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中数学思维的培养探究

2019-01-11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太炎小学顾燕丽

数学大世界 2019年5期
关键词:教学计划日记思维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太炎小学 顾燕丽

小学数学是学生最开始接触数学的一个起点,也为他们形成对这门学科的正确态度起到一个重要的奠基作用,因此,让学生在这个阶段对数学学习产生良好的印象至关重要。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内容一般比较简单,因此,教师可以将数学学习方法以及思维过程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不仅仅是学到教材中的实际内容,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数学思维、掌握学习方法,这对于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有巨大帮助。

一、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制定教学计划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授课内容制定明确的教学计划,这是教学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也是把握学生学习进度和学习状况的重要内容,因此,应当引起教师的广泛重视。但是,一些教师却认为教学计划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前制定的,所以是不可改变的内容,这使他们的授课过程受到教学计划的束缚,反而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其实,教师的教学计划大多都是根据不同情况以及以前的教学实践所制定的,而实际教学内容和进度应当根据学生本身的学习情况来调整,并且由于课堂是由众多学生参与组成的,许多因素都是不可控的,所以很难完全按照计划执行。因此,教师应当转变对于教学计划的应用方式和态度,将其作为自己教学节奏的辅助材料进行使用,更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

例如,学生在学习关于“面积”的概念时,教师原本的教学计划是将一整节内容讲完,但是由于一些学生对于这一概念刚接触,还不能完全理解,因此教师可能需要举出许多例子、创设许多情景才能帮助学生理解透彻,也因此耽误了原本的教学进程。但是为了使学生理解透彻所做出的努力却不是浪费时间的事情,而是为后续的教学进行有效的奠基,教师应当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这一过程,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体验。只有计划制定得当,并且教师利用得好,才能有效地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这也是数学课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

二、通过数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单向式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进行讲授。在课堂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为学生单方面的灌输一些知识,而学生只能在台下被动地吸收这些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并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久而久之学生也会懒于思考,在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不是通过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而是向别人求助。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活动让学生有效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而且采用这种方式能够对他们的学习成果和思维方式都有一定的了解,更便于教师制定后续的教学计划。例如,学生在学习“数的加减法运算”时,就可以进行这样一个活动:让不同的学生代表不同的数字,由教师出题,让学生之间进行自由组合,使组合出来的结果能够通过加减运算得到教师所出题目的答案。这一活动使数学课堂变成学生的游戏时间,并且能够通过这一过程对所学的加减运算进行有效复习。一些学生在活动开始之前可能没有很快的反应速度,但是随着活动进行,学生之间彼此放开之后能够使这项活动有效进行下去,并且能够达到让学生将数学学习融入游戏过程的效果,由此也使他们转变对于数学的固化态度,对数学课程产生更好的印象。

三、利用数学日记,从中发现数学问题

学生在小学阶段所接触的知识并不多,他们在遇到问题时通常会下意识地联系自己所熟悉的内容进行解决,由此,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让学生联想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生活情境,并与其他学生进行分享。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善于发现数学问题,并且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的习惯。例如,一些教师在假期会让学生通过记录数学日记的方式来鼓励他们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数学日记并不是只通过数字的方式来记录日记,而是将一天当中能够运用到数学知识的地方通过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例如,自己到商店去购买东西,付钱和找零的过程就是运用数学方法进行计算的一种典型情境。通过数学日记的方式学生也能逐渐培养起运用数学思维看待周围事物并且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更加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

四、利用小组合作,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组合作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教学形式,特别是在数学学习中,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索,由此得出的结论和学到的知识也能使他们产生更深的印象,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学生在学习“三位数的除法运算”时,教师需要交给他们检验的方法,以保证自己得出的最终得数是正确的。在讲授这种方法之前,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自主思考,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如何进行检验。学生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复习和掌握能够通过讨论的方式得出一些解决方案,并且学生还可能得出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以其他验证方式进行检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当对学生的这种思维进行鼓励,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就感,进而对数学学习更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学生也会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对待数学这门学科。

在小学课堂中,数学思维的培养并不是刻意而为之,也不必对其进行专门的讲授以及主题探讨,而是教师需要在持续的教学过程中逐渐渗透,让学生自主思考,发挥他们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发现数学的魅力,并且自主运用数学思维探讨问题,从而得到更大的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计划日记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30米快速跑》单元教学计划
像历史学家一样阅读:深度学习与启示——以美国《埃及金字塔》教学计划为例
教师专业化视角下的“美国史教学计划”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