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地的别样风景
——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的观察与指导案例研究
2019-01-11文徐萍
文 徐 萍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幼儿在自主游戏中喜欢在同一个场地乐此不疲地操作着近乎同样的材料或参与同样的活动。教师会觉得幼儿游戏行为过于单一、缺乏新意,从而忽略了对幼儿游戏过程的观察,错过了幼儿游戏的精彩瞬间。因此,教师对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的观察应逐步深入,有目的地定点、定人追踪观察,了解幼儿以往及现阶段游戏水平及游戏瓶颈期,并及时给予助推,让幼儿的“熟悉地”出现“别样风景”。
一、案例实录
户外自主游戏开始了,图图招呼瑞瑞道:“瑞瑞,我们一起搭天桥吧。”说完两人取来了两个一高一矮的梯子间隔摆放在搭建区的位置,两人又抬着长木板走到了梯子旁,图图说:“我们把它架在矮一点的梯子的最高一档上,这样正好是高的梯子的第二档。”图图和瑞瑞相互合作,将木板架到了相应位置。随后,两个人商议道:“我们去拿些垫子来铺下面吧,这样摔下来也不疼了。” 他们找了半天,没有找到垫子,于是他们决定用沙袋来代替,他们来回两次将四个沙袋放在桥下,当放完沙袋后两人不约而同地躺在了沙袋上休息。这时,图图想起了玩倒挂的游戏,双手抓住长木板,双脚往上缩,瑞瑞也照样学了起来。两人试着用力往上缩,图图将脚放在梯子第一档上想借助梯子往上挂,但直至游戏结束也没能成功。
半个月后,户外自主游戏又如约而至,图图和瑞瑞依旧相约去搭建区建“天桥”,两人熟练地将长木板放置在双梯上,架完后,两人陆续用双手抓木板,两脚一蹬,稳稳地挂在了长木板上。当有小朋友过桥时,两人便自觉、熟练地先双脚着地再放手,让其他小朋友通过后再挂上去,图图倒挂时间最长的一次有近3分钟。
二、案例分析
(一)重复游戏引发游戏创新
在重复游戏中,幼儿能快速寻求兴趣相同的伙伴,能预见游戏中的问题,继而推动自我创新,同时在不断重复游戏中获得新经验,在原游戏水平上提升游戏能力。案例中图图前段时间一直在玩搭“天桥”的游戏,教师持续追踪观察后发现图图的“天桥”游戏有了创新,但“倒挂”并没能如愿实现。从创新游戏开始,他一直尝试着不断挑战直至游戏结束,可见其对成功的渴望,也为下次重复“倒挂”游戏打下基础。
(二)不断尝试积累游戏经验
游戏经验的积累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通过追踪观察,我们发现从第一次的“失败”到后来的“成功”,图图经历了大半个月的时间,他从刚开始的单靠臂力往上缩→试着用脚借助梯子→试着用头借力梯子→不断地锻炼臂力→最后成功“倒挂”→能坚持“倒挂”3分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在自主游戏中敢于自我挑战、迎难而上、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同时,在一次次失败中积累了一定的技能经验,最后在掌握重心和练得一定臂力的基础上出现了“熟悉地的别样风景”,这是一个不断探索且循序渐进的过程。
三、教师支持策略
(一)及时反思,寻找助推点,支持游戏创新
图图在天桥下发现“倒挂”游戏,一直不断尝试直至成功,说明图图对新玩法十分感兴趣,但图图为什么第一次游戏时一直没成功呢?我应如何助推其成功?第一次观察后我做了以下思考:体能——双臂力量不足以支持身体双脚倒挂;技巧——双手抓板的力度不够,在双脚不足以挂在长木板上时要适当将重心往上提,利用向上的抓力帮助双脚倒挂上长木板;外力借助——在双臂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借助旁边梯子或同伴的力量帮助实现倒挂;语言鼓励——当一次次尝试失败时,及时进行语言鼓劲,让其明白成功源于对失败的总结。
(二)有效介入,通过多种方式,丰富游戏经验
教师的有效介入对于幼儿保持游戏的兴趣具有推动作用。在介入前可通过互动讨论的方式,帮助幼儿整理问题,丰富相关的游戏经验。在介入过程中,引导其通过试、观、问、画等多种方式,收集并整理各种信息,如倒挂的方式、技巧等。介入后教师可以通过与幼儿交流汇总并丰富其游戏经验。
(三)结合表述,利用多元策略,推进游戏进程
示范、分享:当幼儿游戏出现瓶颈时,教师可有意引导帮助其尽快突破瓶颈期,如亲自示范、同伴互助、借助辅助材料等。如在游戏过程中,图图在几次尝试失败后,多次出现灰心、气馁的表现,为推动其游戏进程顺利发展,试着帮助其先获得成功,让其有成功体验。
填充、练习:游戏时有意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短板。此案例中影响图图“倒挂”的主要原因便是体能与技巧,因此在游戏过程中我有意引导其找出自己不成功的原因,在了解自身原因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增强臂力练习,在有一定臂力支撑的基础上学习两脚上挂的技巧,进而一步步引导其成功实现“倒挂”。
扩展、挑战:扩展是指幼儿继续完成一个模式,利用游戏故事分享,实现同伴经验共享。在图图成功实现一定高度的“倒挂”后,引导其借鉴同伴游戏中的更高挑战,从而拓宽游戏路径,如增加高度、延长倒挂时间、挑战同伴等,让其在不断的自我挑战中获得更多的成功感。
幼儿游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教师沿着幼儿游戏学习轨迹细心观察、及时反思、有效助推,才能让幼儿在“熟悉地玩出别样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