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探讨
2019-01-11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第二小学
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第二小学 吴 垠
作为一门具有较强应用性的学科,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与拓展。在新课标指导下,很多教师都重视起了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科学、灵活组织,希望能够以此来吸引更多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各项教学活动,促进课堂教学效果与效率的大幅度提升。为此,其教师应从不同层面来探讨、完善小学数学合作学习实践活动的科学组织。
一、完善帮助与指导,增强学生探究意识
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探究要想取得理想成果,往往都离不开教师科学、及时的引导与帮助,特别是在合作学习进程方面的指导,可以促使学生更快速地调整学习状态,促进其合作探究意识的不断增强。不论是合作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还是具体合作中的一系列配合以及最后的总结等各个环节,教师都要注重自身主导作用的积极发挥,帮助学生真正找到科学且适合自己的学习技巧。尤其是在学生出现分工不清等情况时,教师应从更适合的角度来为学生提供科学指导,带领学生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做出深入探究。
比如:某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平均数”的相关知识点时,为了突破其中的难点内容,确保学生能够透彻理解平均数可以将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更好地反映出来,并可以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然后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先让小组成员对小组内学生的身高进行统计,并通过合理的数据分析来实现对身高最高、最低值的准确把握,基于此,将小组内身高平均值求出来。通过这种合作学习探究活动的科学组织,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参与积极性的全面调动,学生也能够对学习探究的知识内容产生深刻印象,为后期的复习巩固奠定良好基础。
二、注重课堂合作学习探究时机的准确把握
在数学课堂上,通过加强合作学习,能够促使学生之间真正实现优势互补,为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有力支持。但并非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进行讲解。所以,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结合不同阶段的教育培养目标,对教材内容、理念做出深入研究,以此来实现对恰当合作时机的准确把握。比如:当学生无法通过独立思考探究来完成相应学习任务时,或者是在自主学习探究中遇到困难时,以及在课堂上对问题的思考、回答有待完善时,都可以带领其以小组合作方式来进行。另外,在合作学习探究中,每位学生都可以从自己擅长、喜欢的角度来进行自身想法、建议的发表,与小组成员共享、交流和补充,最终获得更全面更适合的答案。
三、精心设计合作学习内容,优化评价机制
在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探究中,为了将其各方面潜能全面挖掘、发挥出来,应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学会表达与倾听,结合学生不同阶段的认知发展特点与需求,精心设计、完善教学内容设计与拓展。在合作学习探究中,要确保合作学习探究活动能够在不同方面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启示与引导。
比如:某教师在开展关于常见数量关系的相关内容时,就为学生设计了:苹果每斤2元、猕猴桃每斤3元,现在给大家20元,且要全部花完,可以怎样进行水果的购买?通过小组交流探究,学生总结出了以下几种方案。方案一:20元全买苹果,买10斤;方案二:买2斤猕猴桃和7斤苹果;方案三:买4斤猕猴桃和4斤苹果;方案四:买6斤猕猴桃和1斤苹果。通过这种开放性数学习题的设计,不仅能够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进行多样化解题方法的探究,也能够让每位学生都能够获得展示自己的平台,将自身独特的想法、建议积极主动地表达出来。因此,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其合作意识、协作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其教师应结合具体需求来优化合作学习探究内容的设计。
四、科学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注重合理分工
在开展合作学习探究活动之前,其教师应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基础水平,以及能力特征等方面做出全面了解,以此对学生学习习惯、成绩差异等方面做出详细判断,进而为课堂上的合理分工、组合优化提供有力支持。小组人数通常都以四到六个人为宜,始终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组建原则,合理分配优等生、中等生与后进生的比例。小组成员间的座位应尽可能面对面或者是相邻,以此来为学生的合作探究创造良好条件。另外,还要确保每个学生都可以在组内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为合作学习探究效果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对于小学生的动态、综合表现,教师也要给予细心观察,结合具体需求,对小组成员、分工做出合理调整,营造出良好的小组竞争氛围,激发更多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其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科学组织与实践探究,不论是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全面激活,还是学生学习环节与成果的进一步优化等方面都能够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此,在教学实践中,其教师应整合现有资源与条件,科学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探究活动,从而取得更理想的教育培养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