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某县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及影响因素调查
2019-01-11次仁央宗次仁德吉曲宗阿旺旦增扎西央宗益西拉姆
次仁央宗 次仁 德吉曲宗 阿旺旦增 扎西央宗 益西拉姆*
(1.西藏大学医学院;2.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西藏 拉萨 850000)
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成熟阶段,其可塑性强,任何不利的因素都可能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1]。尤其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和不可代替的作用[2]。父母教养方式是一种较为复杂,难界定的概念[3]。对家庭教养方式,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Darling和Steinberg1993年界定,他们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养观念、行为及对子女情感的一种组合[4]。顾明远等认为家庭教养方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家庭教养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狭义的家庭教养就是指由家长(主要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5]。当前对家庭教养方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已较为全面,研究更加的深入,但在众多研究中,多数研究者的研究对象划定为青少年这一较大的群体,具体有关初中生的相关研究并不突出[6]。本文将针对藏族初中生进一步了解家庭教养方式及影响因素。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及抽样方法
西藏某县某初中的所有学生共计289名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
1.2 调查内容及方法
中学生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让学生自行填写简式藏文版《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及一般情况问卷,当场回收和审查问卷。简式藏文版《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含22道题目,共有三个维度,分别为拒绝维度、情感温暖维度及过度保护维度[6]。
1.3 数据录入及分析
全部原始资料双人双录入至EpiData数据库,采用统计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进行描述,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和标准差进行描述,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和方差分析(多组),多因素分析采用逻辑回归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89份,回收289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247,有效率85.5%,其中男生125人(50.6%)女生122人(49.4%);初一88人(35.6%),初二86人(34.8%),初三73人(29.6%);在家中为第一个出生的孩子有77人(31.7%),第二个出生的孩子有61人(24.7%),第三到四出生的孩子有73人(29.6%),第五个及以上出生的孩子有32人(13.0%),其中有4个调查对象未填写出生顺次;被调查对象中上过幼儿园的有8人(3.2%),没上过幼儿园的有238人(99.6%),其中有1个未填写上幼儿园的情况;在被调查对象中父亲从未上过学的有97人(39.3%),上过小学的有119人(48.2%),上过初中及以上的有23人(9.3%),有8个调查对象未填写父亲受教育程度;在被调查者中母亲从未上过学的有157人(63.6%),上过小学的有61人(24.7%),上过初中及以上的有20人(8.1%),9人未填写母亲受教育程度;父母已婚的有215人(87.0%),其他29人(11.7%),3人未填写父母的婚姻状况;核心家庭有168户(68.0%),扩展家庭有78户(31.6%),1人未填写家庭类型;家庭月收入100元-999元的有150户(60.7%),1000元-3999元的有43户(17.4%),4000元-120000元的有41户(16.6%),13个人未填写家庭月收入;家里有1-2个孩子的有57户(23.1%),3个孩子的有69户(27.9%),4个孩子的有49户(19.4%),5个孩子的有44户(17.8%),6及以上孩子的有28户(11.3%),有1个调查对象未填写家中有多少孩子。
2.2 父母教育方式
经过正态性检验,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值均为正态分布,父亲拒绝维度平均分为5.04±2.83,父亲情感温暖维度平均分为10.57±3.78,父亲过度保护维度平均分为10.41±3.93,母亲拒绝维度平均分为5.25±3.43,母亲情感温暖维度平均分为11.42±4.02,母亲过度保护维度平均分为10.74±4.16。具体见表1。
表1 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均值及标准差
2.3 影响因素分析
2.3.1 单因素分析。不同性别的中学生父亲拒绝和母亲拒绝维度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个维度的均数均是男性高于女性,而在母亲过度保护维度的均数上,女性高于男性(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差异分析
不同年级的中学生在父亲拒绝和母亲拒绝维度的均值上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个维度的均数均是初一高于初二和初三,而在母亲情感温暖维度的均数上,初三高于初一和初二(P<0.05)。具体见表3。
表3 不同年级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差异分析
