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段应用题解题能力培养途径
2019-01-11江苏省昆山市蓬朗中心小学校
江苏省昆山市蓬朗中心小学校 郑 晔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学生相应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技巧,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这样才能促使其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解题速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端正自己的位置,并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和辅助作用,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然后将学生引入应用题的学习当中,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应用题解题技巧,同时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分析当前小学数学的教学情况可以发现,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尤其是在高年级应用题教学中,很多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1.教学形式传统单一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所以他们在课堂上常常会出现走神、搞小动作的情况,并且这一阶段的学生在考虑问题时往往都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但是就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教师在讲授应用题时还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单一,还会使课堂教学变得非常枯燥,学生长期在这种环境中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从而对教学效率提高造成严重的影响。
2.问题讲解类型化
应用题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并且题目的类型也丰富多样,而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会根据自己的习惯和经验进行教学,然后将问题分为几种类型模式,只要学生在教学中能掌握基本的解题技巧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实际上学生只是学到一些皮毛,并没有对解题技巧形成深入的理解,这样就会使学生在做题时常常采用生搬硬套的方式,一旦题型发生变化,学生就找不到头绪。
3.忽略学生数学思维
通过分析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况来看,多数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还在采用传统的题海战术,虽然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起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学生长期处在这种教学环境中会严重影响其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这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并没有多大益处,反而会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僵化。
二、小学数学高段应用题解题能力培养途径
1.多样化提问,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所以他们的思维非常活跃,想象力也很丰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好学生的这一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选择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这样不仅可以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同时还可以使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趣味性。采取这种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必须要给予高度重视。
例题:“某班学生小明一共有12 支铅笔,而他的同桌王刚的铅笔数量比小明的3 倍少2 支,问王刚有多少支铅笔?”
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教学生分析题目,使其理解题意,然后再教会学生解题技巧和方法。当讲解完成后,还要根据题目做更深一层的提问,如:“小明和王刚两人的铅笔谁多?多几支?”通过进一步的提问可以将学生再次带入题目当中,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和能力。
2.积极收集问题信息,明确变量之间关系
要想提高学生解应用题的能力,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审题,让学生在审题中找出有用的信息,从而发现变量之间的关系。因此,教师在应用题教学中必须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从而使其数学成绩得到提高。
例题:“某一工程队在对某段道路进行施工时,会用到压路机,它的前轮直径为0.6 米,宽1.5 米,左右两轮直径都为1.6 米、轮宽0.8米。压路机在工作中每分钟前进4 米,当其工作了30 分钟后,所压过路的面积为多少?”
题目中提到的压路机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也是生活中很常见的,因此,教师要与学生的生活结合在一起。本题所要求的是压路机压过的面积,而题目中有很多内容都是用来迷惑学生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教会学生如何分辨出有用信息,并将干扰信息一一排除,如题目中提到的左右轮尺寸、压路机直径等信息,学生在解题时只留下有用信息进行思考,这样才能提高解题效率,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3.利用数形结合,培养学生解题思维
小学生最怕的就是遇到抽象问题,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理清思路,充分了解变量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就可以快速找到解题突破口。教学中,教师可以用画图法将抽象问题变得直观化,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解题思路,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例题:“王刚和小明两个人分别从科技馆和学校相向而行,他们在距离中点1 公里的地方相遇,已知王刚从科技馆到学校要走2 小时,小明从学校到科技馆需要1.5 小时。问:王刚和小明两人起初相距多远?”
对于这道题目,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然后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由于这个问题比较抽象,所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画图的方式分析题目,将抽象问题变得更加直观。采取这种分析方式,学生可以清楚了解王刚和小明的具体位置,然后引导学生先算出两人的前进速度,以此判断二者谁距离相遇点更近一些,学生就可以顺利列出方程。采取画图教学不仅可以使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具备相应的创新能力,这对学生的日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不仅是教学重点,同时也是教学难点,因此,教师必须要给予高度重视,并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学习习惯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以此促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应用题解题技巧,从而促使自己的解题效率得到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