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凑十法”应用

2019-01-11江苏省滨海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中心小学陈春阳

数学大世界 2019年34期
关键词:箱子学法饮料

江苏省滨海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中心小学 陈春阳

在数学运算当中,口算是不通过其他的一些工具,仅仅通过语言以及思维来计算。在口算过程当中,要应用比较合理的方法将各类信息进行科学分析,进而在比较短的时间当中完成有关步骤。在这种心智活动中,对学生心智技能有比较高的要求,这能够更好地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以及记忆力。在小学当中应用“凑十法”能够更好地对学生心智技能进行发展。

一、教师需要进行直观操作,有助于学生对凑十法更好地理解

在对“9 加几”进行教学过程当中,小学数学教师在应用“凑十法”的前提下,充分引导学生计算箱子当中和箱子之外的饮料数量。教师在这种情景教学过程当中要指导学生来对情景进行观察,同时提出有关问题,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独自思考。在回答问题中,学生将会明确计算的结果以及思考过程。小学数学教师在指导学生计算的时候,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画一画,有助于学生增加实际操作的能力,进而将实际操作以及直观地演示结合到一起,充分掌握“凑十法”计算方式的过程。学生对“凑十法”的方式形成表象认识的时候,能够摆脱实物情境图,更好地将算理和算法联系到一起。

二、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不断进行研究,让“凑十法”在学生中迁移

小学生在计算“9 加几”的前提下,学习一些其他的知识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利用“凑十法”。在这个时候,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索,明确凑十法的深层含义,深入理解“凑十法”内容,掌握计算方法。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更好地指导学生对凑十的方法以及原因进行深思,特别当算数比较大的情况下,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凑十法的基本原理,有效解决计算问题。在对数字进行计算的时候,需要将新知识变成旧知识,将转化思想渗透到教学过程内,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探究水平,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三、小学数学教师要合理指导学法

学法指导实质为让学生学会应用,但是,对学法的指导不能太着急,要循序渐进。例如:教师在对“9 加几”内容进行教学的时候,要科学指导学生在立体学习过程中应用学法。如学习9+3 的时候,学生要通过小棒摆出9+3 图示,让学生深入思考:如何让9 根小棒变为十根?3 需要分为几和几?在小学数学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将会及时排除干扰,突出凑十法当中的凑数”的环节,然后,教师和小学生一起操作,更好地体现出凑十的过程,直观形成一种表象,学生对凑数的过程进行口述。又如学生在对9+7 进行学习过程中,将会问问题:“将7 分为几和几?”这个时候学生将会动作操作和讨论,通过计算之后,教师需要再引导学生比较三式算法的不同和相同之处。这样不断深化了解凑十的步骤,进而避免了学习的随意以及混乱。

四、示范点拔,展示学法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9 加几”的内容时,利用展示,指导学生分成五步来学习,表现出“看”“想”“分”“凑”“算”五字的基本方针。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首先对主题图进行投影,仔细让学生进行观察:第一,在箱子内最多能放下几瓶饮料?第二,箱子当中已经放着几瓶?第三,箱子外面还有几瓶?接着让学生想一想这些问题:(1)要明白共含有几瓶饮料,并且了解应该如何计算。(2)如何让箱子内含有十瓶饮料?(3)将9 凑成10 就需要增加几?然后对箱子外的四瓶饮料分为两部分进行演示,分别为1 瓶和3 瓶,接着将1瓶饮料放到箱子当中。教师再问问题:“箱子内存在多少瓶饮料,箱子外还存在多少瓶?”为了更加突出计算过程,教师需要充分演示这个过程,除此之外,还需要在算式当中注明是通过凑十法来计算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将会建立起这种算法的直观表象,对凑十法的基本原理进行初步的了解,进而为深入领会学法打下牢固的基础。

由于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要对教材以及学生自身学习需求进行详细了解,进而更好地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应用“凑十法”的时候,可以更好地发挥出这个教学理念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

猜你喜欢

箱子学法饮料
“0卡0糖”饮料真的健康吗?
饮料换装
摭谈初一数学学法指导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三角恒等变换学法直通车
分发饮料
一模一样的箱子
箱子
少喝饮料
薄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