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

2019-01-11安徽省阜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19年9期
关键词:因数重难点平行四边形

安徽省阜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李 锐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层次,为每个学习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从而促进学生整体发展的教学模式。众所周知,数学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因个体差异的不同,对数学的接受能力也不同,因此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分层教学模式,对全班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这样也可以使数学教学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求,进而提升全班整体的数学学习能力。本文将立足于小学数学教学,主要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分层”和“根据教学目标分层”这两方面来谈一谈分层教学的应用。

一、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分层

掌握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是分层教学的前提,教师只有掌握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合理地为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安排课后作业。那么,教师应如何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呢?针对这一点,平时的课堂表现可以作为一个参考,而一般而言,真正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还是课堂测试。因此,在进行分层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出一张符合大部分学生接受能力的数学基础试卷对学生进行测试,并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将学生分为保持、进步和努力三个层次,然后根据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寻求最合适的学习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

例如学习《倍数和因数》一课时,其是建立在乘法和除法的学习基础之上的,因此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先对学生的乘除法计算情况进行测试。成绩出来之后,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其中90 分以上的为保持小组,占班级的15%;75 分以上的为进步小组,占班级的60%;75 分以下的为努力小组,占班级的25%。在教师讲述了本课的基本内容之后,可以为保持小组的学生提供有关因数和倍数的应用题,使他们进行练习;要求进步小组的学生自主探索找到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引导努力小组的学生相互出一道乘法算式,指出谁是谁的因数,谁又是谁的倍数。这样,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有所收获,掌握自己可以掌握的内容,对促进班级学生的整体进步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根据教学目标分层

在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之后,教师要针对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由于保持小组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好,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强,对数学知识的接受度较高,因此他们可以尝试着自己探究数学教学的重难点内容。进步小组的学生数学基础良好,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可能较保持小组的学生弱一些,因此在教学重难点内容时,教师可以适当地对他们进行指导,然后再使他们自己消化吸收。跟保持小组和进步小组的学生相比,努力小组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差,思维能力也比较局限,因此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当保持小组和进步小组都在研究教学重难点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要求他们夯实数学基础,这样也可以为他们之后学习重难点内容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行程问题”这一知识点时,我要求努力小组的学生应学会解决基本的行程问题,如:小明周末去外婆家用了35 分钟,

已知小明的速度为每分钟65 米,请问小明家离外婆家有多少米?进步小组的学生应学会灵活地运用公式解题,如:小红骑车从甲地到乙地,若小红以每小时10 千米的速度骑行,则下午一点到;若小红以每小时15 千米的速度骑行,则上午11 点到;如果小红想要在中午12 点到达乙地,请问小红应以怎样的速度行驶?而保持小组的学生应学会解决相对复杂的行程问题,如:A、B 码头相距231 千米,若轮船顺水行驶,则从A 到B 需要11 小时,若逆水行驶,则每小时比顺水少行10 千米,问行驶这段路程逆水比顺水需要多几个小时?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的学习目标,既不耽误课程进度,又可以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挥,对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分层的方法有很多,除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目标进行分层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分层,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知识点时,对于努力组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较为具体的方式进行教学,即利用数学教具,让学生观察图形,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求解方法。而对于进步组和保持组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类比教学法,让学生通过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类比来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求解方法。这样做也可以满足学生学习的要求,促进学生取得实质性的进步。

猜你喜欢

因数重难点平行四边形
因数是11的巧算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积”和“因数”的关系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因数和倍数的多种关系
积的变化规律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s 1-3重难点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