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策略
2019-01-11杨楠
杨 楠
(中原工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7)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河南省各级政府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完善了融资担保体系。从全省来看,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违规融资行为依然存在,风险仍未完全释放。债务融资是地方政府筹措资金的重要途径,而债务规模的扩大不利于地方经济的稳步发展。因此,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寻求河南省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解决之道,可以有效避免债务风险的发生,确保河南省经济健康运行。
一、研究综述
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很早便引起了国外学术界的关注,已有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两类:有关债务管控机制的研究和关于地方政府举债风险成因的探讨。Teresa和Craig对不同国家的地方债务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并将其归纳为四种模式,即行政管理、规则控制、共同协商和市场约束模式,并指出不同模式有各自的优缺点,即使同一种模式在不同地区的制度安排也有差异。Spilioti和Vamvoukas研究发现,地方性公共产品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债务筹资和税收两种方式[1],在选择时要遵循受益公平和代际公平原则,而债务风险主要源于相关投融资机制的不完善。Rieth认为,充分利用国际再保险市场以及外部资本市场可以有效缓解地方债的风险[2]。
在国内,由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扩大,债务风险问题已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焦点。巴曙松认为,与国外不同,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主要源于部分地方官员不恰当的政绩观,但这些债务同时也对应着相关的公共产品,因而总体风险可控[3]。王永钦等指出,由于缺乏完善的债务信息披露制度,地方政府存在的隐性债务风险剧增[4]。徐忠认为,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存在着较大隐患,必须完善债务管理的市场约束机制[5]。根据现有的研究,为避免债务风险失控,亟须构建科学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模式,从而保障经济平稳运行[6]。刘尚希等指出,发展中国家更适合通过行政手段来管理地方政府债务,具体模式的选择还需要考虑公共风险的不确定性[7]。总之,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但对地方债务的定量研究略显不足,由于缺乏数据的支持,一些研究所提出的防范对策显得空泛。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南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实证研究,合理评价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情况,并借鉴国内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经验,提出了立足河南省省情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策略,以期减少和消除系统性金融风险,推动河南省经济的平稳增长。
二、河南省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评价
参照国际通用的债务风险评价指标,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基于河南省各地市财政局提供的相关数据,对河南省18个地市政府债务风险进行实证研究。
表1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从表1可以看出,上述指标包括能够反映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主要因素,其中A1反映地方政府债务的增长情况,A2反映财政收支平衡程度,A3反映财政支出对债务的依赖程度,A4反映了债务增量的财政保障程度,A5反映政府财政风险情况,A6反映地区债务负担水平,A7反映当年偿债能力,A8反映财政收入对于政府债务的承载能力,A9反映政府担保对或有债务的保障程度,A10反映财政收入对或有债务的保障程度,A11、A12反映地方金融机构的运营状况。本研究的数据主要来自各地市财政局对外公布的统计数据以及统计年鉴。本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法来确定权重,并评价河南省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因子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由表2可以看出,F1为财政收入因子,F2为债务规模因子,F3为财政支出风险因子,F4为金融风险因子。通过进一步计算,得到旋转后的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计算出河南省各地市政府债务风险的综合因子得分。郑州、南阳、洛阳、周口、商丘、驻马店、信阳、新乡、平顶山、安阳、许昌、濮阳、焦作、三门峡、漯河、鹤壁、济源综合因子评价结果分别为:0.592、0.337、0.785、1.081、2.591、2.975、2.259、1.464、2.611、2.720、1.793、0.175、3.437、2.033、2.392、3.370、3.622、3.316。评价结果分数越高的城市,其债务风险越值得警惕。近年来,河南省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投资保持稳步增长,政府债务负担适中。根据评价结果可知,许昌、南阳等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较小,这与当地综合财力增强有一定关系。从整体上来看,河南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以防控,但部分地市仍存在一定的风险。
三、河南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策略
1.建立健全债务管理防控机制。强化预算约束,不论是显性债务还是隐性债务,都应将其本息支出列入预算,未纳入预算的项目不可动用财政资金。把债务管理情况作为政绩考核指标,强化各地市预算约束。完善人大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审查监督机制,严格规定各地市的债务上限,加大惩戒力度。同时,推进责权划分改革,从制度上坚决抑制变相举债,尤其是要把国有企业的债务作为重点监督对象,建立融资平台公司债务定期统计与报送机制,加强对资产负债率和融资行为的动态监控,实现全口径债务管理,堵住隐性举债渠道。借鉴国外经验,将各地市政府的债务额度、资金成本与其债务风险系数、债务管理绩效相结合,在满足合理融资需求的基础上降低债务风险。整合融资平台公司,对乡镇平台公司予以注销,对清理整顿后的平台公司实行名录管理。未纳入名录管理范围的公司,不能从事政府项目投资活动。
2.提高地方财政自给水平。河南省应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增强各地市政府的偿债能力。河南省应全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支持现代物流业和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改善营商环境,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设立产业扶持基金,培育壮大重点产业园区,提升制造业基础能力,形成高端制造业集聚中心,从而夯实税源基础。加快推进河南省12个重点产业转型发展,布局70个省级现代服务业专业园区,推动万家工业企业开展“三改造”。重点发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引领作用,实施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和数字经济试点重大工程。做大做强“金融豫军”,提升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水平。壮大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推进中国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建设。同时,进一步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加强库款管理,增强抵御债务风险的能力。
3.完善地方政府债务信息披露机制。债务信息公开的内容应涉及政府债务余额、本年度举借、偿还金额以及当年增加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情况。尽快建立河南省地方政府债务信息共享数据库,各地政府不仅要掌握本地区的显性债务,而且要认真梳理隐性债务,动态监控本地区政府债务余额。系统掌握债务规模和期限等信息,关注专项债券发行环节和步骤。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升监管水平,了解本地区债务变化趋势。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联动,建立债务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审慎评价地方债务风险状况。各地财政部门与金融监管部门要共享债务信息,统一债务统计口径,实现地方举债融资行为的全程跟踪,从而提高对债务风险的预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