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开展
2019-01-11江苏省沭阳县青伊湖中心小学殷其双
江苏省沭阳县青伊湖中心小学 殷其双
在我国小学数学教育中,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存在一些缺陷,在课堂实际教学中,老师利用所备的教案知识,按步就章的传授数学知识或概念,上课期间沉浸在自己的数学思维模式中,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较为被动地接受知识,老师与学生间缺少一定的沟通,导致部分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无法理解有关的知识概念,但又怕扰乱课堂秩序,不举手要求老师再讲解一遍,这样长期进行知识积累,导致学生无法承受学习压力而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新课程的要求下,首先老师应改变传统的授受式教学模式,转变老师与学生的角色,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利用对话教学的方式开展数学课堂,老师应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准备适宜学生学习需求的课堂,对于学生理解困难的知识,要做好细讲,并与学生间搭建良好的沟通对话桥梁,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如何有效地将对话教学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几点意见或建议:
一、关注学生的发展,创设有效的情境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化改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所教学的重点并不仅仅在于教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而是通过数学课堂为主要载体,让学生通过学习数学知识,锻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行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模式,让学生形成属于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最终形成数学核心素养的过程,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主要目的。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应根据教学大纲与教学要求内容,设计符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课程情境,并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究问题的来源,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分组讨论等形式,找到问题的答案,老师应转变教学思维,让学生成为探究学习的主角,在其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这样学生在参与探究学习的整个过程加深了学习印象,将课本知识转化为自身知识,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提高了学习自信心。如在学习苏教版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中,首先老师应挖掘课本知识,列出本节课学生需要掌握的相关概念和知识,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与难点知识,然后设计相应的教学情境,在数学课堂上,老师拿出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教学模型,让学生先观察对照课本上所描述的内容,让学生学习长方体的长、宽、高以及长方体的棱,接着提出问题:(1)什么是长方体的棱和顶点?(2)哪些线段是长方体的长、宽、高?(3)通过观察长方体与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哪些不同点?老师给出时间让学生对照课本知识观察长方体与正方体,老师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并说明有不懂的地方及时举手问老师。十分钟后,老师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前两个问题,通过提问,老师大致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老师再做详细的讲述,待学生基本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后,老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探索长方体与正方体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寻求问题的答案,待学生找到答案后,老师给予表扬,这样不但增进了师生间的交流,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二、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形式,为师生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
在小学数学对话教学中,老师应设置多样化的数学教学形式,让师生间有更多的交流机会,与学生间形成良好的互动,以建立老师与学生间的信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应组织多样化的数学教学形式,比如,让学生合作进行小组调查,独立制作图形,上交小组报告等,让学生独立或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对学生提出的困惑,老师应耐心及时的解答,这样才能与学生间搭建良好的沟通桥梁,将老师视作自己的朋友。如在学习长度单位换算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用量尺测量学习的课桌,黑板的长度与宽度,教室地板砖的长度等,做好以米为单位的记录,再做好以分米、厘米和毫米为单位的记录,然后以分组谈论的形式发现各测量单位间的换算关系,老师在其中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待学生得出相应的正确答案后,老师以激励的态度对学生做出鼓励,以充分树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理。在数学教学中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是对话教学在小数数学教育中的主要表现形式,旨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自信心,并与老师建立相互信任,良好沟通的平台,可有效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总结教学经验,加强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的经验和学术交流
在新课程的不断改革与完善下,对话教学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但对话教学形式方法多样化,很多老师对对话教学方式还在摸索中前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些方法和见解并不完全适宜学生的学习要求。因此,学校应为老师组织更多的培训学习和交流机会,不断进行教师间的经验交流,倾听别人的教学见解,弥补自身的不足,通过优势互补的交流原则,才能不断完善对话教学方式,进一步提升对话教学水平。
总之,对话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不断寻求新的教育教学模式,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积极引导学生形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为学生以后的学习行为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