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019-01-11福建省福州市江南水都小学
福建省福州市江南水都小学 黄 锟
一、对于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认识
数学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初步阶段,也是培养学生构建自己的思维框架和独立思考的基础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独立思考能力意味着学生能够自主地发现疑问、分析疑问甚至运用恰当的方法解决疑问。这一系列过程体现了学生的思维角度、方式技巧以及面对问题时的性格状态等。由此可见,教师应该在学生塑造性极强的小学阶段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想要锻炼学生,首先应该让学生积极加入教师组织的各项活动中,通过有内容的活动锻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分析的意识,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在学生观看、好奇、质疑、思考、探究以及创新的过程中逐渐突显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让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学习和活动中。
二、学生在小学数学中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现象
1.学生缺乏学习小学数学的自主性
目前,小学数学大多以“考试成绩”为最终目标。这直接导致教师在布置教学任务时有了很大的局限性。大部分教师都习惯性地训练学生练习数学的量,而忽略了练习的质的问题。小学数学内容相对简单,教师在课堂上更喜欢主导课堂节奏,以讲授为主,不注重学生的听课效果。小学生本就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不高,这样一来,学生在情绪上更加抵触数学,也无法得到有效的锻炼,没有自由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仅仅能够根据课本内容完成作业,长此以往,学生惯性忽略自主思考,能力得不到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也都被消耗了。
2.学生缺乏被动学习小学数学的时间和动力
我国的教育体系仍存在很大的问题,教师单一的讲课模式导致学生丧失了学习新知识的新鲜感,开始厌学、抵触学习,只能被动地接受数学知识。除此之外,大量的课后作业也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学生在强度过高的状态下无法抽出更多的时间思考疑惑,家长和教师只看重考试成绩也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学生在被动状态下缺乏独立思考的时间,导致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普遍不强。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途径
1.创设开放、轻松的学习氛围,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
以往的教学模式过于枯燥乏味,教师单一的讲课模式忽略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学生在这种状态下思维和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因此,教师在给小学生讲解数学知识时,应该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避免教师单方面讲课的情况。很多教师认为小学生理解的数学知识较少,所以缺乏讲课的耐心,只是单方面地提出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不关注学生的想法。学生在小学阶段是好奇心最强烈的阶段,他们在这个阶段充满热情和探索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应该注重这一方面,在授课时多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并耐心帮助学生解答。这样一来,学生更愿意思考问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一定都会有所提高。同时,教师应该注重为学生创设轻松、自由的开放式学习氛围。开放式的数学课堂氛围有助于营造轻松的环境,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帮助学生在课堂中畅所欲言、提出疑惑、独立思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想要发挥学生的自觉能动性,激励学生自主探究数学领悟,需要教师适应学生,以学生的“口味”为主,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首先,教学思想要符合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教师应创建符合学生风格的教学方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了解数学、接受数学、主动学习数学。
2.结合生活案例解析课本内容,奖励式教学
数学是一门极其有趣、复杂的学科。相对来讲,数学更贴近于生活,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数学的计算。但由于数学的逻辑性及强,小学生在入门时感到学习极其困难,找不到方向和感觉。其实,教师可以引用生活中的趣味计算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潜能。譬如,教师可以提前买5 个相同的蛋糕,让学生以5 人小组的形式合作讨论单买一份蛋糕的价钱以及买五份的价钱。通过学生之间的计算、讨论帮助学生学习小学数学倍数关系,最后将五个蛋糕分发给各小组作为奖励。这种方法通俗易懂,易于学生接受,可以加深学生对该数学知识点的印象,并且有奖励式的学习可以鼓励学生进步,让学生充满动力。学生在小学时期性格敏感,多加鼓励支持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建立学习自信,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其次,在教学形式上要做到简单易懂,要从教师和学生的数学生活经验入手,学生对经历过的事情有更深刻的印象,通过学生的简单生活经验,在已有的书本知识体系中讲解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更详细的理解数学,引领学生接受所学知识,使学生沉浸在思维的无限活跃中,渐渐学会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逻辑思维体系。
总之,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小学数学的一个重要难点,小学生重在细心引导。因此,教师需要多加耐心。把握住小学生的可塑时期,借助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思考,自主分析,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未来道路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