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的时代意义和路径选择
2019-01-11李双群靳玲品
李双群,靳玲品
(1.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2.河北北方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新时代,新使命,新农科,新征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创新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同时,新时代也赋予了高等农林教育新的历史使命和难得的发展机遇。新农科建设如何更好地为脱贫攻坚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如何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和实现乡村振兴、如何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新贡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认真研究和很好解决的问题。
一、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的重大时代意义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承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的宏伟目标。促进高等农业教育创新发展,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政治任务。
(一)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迫切需要农林教育创新与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我国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背景下提出的一项重大国家战略,为重塑城乡关系、城际关系、区域关系以及建立区域“命运共同体”,努力发挥探索和引领作用。农林高校是助推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力引擎,京津冀农林院校如何抓住机遇,主动作为,构建协同共建、互利共赢的高等农业教育大格局,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为落实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促进京津冀三地农林高校协同创新,2015年11月,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农学院、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天津农学院、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工程大学、河北北方学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等九所院校建立了京津冀农林高校协同创新联盟,在合作交流、共建共享、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等方面达成了共识。联盟成立四年来,各院校在“人才队伍建设”“本科教育教学合作”“研究生培养”“科技合作”等方面开展了广泛交流和深入合作。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紧密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人才需求,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模式,积极尝试教师资源互聘共享、青年教师交流培养、管理干部挂职交流等;在本科教育教学方面,积极倡导和推进搭建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在实验实习、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等教学实践活动方面取长补短;在人才培养方面,开展研究生培养、创新创业、学科竞赛等方面的广泛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努力探索农林专业学生招生制度改革;在科技合作方面,紧密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以优势学科、特色学科为主导,通过方向互补、资源共享等形式,联盟院校在课题申报、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合作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联合攻关项目等,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奖、河北省山区创业奖多项。
(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迫切需要农林教育创新与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在湖南湘西州十八洞村调研扶贫工作,在与村干部和村民代表交流中,他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英明论断,为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明了方向。六年过去了,我国的贫困人口年均减少一千多万,再努力两年,中华民族将历史性摆脱绝对贫困,昂首阔步迈入全面小康新时代。
学科和专业优势,决定了农林高校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除了为“三农”领域输送大批适销对路的专门人才、通过技术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高校兴办科技产业辐射区域经济、落实教育扶贫政策资助贫困学生外,农林高校选派了扶贫工作队,下到贫困村,成为高校扶贫工作的一支生力军,成为高校联系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的桥梁和纽带。农业高校利用独特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专家教授作用和专业优势,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聚焦精准扶贫,精心长远谋划,着力于从传统的“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扶贫”,充分激活内生动力,形成了思想扶志、科技扶智、产业扶贫的特色扶贫模式,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推动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确保稳定脱贫、持续脱贫。一是产业扶贫,习近平2018年4月在海南考察时指出,“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要鼓励和扶持农民群众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庭院经济,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因此,农林高校可以发挥各自优势,结合当地实际,从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生态旅游等方面入手,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帮助引进、打造、推广脱贫致富项目,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二是教育扶贫,发挥农林院校高层次人才优势,以“传播知识,消除贫困”为宗旨,发挥好自身综合性大学优势,着眼于大扶贫格局,扶贫从头脑抓起、从下一代抓起,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与当地合作开展教师培训和教育研究项目、共建研究生和本科生实习实践基地、开放大学校园,培育特色项目。三是科技扶贫,高校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学科和一大批产业和技术专家,特别是农业方面岗位专家和技术能手,可以直接服务于脱贫攻坚工作。四是文化扶贫,发挥高校人文和历史文化研究优势,依托当地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树立文化引领的发展理念,大力开发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全力打造文化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积极帮助地方发展特色餐饮业、特色手工业、发展私人订单式服务和特色产品。
(三)实现乡村振兴宏伟目标,迫切需要农林教育创新与发展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进而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这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所在。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生活富裕了,面貌改观了,城镇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农村的治理水平和治理体系、农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生态环境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我国日益面临更大的资源要素制约、生态环境压力和内外市场的约束。所以,必须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即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观、“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社会观、“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自然观、“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法治观、“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底线观、“山水林田湖草整体治理”的系统观。高等农林教育要在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等方面有所作为,肩负起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历史使命,助力乡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美好家园,让祖国的山更绿、水更净、林更茂、田更沃、湖更清、草更丰,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的现实背景
