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寓教于乐,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2019-01-11深圳市罗湖小学张彦妮

数学大世界 2019年5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数学知识有效性

深圳市罗湖小学 张彦妮

一、营造轻松教学氛围,落实寓教于乐

教学氛围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在教学时如果课堂氛围轻松活泼,学生能够自主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他们往往更容易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学习的积极性也更高;反之,如果课堂教学氛围沉闷压抑,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其难以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这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将会受到打压。所以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发挥寓教于乐的作用,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师首先就应当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及生理特点,在课堂上开展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如在讲解“圆周率”的知识时,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感受到数学这门课程的魅力,可以在课堂上讲述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的故事,祖冲之在探究圆周率时,研究了刘徽的“割圆术”。所谓“割圆术”就是在圆内画个正6边形,其边长正好等于半径,再分12边形,用勾股定理求出每边的长,然后再分24、48边形,一直分下去,所得多边形各边长之和就是圆的周长。而且祖冲之还在刘微推算的3.14的基础之上,还继续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推算,最终算出了小数点后七位的圆周率,其计算时间比西方早了一千多年。通过多种类型的教学活动,风趣诙谐的语言,使学生们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进而达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二、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渗透寓教于乐

教师是学生学习路上的引导者,他们的思想观念及行为意识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年龄小,社会经历浅薄,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往往比较依赖父母及老师。但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由于长期以来受到了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成绩一直都是学生家长及教师关注的焦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一种权威地位,在数学课堂上,学生一节课学习多少知识,如何学习基本上都由教师说了算,如果说教师是茶壶,那么学生就是盛水的茶杯,他们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处于权威地位,师生关系不对等,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也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教学有效性可想而知。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做好寓教于乐,提高教学有效性,还需要想办法转变传统的师生关系,结合教学发展需要,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应当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打破师道尊严观念的桎梏。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班上的每个同学,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平时多鼓励班上的学生,如学生本次考试相较于前一次进步了,教师就可以适当对其进行鼓励。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还需要一碗水端平,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只是简单地以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而片面地评价学生。同时,教师还可以尝试与学生做朋友,关心学生的生活,使学生们能够敞开心扉,主动参与到各项学习活动中,乐于学习,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寓教于乐的理念,进而提升教学有效性。

三、以兴趣为抓手,推进寓教于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年龄比较小,其往往并没有认识到学习对于自己未来发展的意义,因此,在学习知识时他们往往是凭借自己的兴趣和本能去学习。在学习知识时,如果某部分知识是自己感兴趣的,他们的兴趣往往比较浓厚;但是,如果该部分知识是自己不感兴趣的,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相对来说则比较低。基于这样的原因,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尝试以兴趣为抓手,深入地推进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尝试将学生们熟悉的游戏引入教学中,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如在教学“小数乘法”时,教师就可以设置买东西的游戏:森林里的小兔子邀请好友松鼠、刺猬、狐狸来家里做客,它准备前往森林超市购买7根胡萝卜招待好朋友们,一根胡萝卜1.2元,那么7根胡萝卜需要多少钱呢?在教学中通过游戏的方式呈现数学知识,使得原本枯燥的数学题变得富有趣味性,这样往往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应用故事教学法,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魅力所在,促进数学教学的发展。

四、联系实际生活,感受寓教于乐

数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极为紧密的学科,在生活中数学知识可谓是无处不在的。因此,在教学中,要落实好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可以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如在学习了“厘米和米”的知识之后,教师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开展“量一量”“比一比”的活动,让学生们量一量自己和爸爸妈妈的身高各是多少,差别有多大,并且让学生们想一想自己与爸爸妈妈的身高存在差别的原因有哪些,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他们的思考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实现寓教于乐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其需要教师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展相关的教学工作,使学生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数学知识有效性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