自我效能感强时,个人幸福感会有显著的提高。在本案例中,工科背景出身的Z为满足公司新阶段发展需求,不断学习管理学知识。Z通过将管理学理论应用到商业实战中,使企业实现了战略转型,步入正规化。此次成功经验提高了Z的自我效能感,产生了正面的情绪体验,提升了主观幸福感。
创业激情会带来企业绩效的提升;绩效的提升给创业者带来积极的情绪影响,使其产生幸福感。在本案例中,Z与其他创业者一样,也一度陷入迷茫之中。那段时间,公司的产品无人问津,直至公司成功研发第一个关键产品,打开了市场,销售额的突破性增长,Z创业激情高涨,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研发中,不久研发出新的关键产品。
本文主要有如下的贡献。在理论上,本文提出并验证了创业者幸福感与企业绩效存在耦合关系并通过自我效能、创业激情的中介作用影响企业绩效。在实践上,本文启示了创业者可以通过提升自我效能与创业激情对自己进行情绪管理,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积极的情绪应对各种创业压力。
本文也有不足。首先,在案例编码以及释义过程中存在一定主观性。今后可以在访谈后附上定量量表,以期更加客观地测量所需变量。其次,本研究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代表性较差。今后可以扩大研究对象,比较具有不同行业背景的创业者,其幸福感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以期针对不同的群体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蔡莉,汤淑琴,马艳丽,高祥.创业学习、创业能力与新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4,32(08):1189-1197.
[2]陈聪,高建,李纪珍.创业者幸福吗?创业动机影响创业者心理幸福感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8,39(03):144-152.
[3]丁影.创业企业绩效评估方法初探[J].科学发展,2011(09):26-32.
[4]范良聪,罗卫东.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创业环境评价体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8,26(S2):327-334,284.
[5]马良,蔡晓陈.创业与主观幸福感——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J].浙江社会科学,2018(06):41-51,156.
[6]佩德罗·孔塞桑,罗米娜·班德罗,卢艳华.主观幸福感研究文献综述[J].国外理论动态,2013(07):10-23.
[7]沈超红,罗亮.创业成功关键因素与创业绩效指标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02):231-235.
[8]汤明,沈超红.创业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J].改革与开放,2009(05):124-125.
[9]魏江,&权予衡,2014,“创二代”创业动机、环境与创业幸福感的实证研究.管理学报,11,1349-1357.
[10]吴婵娟.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关系[J].南方农机,2018,49(19):143,155.
[11]谢雅萍,陈小燕,叶丹容,2016,创业激情有助于创业成功吗[J].管理评论,11,170-181.
[12]邢占军.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2(03):336-338,342.
[13]余紹忠.创业绩效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35(02):34-42,62.
[14]于晓宇,孟晓彤,蔡莉,赵红丹.创业与幸福感:研究综述与未来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8,40(08):30-44.
[15]张剑,李精精,张莹.创业激情:情绪视角的创业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02):153-160.
[16]张默,任声策.创业者如何从事件中塑造创业能力?——基于事件系统理论的连续创业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18,34(11):134-149,196.
[17]钟卫东,孙大海,施立华.创业自我效能感、外部环境支持与初创科技企业绩效的关系——基于孵化器在孵企业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7(05):68-74,88.
[18]A Hyytinen, PIlmakunnas and OToivanen. “The Return to-entrepreneurship Puzzle”[J]. Labour Economics, 2013, 20: 57-67.
[19]B Stevenson, J Wolfers. “Happiness Inequa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J].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2008, 37(37): 33-33.
[20]Dijkhuizen, Josette , et al. "Well-Being, Personal Success and Business Performance Among Entrepreneurs: A Two-Wave Study."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2017).
[21]Hamilton, B. H.. “Does Entrepreneurship Pay?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eturns to Self-employment”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00, 108(3):604~631.
[22]Zhao, H., Seibert, S. E., & Lumpkin, G. T., (2010). The relationship of personality to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and performance: A meta-analytic review. Journal of Management, 36, 38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