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干预易错题的有效途径

2019-01-11王开武

学周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易错题小学数学

王开武

摘 要:在小学数学学习中,一旦出现易错题,将会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困扰,使其学习进度有所减缓。本文重点分析的是干预易错题的有效途径,结合现阶段小学数学的教学情况展开讨论,明确遇到易错题后需要采取的应对方案,解决学生的难题,帮助他们更好地提升数学学习成绩。

关键词:小学数学;易错题;干预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02-008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2.051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成果备受关注,原因是关系到学生打基础的成效。数学本身就是基础性学科,可以直接影响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重视数学认识的巩固,可以督促他们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保证其可以积极地面对学习中的困难[1]。对于易错题的出现,教师应该格外重视,从宏观的角度上分析易错题的纠正方式,同时明确干预易错题的有效途径。

一、易错题出现的根本原因

(一)小学生处于特殊阶段

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足够的意志力,但是有一部分学生有较强的自尊心,希望得到教师的重视和家长的支持[2]。但是数学学科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说更具抽象性,在学习的过程中相对困难,特别是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很容易对学习数学产生畏难情绪。

(二)数学学科存在特殊性

数学学科本身具有特殊性,相较于其他的学科来说更有难度,如果学生的基础打得不够扎实,将会对后续的学习造成负面的影响。在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对特定的概念不理解,处理问题就会显得过于僵化,理解也不到位,在出现同类型题型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三)审题及解题不认真

在学习逐步深入的阶段,基础知识呈现出相互融合的趋势,如果基础知识掌握得并不扎实,将会影响到与之相互融合的知识[3]。另外,学生在语言文字上的掌握和对题干所表达的内容的理解,都可能对学习的成果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小学生缺乏足够的耐心,因此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很难会清楚地理解题干想要表达的意思,因此在参与练习的时候便会出现很多问题。

(四)课程设定缺乏合理性

面对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学更关注的是重难点的讲解,教师是课堂的主角,无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虽然教师在备课的阶段辛苦付出,但是教学效果不佳,学生的整体参与度不高,对数学缺乏最基本的认识。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应该被凸显。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急功近利的教学思想对教学活动的开展产生不利的影响,这也是导致练习和考试中易错题出现的原因。

二、易错题的常见类型

(一)知识类

在知识类错误上,常见的有基础性知识的错误,再就是概念性知识的错误,还有表述性知识的错误,等等。产生基础性知识错误的原因是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并不牢固,对于原理、公式及定理等并未有充分的认识。在解答分数加减法及相关题目时,学生无法将不同分母的分数换算成相同分母的分数,在计算分数加减法的时候,学生们很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直接将不同分母的分数相加,主要是对不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则不够熟悉,没有完全掌握相应的运算法则,因此才会导致计算错误的产生。在求解图形面积时,学生对相应图形面积求解的公式记得不熟,记不清在对求解图形面积时应运用哪种公式,以致在求解过程中产生错误。只有运算的过程足够仔细,并且运用科学的运算方式加以计算,才能满足运算能力的基本要求。需要根据算理和题目的运算需要,依照规定的步骤逐一落实运算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科学地运用概念、公式及法则,等等,为运算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供相对可靠的保障[4]。在运算阶段,若是有某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应该及时解决。

(二)审题类

不管是几何还是代数,都应该重视审题的重要性,只有严格的审题,才能保证对题目的解答更加可靠。如果审题过程中存有漏项,将会对题目的理解产生偏差,以致后续的解题毫无意义。

三、干预易错题的有效途径

(一)清楚辨别学生的心理状况

从小学生特殊的年龄阶段加以分析,为了及时降低错题出现的概率,需要教师清楚地辨别学生的心理状况,积极地和学生们交流,结合心理因素对学生出错较多的题目展开讨论,排除学生做题不利的心理干扰。

(二)全面掌握数学教学的特殊性

可以通过调查的方式,分析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的情况;根据相关的现状,明确无法科学运用理论知识的原因;辨别学生的记忆情况,适当锻炼他们的理解能力,使其对数学拥有正确的认识,特别是在参与习题训练的时候,可以更积极地认识到正确使用数学学习方法的关键性。

(三)时常督促学生合理审题

纵观上述的分析,易错题的出现是学生审题过程不仔细,再就是审题时间较短,需要格外的重视合理审题的意义[5]。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应该重视其个体差异性,明确其自控力较差的问题,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保证他们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点的科学运用技巧。

(四)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课程

只有经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有效降低小学生答题的出错率,因此就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相关课程的学习,对他们进行阶段性习题训练,加大练习量,使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在考试遇到相同类型的问题时,有效地降低出错的概率。

总之,小学是一个特殊的阶段,数学是这个阶段的基础学科,教师需格外重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及时采取干预易错题的有效途径,妥善处理相关问题。本文重点分析了易错题出现的原因,在全面总结之后,明确了四个方面的不足,通过适当地解读各种类型的易错题,明确科学处理易错题的合理方式,以保证减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负担,对数学拥有全新的認识,稳步地提升学习数学的效率,让小学数学教学成果更佳。

参考文献:

[1] 韩忠军.小学数学易错题的出错原因与解决方法[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7(3):119.

[2] 娄传海.小学数学面积计算中若干易错问题的原因及其攻克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2):225.

[3] 漆银宝.数学易错题统计及解决方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112.

[4] 闫辉.由一道计算核能的易错题引发的思考[J].教育科研论坛,2011(5):53.

[5] 竹红英.小议均值定理中的易错题型[J].内江科技,2010(5):187.

猜你喜欢

易错题小学数学
高中数学不等式易错题型及解题技巧分析
错题再现,发现本源
初中数学易错题错因分析及纠错策略
怎样设计数学“易错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