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微信平台 提升语文素养
2019-01-11杨艳琴
□杨艳琴
“新课标”明确指出,义务教育课程的改革,应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开放的多媒体时代,人们日常交流使用频率较高的微信群,也成为学生畅游学海、自由生长的平台。孩子们在微信群中,晾晒听、晾晒说、晾晒读、晾晒写,在充分享受语文学习美好与快乐的同时,语文的综合素养也得以全面提升。
一、激发好奇——奠定学习活动快乐基调
场景回放:
视频里,一年级有一位同学正有模有样地吟诵开学第一天老师送给他们的礼物——班诗《小蜗牛》:我是一只小蜗牛,一只快乐的小蜗牛,走到东,走到西,校园美景看不够。我是一只小蜗牛,一只好学的小蜗牛,看看书,写写字,小伙伴夸我真不错。我是一只小蜗牛,一只幸福的小蜗牛,不着急,慢慢走,爸妈老师不松手。
反思:
学生的语文学习形式,就其外在表现形式来说,无外乎听、说、读、写、背等,而贯穿其中的就是核心能力——“思”。学生始终是语文学习的主体,在练说的过程中,既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能充分激发他们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语言能力获得发展的同时,也让思维能力获得发展。
二、夯实基础——促进学生基本目标达成
场景回放:
老师将孩子们课堂书写习字册的场景与家长分享。随时要求书写汉字的握笔姿势:老大老二对对齐,手指之间留缝隙,老三下面来帮忙,老四老五往里藏。同时强调与坐姿相关的三个“正”:桌子正,身子正,本子正。
反思: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就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低年级是孩子们学习的起始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整个低年级阶段的首要任务。同时,低年级也是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知识高峰的奠基阶段,看似简单的语文基础知识,也要通过多种手段步步夯实。识字写字是整个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一个生字,需要读准字音——平舌音翘舌音的分辨、前鼻音后鼻音的发音等,都需要准确练读;认清字形,要把握生字的结构、也要掌握生字的笔顺;一个生字的书写,需要充分运用好田字格,展现汉字的正确、规范、美观,让学生充分享受汉字的魅力,于潜濡目染中弘扬汉字文化。打好扎实的语文学习基础,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学生在语文学习的道路上,才能增强学力,越走越远。
三、丰厚营养——拓宽生活语文多个渠道
场景回放:
在一个凉快的早晨,妈妈带我们一起去购物。到了大润发超市,妈妈给了我和姐姐一百块钱和一个硬币。我们把硬币放进购物车放硬币的地方,这样才推动了购物车。在超市推了一会儿,我们的车里就有了许多东西:有圆圆的卷心菜、甜甜的南瓜、小小的桂圆、扁扁的紫角叶、方方的小茶干、细细的粉丝、有营养的胡萝卜、红红的番茄、可爱的纱布素鸡和翅中。付钱的时候,收银员阿姨算出我们一共要交66元,我们拿出100 元,人家给我们找了34 元。
反思: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开放的多媒体时代,学生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引导的,不仅是老师,还有家长、同伴和生活中接触到的许多人。孩子们学习的渠道,也变得更加开阔:电影电视电话,散步乘车骑行,逛街购物旅游,在实践的过程中,所有感官得以调动。学生的见识增长了,学力增强了,储备的营养丰厚了,语言表达也就有了源头活水。
四、以读促思——提升课外阅读思辨能力
场景回放:
这几天,我一直在读《我的爸爸叫焦尼》这本书。书里面讲了有一个小男孩,他的名字叫狄姆,他很听话。有一天,狄姆的爸爸来了,狄姆很高兴,他们在一起的这一天时间,爸爸带狄姆去了很多地方,热狗店、电影院、餐馆……每去一个地方,狄姆都会说:“我的爸爸叫焦尼。”最后爸爸要走了,他也在火车上说:“这是我的儿子,最好的儿子,他叫狄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珍惜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每一天。
反思:
阅读,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获得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每个学生的阅读感悟都是独特的,孩子们也在阅读的濡养中开阔了视野。他们用自己能书写的铅笔,写自己想说的话。在行云流水般的自然表达中,情感在倾诉中升华,认知在共鸣中发展。在读、写的同时,他们自己会思考,去评判故事中简单的人物或情节,也会逐渐提升思辨能力。
五、凝心聚力——形成乐学互助强大磁场
场景回放:
考完试的这两天,我在爷爷奶奶家玩得很开心。可是昨天有人说:“到了三年级,就要换老师了。”我听完有点难过,我可不想换老师。我记得老师考试前对我们说:“一定要细心,细心,细心。”可我考试时还有一点点粗心,真担心老师一生气,就不教我们,我甚至想再考一次给老师看看,来证明我是一个可以细心的学生。我已经习惯了每天一到班上就能看见杨老师和徐老师。有时杨老师开会几天不在,我们都很想念她,想她给我们上课、想她给我们加星,想她满脸的笑容。我可不想到教室看见别的老师,还以为自己走错教室了呢! 杨老师,有你真好! 希望你能一直陪着我们,看着我们长大!
反思:
只有写,才会写。低年级的孩子,写话要求不能拔高,只需要他们将心里想说的话写明白就可以。文字具有传情达意的功能,“言为心声”,一切心语皆情语。这位小朋友的动情倾诉,来源于老师日常教学中点点滴滴的关切、字字句句的叮嘱、分分秒秒的付出。老师的好,学生会感觉到,哪怕仅是低年级的孩子。师者,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还有给学生学习过程带来的人性的美好,以及能够让学生享受到的幸福感。
只要愿意,我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打造温暖的学习场。作为一线语文教师,也可以让微信群,这个受众广泛的交流平台,变得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