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活动
2019-01-11江苏省涟水县唐集中心小学李玉平
江苏省涟水县唐集中心小学 李玉平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第一源泉。任何知识的获得都不能脱离实践,数学学习更是如此。《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把实践活动与综合运用作为四大内容中的结构支撑,可以说,实践活动是数学课堂教学之源泉,学习数学必须依赖于实践活动。本文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实践活动这一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本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接触现实社会,紧密联系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景和物、人和事,学习与生活的实际,从而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这也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数学意识的有利条件。
如在教学五年级循环小数时,让学生数星期、日期、月份、季节、出现不断重复的效果,学生很快就理解了循环的含义,将抽象的概念生活化;教学轴对称图形时,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观察树叶、剪刀、蝴蝶等实物的形状,引导他们从中发现许多物体的形状是轴对称图形……这样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数学知识,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从而激发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培养他们参与学习和自觉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二、加强探究性实践活动
《数学课程标准》关注对学生数学探索能力的培养,认为数学学习不只是概念、法则、公式的掌握和熟练过程,更应该成为学生探索和思考的过程。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创设探索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机会,努力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实践活动,让他们自己发现获取和巩固知识。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先让学生通过数方格的方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然后出示几个不易用数方格的方法算出面积的图形,问:你能算出它们的面积吗?你们想探索出它的计算方法吗?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再发给每个学生如图所示的平行四边形,让学生猜一猜阴影部分的面积大概是多少。在这一问题的情境推动下,学生直观地感受出三角形面积相当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这时鼓励学生通过剪一剪、比一比,将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三角形,发现、比较两个三角形的关系,从而验证自己的猜想。接着问:如果只拿出其中一个三角形,你能想办法求出它的面积吗?通过学生小组合作,边操作,边观察、探究,发现两个相同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原来三角形的底、高及面积存在相应关系,从而由平等四边形面积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这样的设计过程真正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和自己发现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开发创造性实践活动
创造学认为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不存在于现成的认识成果中,而活跃在形成结论的探索过程中,只有积极的探究活动才能释放创造潜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要把所有孩子都当成小科学家看待。”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生活实际开发创造性实践活动,借助孩子们爱动手、对生活中的事物都有好奇心这些天性,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实践活动中学会学习,进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如教学“拼出美丽的图画”实践活动时可作如下设计:“折一折,施展你的创造力”——在一张正方形纸片上折出更多的正方形来;在正方形纸片上折出其他图形来;在一张圆形纸上折出两个、四个……大小完全一样的图形;“画一画,体现你的观察力。”——让学生拿出长方形、正方形实物,通过观察、发现,沿物体的四周描画出不同的图形;“剪一剪,展示你的动手能力”——让学生通过合作,拼出美丽的图案。这样的实践活动把学生的外部操作与内部的数学思维紧密结合起来,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图形的认识,学生在动手尝试中获得了知识,培养了大胆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进而激发了创造的潜能。
四、注重应用性实践活动
新课程标准强调:“面对实际问题时,要让学生主动尝试着以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挖掘教材中与实际生活有联系的因素,让学生做一做、量一量、验一验、用一用,学会用数学思维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性技能及创新精神。如: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后,开展量一量、算一算实践活动。让学生量出书本、课桌、教室、操场的有关数据,分别算出它们的面积;在教室内铺上各种不同规格的地砖分别要多少块?既展示了在同一生活中应用多种数学知识,也展示了在不同的生活实际中同一知识运用的不同侧面。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数学意识,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应用的技能技巧。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既是数学教育的需要,也是当前教育改革极力提倡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数学教学还是只提供思维的体操,而不联系生活实践,毫无疑问是不能适应时代要求的。我们应该把“实践活动”作为数学教学的一个操作平台,为数学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为造就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