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核心素养
——例谈初中数学兴趣教学法初探

2019-04-04江苏省启东市长江中学

数学大世界 2019年5期
关键词:作图梯形三角形

江苏省启东市长江中学 陈 健

初中数学不管是概念、定理的描述,还是公式、法则的表示,都具有抽象性的特征,对初中生而言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难怪许多校园里流传着如下顺口溜:“一怕记忆英语单词,二怕背诵古文注释,三怕理解数学定理。”可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我国古代教育巨匠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作为一名站在七尺讲台上的初中数学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创造有利条件。

一、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是初中生学习数学的一般过程,但天下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因此,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饶有兴趣地参与师生互动。譬如:我在执教“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时候,首先,从总体上走完两步路:一是引导学生在充分利用已知条件的前提下找到解题思路;二是寻找等量关系后正确地列出方程组,掌握解题方法。其次,从创新思维的角度开展教学活动,积极引导学生从一题多解出发,不仅从加减法和代入法选择简便方法思考,而且从不同的等量关系把握解题脉络,从而使学生把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来解,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二、注重实践,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情趣

操作实践活动是初中数学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教师在课堂上只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才能有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情趣。譬如:我在引导学生复习“全等三角形概念”时,就借助作图法落实以下复习步骤:一是鼓励学生动手完成制作一个任意三角形;二是让学生开动脑筋迅速作出与原三角形全等的三角形,同时,督促他们作图时一边作图,一边思考,从而逐步加深对概念的深层次理解);三是完成作图后,把新制作的三角形和原三角形都剪下后合在一起,仔细观察四个三角形是否出现重合的现象,并分别总结出相应的结论;四是布置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不同的方法作出全等三角形的依据,从而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五是让学生针对所作的三个三角形同原三角形重合进行拓展延伸性探究,不断巩固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的理解。在上述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途径制作了全等三角形,并在潜移默化中轻松复习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定理,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

三、联系实际,诱发学生产生好奇心

数学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秘籍,而是反映了人们的现实生活,诸如初中数学中的平面几何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教师在执教这些内容时,务必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诱发学生对所学新知识产生好奇心。譬如,我在组织学生学习梯形的中位线时,先展示了一个习题:一个梯形的下底和上底分别是8分米和6分米,两条腰长为13分米梯子的中间五根横杠互相平行,并且等距离,现用不锈钢加工这样的梯子,需用多长的钢管?(切割时的耗材忽略不计)然后,让学生以学习小组形式开展探究活动,许多学生笑逐颜开,并认为图形简单,解题非常容易。岂知在求中间三根横杠时一筹莫展,有些学生认为题目漏掉已知条件,有的学生认为要画出梯形的实物图形才能找到解题的门径。此时,我一边肯定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一边板书了课题:梯形中位线,并告知学生只要理解了梯形中位线,本题就可迎刃而解,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四、巧设趣境,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

德国有一位心理学家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指出:若让你一口吞下一勺子食盐,则一定感到难以接受;但把一勺子食盐融入小锅的菜汤里,你也许能够愉快地吃掉这些食盐。从某种角度而言,菜汤与食盐犹如课堂教学中教师合理创设的教学情境,尤其在初中数学课上,教师必须高度认识创设趣味化师生互动氛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譬如,我在讲授“相似三角形”知识时,结合相应的知识提出了如下趣味化的问题情境:当年汶川大地震救援工作是一件非常艰巨的工程,一天,解放军某部三连指战员接到团部命令,火速赶往汶川的一个重灾区域实施救助。救援部队行进途中,一条很宽的堰塞河突然挡住了前进的道路,连长沉着应对,要求指导员带领工兵班立即搭建应急浮桥,但只有测算出这一堰塞河的宽度才能实施搭桥工程。班长先在堰塞河对岸选一处设为点A,同时,在堰塞河的另一端选B与 C两个点,使AB⊥BC,再选择一个点为E,使BC⊥EC,并把BC与AE的交叉点为D(如下图所示),经过测量得出BD=110米、EC=40米和DC=50米的数据,请你正确计算出AB之间的实际距离是多少?

由于这个问题情境具有浓烈的趣味,许多学生心中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比较轻松地解决了问题,真正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五、讲述故事,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增长知识

法国著名演讲大师雷曼麦曾经指出:“采用幽默的方式道出严谨的科学真谛远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们所接受。”在初中数课堂上,教师针对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现状,适度讲述幽默性小故事,有利于学生在欢声笑语中增长知识。譬如:我在执教“勾股定理及其应用”一节时,当学生认识,若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和4时,则斜边一定是5的规律后,我给他们讲述了如下故事:我国3000多年前有个叫商高的人早就发现了这个秘密,一天,他对周公说:“把一根铁丝两端连接得到一个直角三角形,假如勾是3,股是4,那么弦一定是5。”学生聆听了这个故事后,对中国古代人的聪明才智充满了敬佩之情。当讲授勾股定理的具体应用时,我又微笑着简要介绍了赵州桥的历史,使每一个学生由衷地感到祖国的伟大,从而树立起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的理想。

数学知识如繁星,精益求精心赤诚,趣味教学新气象,生动活泼效益盈。但愿每一个初中数学教师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新理念,想学生所思,给学生所需,大胆尝试兴趣教学法,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星空中自由翱翔,不断提高数学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作图梯形三角形
玩转梯形
巧用三条线 作图不再难
梯形达人
反射作图有技巧
一类变延迟中立型微分方程梯形方法的渐近估计
三角形,不扭腰
三招搞定光的反射作图题
梯形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