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研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为例

2019-01-11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屏山小学王泽华

数学大世界 2019年18期
关键词:正方体研学长方体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屏山小学 王泽华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学科,需要极为缜密的思维和逻辑性,小学生对某些概念的理解比较吃力,审题以及解题思路不够成熟,导致数学学习不理想,因此,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学生的研学能力并不是朝夕之间便可以形成的,需要在教学中不断训练逐步培养起来,小学生虽然在学习方面的自觉性不够,但经过有效的引导和训练,必然会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研学意识和能力,帮助其建立良好的数学解题思维。笔者认为,研学的第一步便是引导学生“开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和好奇心,使学生自觉产生疑问,开启推理意识;结合教材,提出有建设性的问题,通过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推理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互动,提高自主推理能力;最后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际推理能力。

一、问从口出,开启学生推理意识

教师应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开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的课堂使得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若要实现学生的“说”,教师首先要做到“收放自如”,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要让学生明白“出错”有时是帮助自己成长的最佳途径,同时还能够很好地“控制”课堂进度,不至于拖堂,也不至于课堂内容过于单薄。

例如,在课堂伊始,教师先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寻找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比如正方体的魔方、橡皮、粉笔盒,长方体的铅笔盒、柜子等,随后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征,学生1:“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有六个面。”学生2:“正方体六个面的面积相等,长方体相对面的面积相等。”……有的学生在观察中发现一些问题,比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六个角都是直角,如果不是直角的话会是什么立体图形呢?”“正方体和长方体一共有12条边,这些边都是直线,如果直线变成曲线,是什么立体图形呢?有没有这种图形呢?”……学生提出的问题千奇百怪,教师此时需要积极鼓励学生开口,并且和学生一起寻找答案。

二、以问促思,激发学生推理能力

“提问”是教师最常运用的一种教学手段,通过提问能够有效提高师生间的互动,活跃课堂的氛围。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提问仅局限于教师的问和学生的答,形式过于单一、机械,无法真正帮助教师检测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枯燥的内容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大大降低,影响了课堂的效率。因此,教师要更加注重教育的手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用建设性的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推理能力。

例如,在学习面积公式时,教师并不急着带领学生去书上寻找答案,而是先让学生自己想一想,教师给出学生一些信息,如长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另一个面积是它的一半,请问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有可能是多少?教师引导学生从长方体的特征入手,长方体一共有六个面,至少两个面的面积是相等的,学生通过这些信息思考各种可能性,最终得出答案。

三、合作互助,提高学生自主推理

“小组合作”教学作为一种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教学手段,逐渐被教师所重视。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将小组合作教学与推理能力的培养进行有机融合,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为主动、积极地去进行学习与推理,同时在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全面体验合作推理思维,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例如,教师让学生先自主做完课本中的习题,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课后题,比如四个学生为一组,一名学生公布正确答案,大家一起对答案,随后将自己的错题或不明白的地方标注出来,大家一起讨论;或者教师可以 “放开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操纵课堂的进度,让学生小组合作预习或者复习,每个小组派一名学生为代表,将本组的疑难问题以及错题等统计出来,在课堂上进行提问,教师综合做出回答,或者全班共同讨论,找到解决方案。

四、走进生活,培养学生实际推理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数学中的许多知识和灵感都是来源于生活的,而小学生构建实际推理能力的最佳方式便是主动走进生活,对生活中的事物展开联想、猜测、产生灵感、建构模型,最终形成推理。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生活中的实物对他们学习新知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因此,生活化教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对生活中的实物进行测量并根据所学知识算出这个物体的表面积,比如教师让每组学生从家中带一些“正方体”或“长方体”的小物件,带上直尺、卷尺等测量工具,测量这些物体的边长,根据表面积公式算出最终结果;或者带领学生测量讲台上的讲桌、教室的饮水机、长方体的鱼缸、教室的一面墙体等表面积,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于教师而言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教学质量;于学生而言,能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解题思路。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抓住时机,结合教材与学生的差异,设计恰当的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推理能力的训练。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会数学的奥秘,让学生感悟到推理的方法和效能,充分展现学生想象能力、抽象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正方体研学长方体
去研学
有几个长方体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拆拼长方体
给正方体涂色
拆拼长方体
多少个小正方体
数小正方体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