不同出生顺次的初中生在家庭教养方式六个维度的均数上都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见表4。
表4 不同出生顺次的被调查对象家庭教养方式差异分析
上过或没上过幼儿园的被调查对象在家庭教养方式六个维度的均数上都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见表5。
表5 初中生是否上过幼儿园对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分析
不同父亲受教育程度的被调查对象,在家庭教养方式三个维度的均数上都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见表6。
表6 父亲受教育程度对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分析
不同母亲受教育程度的被调查对象,在家庭教养方式三个维度的均数上都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见表7。
表7 母亲受教育程度对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分析
父母婚姻已婚被调查对象的父亲情感温暖维度均数更高,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见表8。
表8 父母婚姻状况对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分析
来自核心家庭的中学生体会到更多母亲的情感温暖和过度保护(P<0.05),家庭结构对其他维度均无影响。具体见表9。
表9 不同家庭结构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差别分析
被调查对象的家庭月收入及家庭孩子数对家庭教养方式不存在影响(P>0.05)。具体见表10及11。
表10 家庭月收入对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分析
表11 家庭孩子数对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分析
2.3.2 多因素分析。
2.3.2.1 对父亲拒绝维度的多因素分析。男生比女生体会到更多父亲的拒绝,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级越低的学生体会到更多父亲拒绝,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2。
表12 父亲拒绝维度的多因素分析
2.3.2.2 对母亲拒绝维度的多因素分析。男生比女生体会到更多母亲的拒绝,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级越低的学生体会到更多母亲拒绝,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3。
表13 母亲拒绝维度的多因素分析
2.3.2.3 对母亲情感温暖维度的多因素分析。来自核心家庭中的学生比来自扩展家庭的中学生体会到更多母亲的情感温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级越高的学生体会到更多母亲的情感温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4。
表14 母亲情感温暖维度的多因素分析
2.2.3.4 对母亲过度保护维度的多因素分析。母亲对女生的过度保护比男生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核心家庭的学生比扩展家庭的学生体会到更多母亲过度保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5。
表15 母亲过度保护维度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家庭结构对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影响。与以往研究者研究的大部分研究结果有所不同。以往研究[2,3,6-10]中,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父母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及是否独生子女等。但本次研究中上述指标均没有统计学意义。
3.1 性别对初中生家庭教养影响
不同性别的孩子体会到的父亲拒绝、母亲拒绝和母亲过度保护维度上有差异,男生比女生更多的感受到父母的拒绝。这与王志梅[11]的研究结果一致。女生比男生更多的体会到母亲的过度保护。这与王志梅[11]研究结果有所不同,与孙俪[6]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与现在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逐渐消除有关,也有可能与孩子的性格有关,男孩较女孩调皮、胆子大、叛逆,更容易与父母发生冲突,所以出现父母对孩子的严厉惩罚,否认等消极的教养方式,而通常在父母的心中女性是弱势群体,女孩更应该受到保护,所以,在父母保护这方面会对女生投入的精力更多一点。
3.2 年级对初中生家庭教养影响
年级低的初中生体会到更多父母的拒绝。这与常晶晶[7]的研究结果一致。年级高的初学生体会到更多母亲的情感温暖。这与孙丽娜[6]的研究结果一致。产生这种结果可能与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对父母越理解有关,年龄越小的学生玩心比较重,还处在叛逆期,父母的管教可能会越严厉,所以他们体会到更多父母的拒绝,而高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管理能力越强,也更能理解父母,父母也不需要过多的管教,所以他们体会到更多母亲的关爱、鼓励。
3.3 家庭结构对初中生家庭教养影响
之前的某些研究[2,3,7,9,11]中对家庭结构没有进行分析,在孙俪[10]的研究结果中家庭结构对家庭教养方式没有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发现,来自核心家庭的学生比来自扩展家庭的学生体会到更多母亲对他们的情感温暖和过度保护,这可能与核心家庭中成员少,父母关注孩子的时间会多一些,他们会花更多的精力会放在孩子上,要是扩展家庭的话,就要考虑很多因素,尤其是家中有长辈的,他们要分心照顾,因此,照看孩子的精力会比核心家庭少。
4 结论
藏族家庭中父母对初中生的教养方式大部分以积极家庭教养方式为主。影响家庭教养方式的主要因素有性别、年级及家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