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2019-01-11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第二实验小学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第二实验小学 王 英
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预示着其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人才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创新能力是衡量人才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因此,培养人才的创新意识是十分必要的。小学阶段正是培养个人能力,提升综合素养的时候,如果能够精准地把握时机,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逐渐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才能使其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但现在还未有关于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系统性培养的科学方案。本文将对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难题及解决方法展开论述。
一、先决条件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个体存在着先天差异,因而教学在每个学生的身上达到的效果也不尽相同。但无论学生的先天差距如何,在后天培养过程中,“好奇心”和“兴趣”这两方面的发展都是能够缩小这种差距的。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潜在决定因素,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中对每个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才能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发现自身的潜能和优势,为创新意识的培养打下基础。
1.学生充满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
小学阶段,学生由于对外界知之甚少,因而对未知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教师应把握时机,对学生耐心讲解新事物,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适当地进行解答,并指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更多新奇事物展开猜想。这样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丰富了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同时能发散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其创造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重要的导师。对于教师而言,是否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将是教学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向学生提一些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问题,引发学生主动去思考,并能从思考过程中感受到学科的魅力所在,从而直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学生解决问题后,教师给予其适当的鼓励,对学生说一些夸赞的话,如:“某某真棒”“某某说对了,大家给他鼓掌”等,让学生获得一种成就感,间接地促进学生对于课程学习兴趣的增长。
二、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具体实施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想使学生具备自我创新意识,让学生拥有好奇心,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还远远不够,教师还应掌握一些正确方法并在教学中加以应用,才能达到预期目的。下面将具体阐述一些实用方法供大家参考。
1.将课堂交还给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打破原有的教学理念,思想由“应试教育理念”转变为“学习并非单纯为了应试,而是为以后打下基础”上来。将课堂交还给学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一环。在课堂上,教师由原来的主导作用转变为辅助作用,课堂上的主角转换为学生。教师还应当有一种意识,即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应当多鼓励学生另辟蹊径,想出多种解决办法,而不只拘泥于标准答案。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让其在课堂上自由讨论,自主思考解决问题,教师在旁边适当进行指导,才能使课堂效率达到最大化。在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也能够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
2.设立情景让学生大胆猜想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在教授课本知识的同时,适当地设立一些情景让学生参与进来,这样不仅能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课程变得生动有趣,还能让学生广泛参与,发散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能够尽情思考。例如在讲“解决问题的策略”时,笔者创建了一个“小管家”的生活情景:家里来客人了,小红帮妈妈做家务。洗茶杯用时2 分钟,洗茶壶用时3 分钟,烧开水用时6 分钟,拿茶叶用时2 分钟,沏茶用时1分钟,小红同时只能做两件事,让同学们帮小红想一下,如何安排才能够让客人尽快喝上茶?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有多种,总用时也有所不同。如何让小红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一系列工作,这就需要学生多思考,运用创造性思维来找出最佳方案。这时将学生合理分组,让其积极参与讨论,尽其所能,找出最合理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不但能让学生掌握应对事件的方法,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运用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提高学生创造意识的目的。
3.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学生能力全方位发展
随着课程改革和新标准的实施,教学目标由让学生单纯地掌握知识转变为让学生在生活中能够做到对知识的活学活用,能够应用所学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日常的教学中,对于学生而言,老师在课上单纯地讲授课本知识是十分单调,缺乏吸引力的,无法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魅力所在。这时就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设置一些教学实践内容。如在讲“物体的三视图”时,教师除了教授学生画三视图的方法和技巧之外,还应该让学生把一些在生活中常见的小物件带到课堂上来,多观察物体的外部轮廓和形状,练习并掌握三视图的画法,联想其他复杂的物件外部轮廓是由哪些简单的形状组成的。另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课下任务,让学生去生活中观察其他事物,练习画一些复杂事物形状,考虑一些形状简单,如长方体、圆柱、棱锥等物体在生活中的用途。教师还可以向学生额外普及一些有关三视图的应用等课外知识,让学生在学到知识,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还能够增长见识,拓宽视野。
学生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其各方面发展会受到外界的广泛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良性发展,创新意识得到逐步提高会让其在以后的学习乃至工作过程中具备天然优势。因此,我们需要对此重视起来。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确立学生课堂主体地位;设立情景,让学生广泛参与;带领学生参加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拓宽视野,培养创造意识。除了这四个方面外,各位教师还可大胆创新,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先进设备和优良条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