(一)农业生产规模和生产方式的转变,迫切需要农林教育创新与发展
随着国际农业经济技术与合作的加快,国外农业先进设施与技术的引进,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和农业结构的优化,我国的外向型农业、设施农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得到了快速发展。
外向型农业的快速发展,亟需具有创新意识的外向型农业人才。近年来,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出现了可喜的局面。一是农产品出口不断增长。二是农产品出口企业不断增加,产品不断丰富,档次得到提高。三是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外向型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要求农业高等教育加快推进创新,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外向型农业人才。
设施农业的发展,使原来农业生产所具有的强烈季节性、地域性逐渐消失,农作物的栽培、施肥、植保、育种、作业方式和科技含量等发生了很大变化,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力、农产品的商品率得到大大提高。以生物技术应用与设施农业为核心的国家级、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纷纷建起智能大棚、连栋大棚、多功能仓库、组培用房、保鲜库等现代农业设施,并且规模持续扩大,这标志着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设施农业的崛起,要求农业高等教育必须创新教学方式和内容,实现从研究传统农业向研究现代设施农业的转变。
目前,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很快,它们在技术推广、连接基地、带动农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农业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专业设置、培养模式等,必须符合农业产业经营发展所需人才质量的要求,从原来的以产中为主,努力向产前、产后拓展。
(二)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需要农业教育创新与发展
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但农业现代化还仅仅是开始,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全国的大部分人口还在农村、乡镇。尽管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素质、思想观念等也发生了巨变。但由于农村欠账多、底子薄、负担重等诸多历史和现实原因,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发展任务十分艰巨。
一是农村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主要是道路交通、供水供电、农田水利、网络信息等方面的不足和欠缺,导致综合生产效益低下,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高。二是农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农村集体经济的短板,限制了农村发展公益事业,基层组织建设弱化,不利于深化农村改革和维护社会稳定。三是农业经济结构不尽合理。随着经济的发展,供给侧改革的深化,农产品供求关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市场需求向多元化、高品质方向转变,但农村产业结构还比较单一,农产品附加值较低,生产分散,集约化不足,形不成规模效益。四是土地政策改革有待深化。诸如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行为不规范、农产品价格偏低、农业生产成本高、风险大等,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以致我们国家在不停地大量进口粮食的同时,农村却出现了大面积的耕地撂荒现象。五是农村人才急缺。农村条件差、待遇低,根本吸引不了人才。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以上问题的存在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的情况好一些,甚至不存在这些问题。但贫困地区和深度贫困地区,都存在这些问题,甚至更为严重。
高校是大教育的龙头,农林高校更是担负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传播文化和辐射文明的历史重任。面对目前农村的种种问题,高等农林教育必须参与决策,创新发展,精准施策,为国分忧。
(三)农民和农业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需要农业教育创新与发展
农村进步了,农村发展了,但农民的素质还有待提高。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农村,离开了土地,几乎包括所有的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年轻农民,他们的离开,使农村失去了生机,成为制约农村发展和进步的最大瓶颈。住在农村的大多是老弱病残妇幼,思想落后,观念陈旧,缺乏科技素质。
另一方面,传统的农技推广队伍也滞后于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要求,农技推广人员素质亟需提高,他们大部分分布在乡镇,而且大部分从事种(养)植业,从学历结构来看,高学历人才占比很低,即使受过正规农业学历教育的,相当一部分人由于受传统农业教育的限制,所学内容知识面窄、陈旧,缺乏知识更新,已难以适应和满足效益农业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需要。因此农技推广人员素质的提高,要求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1]。
三、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创新与发展的路径选择
高等农林教育创新与发展的关键在于新农科建设。当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已经由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信息时代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智能化时代,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而且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产与生活,高等农林教育的发展和农业专门人才培养也同样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因此,高等农林教育要适应新时代要求,响应教育部号召,建设一批新农科示范性本科专业,引领带动高校优化专业结构、促进专业建设质量提升,推动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2]。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先进的办学理念
一是稳定规模,注重质量,以人为本,以本为本,是新时代办好高等农林教育必须坚持的一个原则。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高等农业教育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是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社会需要。目前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方式,只注重知识传授,容易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再加上教学基础设施和师资的短缺,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培养质量。当前,我国已经把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高等农业教育更应坚定地坚持这一原则,在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方向、办学目标等方面搞好顶层设计,形成共识,在专业改造、学科建设、课程体系、师资培养等方面做好规划,付诸实施,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管理和教育等方面制定配套措施,凝心聚力,尽快培养出一大批具有改革思想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提高高等农林教育的社会声誉。
