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2019-01-11重庆市江津田家炳中学

数学大世界 2019年5期
关键词:陷阱直线方程

重庆市江津田家炳中学 钟 容

一直以来,很多教师免去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这种做法在短时间内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长此以往,学生将逐渐丧失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沦为只会拾人牙慧的学习机器。所以,为了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最大收益,本文将从以下几点阐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一、以问代讲,主动思考

思考能力是数学学习中必须具备的品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唤醒学生质疑的意识和思考的欲望。然而很多教师在课堂授课时却忽略了这一点,在学生还没有产生疑问,或者还来不及思考的情况下就将问题的答案全部揭晓,学生只好“不劳而获”。久而久之,学生将习惯这种获取知识的方式,其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必将退化。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以问代讲,将所要讲述的知识内容融合于问题之中,使学生在主动思考的过程中逐步获取知识。这对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以及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思考的意识和习惯大有裨益。

例如:在学习《函数与方程》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主动思考方程的根和其图像上点的关系,我先提问学生:“方程f(x)=0的根与函数y=f(x)的图像上的点有什么关系?对于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思路吗?”一名学生思考后答道:“可以举个简单的函数,画出图像,找根和图像上点的关系。”于是我便为学生举例:y=x2-2x-3,然后让学生思考并解答问题。另一名学生答:“先求出方程x2-2x-3=0的解,分别是-1和3。然后再画出y=x2-2x-3的图像,可以发现图像和x轴的交点正是方程的解。”于是我追问:“谁能用一句话回答我刚才的问题呢?”学生思考后答:“方程的根就是函数图像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以问代讲,是促使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继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可行之法。

二、巧设陷阱,主动听讲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主动并认真听讲是大部分教师都要面对的问题,因为只有学生认真听讲,教师才会有讲课的动力,教学行为才有意义。而针对这一问题,大部分教师所采取的手段无非是口头上的提醒或催促,其实这并不能保证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所以,为了促使学生主动听讲,教师可以在授课时为学生设置陷阱,比如故意讲错或者故意设置一些学生容易马虎的题目来考验学生,使得听课变成学生挑错、规避陷阱的游戏,以此激发学生认真听讲、主动思考。

例如:在学习《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一课时,为了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我在学生意识松懈的情况下故意说错。首先我问道:“直线与直线垂直分为共面垂直和异面垂直两类对不对?”学生:“对。”然后我继续问道:“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对不对?”学生们几乎不假思索,齐声说“对”。这时我便重复我的问题,学生也开始重新思考,部分学生恍然大悟,指出我应该在这句话之前加上“在同一平面内”。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可以意识到老师可能在授课时有意或无意地犯错,自己一旦稍有不慎就可能掉进老师的“陷阱”,这样一来,学生便会主动投入课堂学习中。所以说,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巧设陷阱,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认真听讲的有效方法。

三、角色互换,主动探究

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一部分原因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自然也就没有主动学习的动力。为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和学生角色互换,让学生上台讲课,教师在台下听讲。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的个人能力得到展现,从而让学生在责任感和满足感的推动下主动探究、认真学习;另一个方面也可以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毕竟同学讲课要比教师讲课更让学生觉得亲切和新鲜。

例如:在学习《等比数列》一课时,因为这一课内容较为简单,所以我事先告诉学生做好准备,然后让学生代替我讲课。其中一名学生先从“棋盘放米”的故事开始讲起,然后通过举例子以及和等差数列的对照,来引出等比数列的定义。由此可见,该名学生在课下确实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待学生讲完后,我便扮演学生向“老师”提问:“满足an+1=qan的数列一定是等比数列吗?”授课学生马上举出反例:2,0,0,0……并解释道:“满足an+1=qan的数列不一定是等比数列,我们要考虑到公比必须是非零常数。但是这句话反之成立。”由此可以看出学生不仅自主学习了本节课的基础内容,对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也有所研究。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角色互换,对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以及形成学生自学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总之,教师所能传授给学生的只是数学汪洋中的一滴水。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培养学生思考和探究的能力,以使学生形成主动思考、积极探究的意识和习惯,从而使数学教学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陷阱直线方程
方程的再认识
方程(组)的由来
圆的方程
画直线
两条直线 变变变
画直线
陷阱
陷阱2
陷阱1
甜蜜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