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学生创造力,打造开放性小学数学课堂
2019-01-11江苏省扬州市仙女镇张纲小学
江苏省扬州市仙女镇张纲小学 徐 巍
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利用,教师通过播放图片、视频等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教师将课堂的教学内容拷入课件中,通过播放PPT 使数学课堂更加有趣。教师不仅需要充满对教学的热情,同时还需要在课外关爱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从而打造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更好地沟通,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达到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的目的。教师通过鼓励小组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之后学生长期的数学学习道路奠定基础。
一、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手段
相比较于传统板书,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更加生动、形象、直观、信息量大、内容丰富、效率高,这是传统教学所不具备的显著优点。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如果呈现的内容过于纷杂,就会跟本堂课教学内容表现得格格不入,同时小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发散的思维就会漫无边际,起不到本堂课所需要的效果,这就需要老师能够制作高水平的PPT 课件,化繁为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例如,教师在讲解“角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将一些图片展示给学生,并让学生指出其中有哪些角。用多媒体技术教学首先要明白课堂的核心是什么,我觉得必须符合高效课堂的教育理念,尽可能多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积极性并集中于课堂教学过程中。此外也应该培养学生学习的趣味性,犹太裔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人类最强有力的动力之一,有了它就能够调动人类的积极性,使人们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情并不会感到疲惫和厌倦,所以要着重对待。
二、鼓励小组学习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方式显然不符合如今学生的需要,因此教师需要与时俱进,寻找更加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小组学习便是其中之一。通过合作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在相互帮助中提高学习成绩,还可以感受到在交流合作过程中同学间的友爱以及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并且通过相互交流协作,学生间互帮互助,增进友情,进而增强整个班级的团结精神,使学生在融洽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帮助学生做到快乐学习。
例如,教师在讲解“退位减法”时,可以先给学生题目,让学生在小组内自行讨论,合作学习需要团队的相互配合,也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后,需要通过平均参与每一组的形式以及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对于小组合作学习,首先教师除了需要关注那些学习能力出众的学生以外,更需要关注那些学习能力较为欠缺的学生,帮助他们更多地体验成功的喜悦。其次,小组学习需要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教师需要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地参加活动,同时教师也需要积极地参与到各小组中,给予学生引导和帮助。
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态度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影响。当教师和学生之间构建了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后,学生会对数学教师产生好感,那么学生在心理上增加对数学学科的好感度,也会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因此,教师除了需要注重提高教学质量之外,还需要耐心培养和学生之间的和谐的师生情谊,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尊重学生的想法,打造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只有学生乐意做到自主学习,才会更加愿意和教师紧密配合,共同打造高效课堂。教师不仅需要对数学教学充满热情,更需要赢得学生的好感与敬重。学生会将对教师的好感转移到这位教师所教授的学科上,因此教师需要充分把握学生的这种心理,放下教师的架子和学生成为朋友,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爱,同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生活或者学习上遇到困难时都可以向教师寻求帮助,教师和学生家长共同为学生的快乐学习保驾护航。教师不仅需要给予学生建议,反之教师对学生的建议也要虚心接受,做到教师和学生在相互的交往中共同进步。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制造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更容易集中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积极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打造高效课堂。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对知识的掌握速度以及程度存在差异,所以教师在关注那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时要关注那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并且教师需要做到因材施教,开发学生的潜能。
教师在构建能够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高效课堂时,教师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教师在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成绩时需要更加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生打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并且将严肃的课堂氛围变得更加轻松活泼,使学生可以在数学课堂中获得学习的乐趣以及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自觉学习的主动性。小组学习作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式,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这种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教师携手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