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的策略

2019-01-11喜奋梅

学周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国学经典诵读小学策略

喜奋梅

摘 要: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不但蕴含了丰富的文学知识,而且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思想,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需要我们以求实的态度来继承,以创新的精神来发扬。小学生在每天的诵读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孩子们的语感,逐步发展他们的思维,从而形成终身受益的读书习惯,使学生在诵读实践中形成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03-009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3.059

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不但蕴含了丰富的文学知识,而且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思想,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需要我们以求实的态度来继承,以创新的精神来发扬。让孩子从小诵读国学经典,已成为许多学校和家长的共识。近年来,我校大力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选材上,以教科书选文为主,读本选文为辅

目前我们使用的教材有部编本和北师大版,虽然是两个版本,但不影响国学经典诵读的开展。两个版本都是以单元进行编排的,一个单元一个主题。部编本与北师大教材相比,加大了经典诗文的比重,但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少的。以北师大教材五年级下册为例,整本教科书一共选取了9首诗歌,3则简短文言文。4首诗歌分别放在两个单元里,5首放在《语文天地》里,2则文言文分别放在两个单元里,1则放在语文天地里。这个数量的诗歌及文言文放在一个学期里学习,基本上是一周背诵一首(则),量上来说,明显地少了。语文学习原则之一是厚积薄发,学习国学经典这个原则也是非常适用的。针对这种情况,把课外的国学经典引进课内,是非常必要的,是对课内的有益的补充。像《三字经》《诗经》《声律启蒙》《论语》(甘肃教育出版社)和《国学经典诗文选读》(安定区教育体育局负责编写,河北教育出版社)都是非常好的校本教材,这些教材主要内容就是国学经典,把这些国学经典引入到课内,大大丰富了国学经典的内容。《国学经典诗文选读》主要有古代诗歌、经典散文、蒙学选读等,诗歌200多首,散文110多段。例如在教学五年級下册《古诗二首》(北师大版)时,把宋代翁卷的《乡村四月》和范仲淹的《江上渔者》引进课堂,这两首诗的内容以劳动为主,符合单元主题。通过这种方式,将原来一周一首诗文增加一周两首或者三首。课内的精学,课外的熟读,从而让学生在大量的诵读中感受国学经典。

因此,在教学中,以课堂为引领,以单元为主题,将国学经典渗透到学生的每节语文课中,渗透到学生的每一天生活当中。在每天的诵读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孩子们的语感,逐步发展他们的思维,从而形成终身受益的读书习惯,使学生在诵读实践中形成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方法上,以诵读为主

虽然我们大力提倡建设高效课堂,但受各方面的影响,课堂上还是教师讲得多,分析的多,甚至学习唐诗也是一讲到底,唯恐学生听不明白。要将国学经典渗透到每节课当中,首先要在课堂上将诵读进行到底。语文课是读书课,不是听书课。几千年来,中国语文的教育是通过诵读来完成的。语言学习离开诵读则事倍功半。所以,诵读是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是最根本的方法,也是最高效的方法。

德国人希泊来一位杰出的语言天才,他因发掘了特洛伊城遗迹而闻名于世,而他学习语言本领也一样闻名于世。他在不长的时间里,学会了多种语言,用的方法就是朗读,就是阅读同一篇文章,也是一遍又一遍地大声朗读。

我国著名理学家朱熹认为朗读是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和读书方法。他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其实,古人早已总结了,学习语文最好的办法就是诵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我们每天安排20分钟的早读时间让学生进行诵读。一年级诵读《弟子规》,二年级诵读《三字经》,三年级诵读《声律启蒙》,四年级诵读《论语》选编,五年级诵读《孟子》选编,六年级诵读《大学》和《中庸》(选编)。每两周安排一节经典诵读课,做到全体参与,个人诵读和小组诵读相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诵读,在活动中培养兴趣,在活动中增加成就感。四年级开始利用寒暑假让学生诵读整本的《论语》《大学》《中庸》。

诵读是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诵读过程是学生学习文本的过程,是自己的积累语言的过程,可以使学生形成很好的语感,诵读越多,积累越多。诵读过程是指向学生内心的,是学生带着深厚的自我情感色彩的体验,是入心、入脑、入血脉的。诵读的过程是学生付诸感性的过程,能够调动自我情绪,和作者同歌同舞,同悲同乐。

我们在教学中要改变教师一讲定课堂的现状,将课堂还给学生,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诵读。只有学生诵读了,语文教学才能取得实效,高效课堂才能取得预期的目标。

三、意义上,以不求甚解,积少成多

在小学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必须要树立一个原则,就是对国学经典的内容不求甚解,以诵读为主,积少成多。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国际文教基金会在1998年确定“直面经典,不求甚解,但求背熟,终生受益”的十六字学习国学经典的方针。

现代心理学研究充分表明小学生的机械识记正处于黄金时期,如果利用这个黄金时期让学生诵读大量的国学经典,会对学生的整个人生产生重大的影响。

台湾台中师范学院教授王财贵,研究青少年经典诵读教育多年,他主张国学经典以诵读为主。孩子从三岁开始诵读古文经典,到13岁以前打下了坚实的古文基础,可以让孩子在起跑时领先。这期间,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坚持好诵读,不求甚解,不要理睬兴趣培养。诵读才是回归自然的语言学习。

总之,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不但蕴含了丰富的文学知识,而且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思想,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需要我们以求实的态度来继承,以创新的精神来发扬。在教学中,以课堂为引领,以单元为主题,将国学经典渗透到学生的每节语文课中,渗透到学生的每一天生活当中。要将国学经典渗透到每节课当中,首先要在课堂上将诵读进行到底。语文课是读书课,不是听书课。几千年来,中国语文的教育是通过诵读来完成的。语言学习离开诵读则事倍功半。所以,诵读是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是最根本的方法,也是最高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金春兰.《三字经》《千字文》中蕴含的技术类知识探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7(3).

[2] 陈壁生.“国学”定义的重新检讨[J].当代儒学,2011(1).

猜你喜欢

国学经典诵读小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国学经典诵读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
小学生国学经典美文诵读策略研究
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指导小学国学经典诵读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