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幼儿早期阅读的因素及指导策略
2019-01-11文张婷
文 张 婷
早期阅读,顾名思义,就是指学前儿童的阅读,主要以图画读物为主体,以看、听、说为主要手段(不要求书写)。早期阅读既可以激发幼儿热爱图书的情感,又可以丰富幼儿的阅读经验,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培养幼儿对生活中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的兴趣,培养某阅读技能。然而在日常带班过程中,我发现班里的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并不浓,阅读的习惯欠佳,阅读的行为过少。
一、早期阅读中的不足
(一)没有良好的阅读环境
幼儿园或者班级为幼儿提供的读物不能引起幼儿的阅读兴趣,主要原因是读物文字过多、图画较少、色彩不鲜明、陈旧破损、种类偏少等。在家庭中,家长没有亲子共读的意识,没有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没有为幼儿购买丰富的图书等。
(二)幼儿阅读品质不佳
幼儿在阅读中的持续性不够。很多幼儿阅读时只是随便翻翻,动作鲁莽,一本书一分钟就可以看完。在看书的过程中,幼儿不但专注力不够,也没有足够的耐心。
幼儿在阅读中的有序性不够。大部分幼儿还不能很好地观察每一页画面上的人物与背景,也不能读懂与故事发展有密切关系的人物的动作、表情、神态等。他们只能简单地看到书中的图画,看过之后不能根据自己的观察猜测故事情节,喜欢询问老师,依赖性非常强。
幼儿在阅读中的稳定性不够。幼儿的有意注意在逐步发展,并呈现出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的趋势,这就需要通过主题鲜明、色彩感强的图书画面和正确的读书方法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但在实际过程中很多幼儿的注意力只是暂时停留在读物上。
幼儿在阅读中的整理意识不够。幼儿看过的图书不能有序摆放好,不能按照书籍的种类进行收纳和摆放,或者不能按照老师做好的标记进行摆放,甚至有损坏图书的现象。
二、多途径激发幼儿早期阅读兴趣
基于以上影响幼儿早期阅读的因素,我决定通过多种途径激发本班幼儿阅读的兴趣,让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中来。
(一)教师重新打造班级阅读区
丰富图书。重新整理班级现有图书,对于破损的、有大篇幅文字的、陈旧的读物进行清除和整理;提供一些色彩鲜明、富有趣味的幼儿喜欢的早期读物,同时争取家长配合,每位幼儿可以从家自带一本最喜欢的图书,增加阅读读物数量;这些读物由班级老师进行标记分类、摆放,供全班幼儿分享和借阅。
在班级原有的基础上重新打造阅读区。将图书区划分为书写区、故事分享区和图书修补区。幼儿在阅读区不仅可以阅读到丰富的图书,还可以用自己创设的符号进行阅读分享活动;在故事分享区,教师可以投放挂图和头饰,让幼儿进行角色模仿和表演;为了让幼儿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同时还设置了图书修补区,当幼儿发现图书破损时能及时进行修补,让幼儿在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同时,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二)在班级开展图书漂流活动
教师对班级现有图书进行整理和统计,制定一本班级图书借阅记录表,方便幼儿借阅本班级图书。图书借阅记录表内容由借阅规则、图书目录和借阅登记表组成。借阅规则由班级教师制定,借阅图书需遵守规则,其目的是为了让借阅者爱护别人的图书;图书目录由老师登记本班现有图书书名;借阅登记表由家长填写具体书名和日期,归还时由老师在登记表上确认并将图书归位以便其他幼儿继续借阅。
(三)引导家长重视亲子阅读
亲子阅读,又称“亲子共读”,就是以书为媒介,以阅读为纽带,让幼儿和家长共同阅读的过程。现在很多家庭亲子陪伴时间较少,亲情越来越淡,家长越来越不了解自己的孩子。而亲子阅读刚好可以弥补这部分的缺失,加强父母和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不仅如此,通过亲子阅读,幼儿也可以在父母的陪伴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父母一起建立起活到老学到老的阅读意识。由此可见,亲子阅读在早期阅读中还是很重要的。
三、幼儿早期阅读的意义
(一)塑造幼儿健康的人格
幼儿正处于好奇、富于想象、善于模仿的敏感阶段,通过阅读一些优秀作品可以让幼儿对故事中的主人公产生同情、崇拜、怜悯、痛恨等情感,知道哪些行为是值得模仿、学习的,哪些行为是会受到排挤和唾弃的,从而形成良好的是非观和道德观,达到培养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目的。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早期阅读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幼儿好动,专注力不够,对事物的探究缺乏持久性,在阅读时很容易被外部环境打扰。因此,老师和家长在指导幼儿阅读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学习品质。
(三)增进父母与幼儿情感
父母陪伴幼儿共同阅读,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在愉快、祥和的亲子阅读氛围中,幼儿可以到感受父母的感受。家长们一定要重视幼儿早期阅读带来的影响,做好家园共育,一起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条件,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