二是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技术对高等农林教育的深刻影响。国务院2017年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标志着人工智能作为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和引领未来的战略技术,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当前,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在整体推进,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提升,给高等教育带来巨大挑战和重大机遇,赋予高等教育极其深刻的变化[3]。同样,人工智能对高等农林教育的影响也是极其深刻的。人工智能技术将不断削弱传统农业知识的作用,原有的传统农业知识体系已不能适应未来“三农”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需要,而涉及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生物技术等交叉融合的一些知识将会进入“新农科”的知识范畴,从而使得传统农业学科研究的问题发生转移。因此,人工智能技术不仅会重塑大学的形态,而且会重构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助力产学研协同创新。所以说,人工智能不仅仅只是一种技术、一种专业、一种行业,而是新的思维方式、教育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发展方向。农林高校要把内涵式发展放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时空格局里去谋划,去推进,为新时代农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是加大宣传和政策支持力度,倡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农业教育观念。随着高等学校的扩招和积极举办新模式、新机制的高等职业教育,使高等农林教育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但是,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农业教育受重视程度仍然不够,考生及家长的态度仍较冷淡,农林高校和涉农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和新生报到率普遍较低。对此,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继续出台和完善与农业教育相关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加大对农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同时,要强化宣传和舆论引导,使全社会树立一个现代的、全面的、正确的农业教育观念,提升农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教育是基础之基础,农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在实施科教兴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既要认识目前农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要看到农业教育未来的广阔前景。
(二)进行专业改造提升,强化课程建设
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大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同时,具有健全的人格以及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克服学生专业知识面不够宽广、文理经法不能交融、综合素质偏低,各方面能力偏弱、创造性不强的问题,唯一的出路就是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一方面,对现有专业进行改造提升。专业建设要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要针对本地区行业发展的特殊需要,重点建设一批基础好、水平高、发展前景广、市场竞争力强的专业。同时,要从实际出发,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教学资源有效利用,基础学科专业和应用学科专业协调发展,做到统筹兼顾,以重点带动一般,以特色培育品牌,增强学校的竞争实力。对那些有多年历史的老专业要进行保护和改造,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调整层次和规模,更新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使传统专业焕发新的生机。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多学科交叉融合是高校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的学科门类在资源集约利用和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有所欠缺,要强化跨学科融合,以项目为支撑,组建研究中心、研究团队,打造若干个优势学科群,实现文理渗透,理工交融,使专业学科的设置更加灵活、高效。高校要主动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用于教学实践,坚持问题导向、项目驱动,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践教学等方面,深化改革,让学生深度理解和掌握专业能力,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创新能力。
课程建设是教学工作的根基,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中心环节,是内涵建设的重要抓手。课程体系建设总体上要紧紧围绕办学宗旨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信息获取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遵循国家标准,体现学校特色。适应学生需求和市场需求,立足人才培养全局,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整体优化,构建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课程体系,进一步整合课程设置,优化实践(实验)教学体系,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精选和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和考核方式。还要加大开放性办学力度,进一步与社会开展广泛合作,完善政企校等全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人才培养中来,如共同制定(修订)专业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共同组织方案实施等。要大力加强优秀课程建设管理,努力打造精品课程体系。要抓好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丰富的网络资源,建设网络精品课程,将其作为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课堂教学的良好补充。
(三)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与模式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高等农林院校要结合各自的专业优势和特色,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等三个维度,积极探索和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与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是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教育学生对党忠诚,学农爱农,矢志不移,怀着对农村和农民的深厚感情,吃苦耐劳,扎根基层。重点开展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创业行为的教育指导,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敏于发现、敢为人先、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善于合作、诚实守信、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最大限度地激发和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关键是要建立和完善体制和机制,有效地整合校内外资源,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根本组织保障,要落实机构、人员和经费,落实责任,明确目标,保证创新创业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在课程改革方面,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各个专业教育教学全过程。增设体现农学类专业内涵的通识课程,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创新意识;增设体现农业领域特色的创业课程,建立“通识课程+专业理论课程+企业实践课程+创业特色课程”的创新能力培养课程体系;针对农学类不同专业的特点,将农业科学、管理工程、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学科交叉融合,建立相互交融、互为促进的交叉融合课程群[4]。在厚植本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使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最紧密地结合起来,全方位、多视角打开学生学科专业视野,最大限度挖掘学生创新潜力,提高学生善于发现创业机会、敢于进行创业实践的能力[5]。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完善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体系是关键。一是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依据专业性质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着力建设科技型社团组织、创新兴趣小组、学术沙龙、创新论坛等,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二是以校内实验实训基地为平台,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学校的实验中心、工程中心、训练中心等有序向师生开放;三是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跨专业综合性的科技创新、创业计划、创业项目等专题活动,以赛带训,增强创业教育的现场感和实践性;四是通过开展全方位的校企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不断增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五是以国家大学科技园或大学生创业园为载体,不断建立和完善创业孵化体系,有计划、分阶段、有步骤组织开展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创业孵化论坛、创业项目推介会等各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