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西瓜大智慧
——以“西瓜种植”为例谈“生活即教育”
2019-01-11文吴涵
文 吴 涵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空间。”我园地处农村,有着丰富的种植资源,为幼儿园开展菜园种植和管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作为教师,我们应善于发现幼儿的兴趣取向,根据幼儿已有的经验,开展种植活动,实行教育生活化,让教育融入生活之中。
一、观察幼儿的行为——西瓜种植与生长
(一)西瓜之初探究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3~4岁幼儿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小班幼儿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要及时抓住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有效引导。比如,在前几天的晨间谈话中,我们围绕“喜欢吃的水果”展开研讨,说到西瓜时,幼儿们热烈地讨论起来,有的幼儿说:“西瓜里面是红色的。”有的幼儿反驳道:“不对!是黄色的。”见双方僵持不下,我顺势引导道:“其实西瓜瓤有两种颜色,分别是红色和黄色,那为什么会有两种颜色呢,你们想知道吗?”“想!”幼儿们异口同声地说。经过图片搜集与讨论,我们得出:由于西瓜苗的品种不同、温度和种植地域不同,西瓜在外形特征、内部结构与口感上也不一样。
(二)西瓜种植篇
《指南》指出:“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意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幼儿最初的思维是直观行动的,需要通过直观的图片或动手操作获得经验。例如,带着对西瓜的疑问,幼儿自主进行了西瓜种植活动,他们带上品种不同的西瓜苗和工具,相互商量、合作种植,并观察西瓜生长过程中的变化。种植过程极大地提高了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西瓜的生长
小班幼儿已经有了初步的观察能力,他们能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索事物,发现事物的变化。例如,在西瓜种植的过程中,幼儿经常会主动要求去看一看西瓜苗,见西瓜苗的叶子被晒得枯萎了,幼儿们非常着急。针对此,我在班级开展了一节“西瓜知多少”的科学活动,通过活动幼儿知道了西瓜苗非常喜欢水,为了让西瓜苗在炎热的夏天可以茁壮成长,幼儿主动从家里带来了白色薄膜,平铺在西瓜苗上,并小心翼翼地挖了几个洞洞,在保证水分不流失的同时也让西瓜苗晒一晒太阳。过了几天,他们再去观察西瓜苗时,惊喜地发现冒出了许多西瓜叶子,西瓜苗已经养活了!
二、倾听幼儿的心声——西瓜的新发现
倾听作为一种交流行为,是言语沟通的基本前提。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教师应以真诚的态度认真听取幼儿的各种表达,了解并解决幼儿的需要,让幼儿在“自主、自由、愉悦、创造”的学习环境中发挥自主创造性。例如,在观察西瓜的过程中,幼儿常常会用自己的方式照顾西瓜苗,还会给自己种植的西瓜苗取一个好听的名字,轩轩每次从距离种植园地一米外就开始喊:“贝贝,我来看你了!”可见幼儿对于西瓜种植这件事兴趣浓厚且乐在其中。有一次中午拔草时,一个幼儿惊奇地喊道:“快来看,西瓜叶子上有七星瓢虫!”“真的耶,七星瓢虫也出来玩了!”过了一会,凡凡又喊道:“我发现一个小西瓜!”“在哪里?在哪里?”很多幼儿听后一起跑过来要看个究竟,当幼儿们看到西瓜叶子下结了一个很小的西瓜,还有黄色的花时,大家忍不住地欢呼起来。
三、放手幼儿的探究——西瓜经验的支持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放手,相信幼儿有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幼儿去实践、体验和感知,更要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发展水平及活动的价值取向采用不同的支持策略,达到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提升幼儿经验的目的。
(一)教师适度地等待,给予幼儿自主探索的机会
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问题时,我们不妨学会等待,给幼儿更多的自由空间,相信他们会收获得更多。例如,幼儿在给西瓜拔草时,不知道哪些草该拔,哪些不该拔。每当此时,我都会选择观察和等待:“梓橙,这是草吗?”“好像是的吧,西瓜叶子上面有小锯齿呢!”“嗯,真的啊,这是草,快拔了吧!”在与幼儿的一问一答中,我惊喜地发现幼儿在探索中进步了。
(二)巧妙地运用情境性语言,开展游戏
在幼儿探究西瓜的过程中,教师要以活动者的角色加入幼儿的讨论,用平等的身份与幼儿共同面对困难并提供支持性经验。例如,在西瓜的写生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用简笔画的方式画出西瓜苗的样子,我发现幼儿画出的西瓜叶子都是平平的,和平常的叶子并没有任何区别。于是我走到西瓜叶子旁边轻轻地说:“我好伤心啊,小朋友给我画的叶子一点也不像我!”听到这声“抱怨”后,幼儿们一个个探着小脑袋,一边看一边用手摸一摸说:“西瓜叶子上面还有小锯齿呢!”“是啊,是啊!”幼儿通过观察,开始了新的写生活动。
由此可见,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解决问题,体验着科学探究的喜悦,实现了生活教育的有效性和必要性。只要我们善于观察、捕捉,就会发现“生活处处皆教育,教育处处为生活”,将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活动转换成一种教育方式,让教育渗透在生活中,真正体现“生活即教育”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