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019-01-11江苏省靖江市生祠中心小学
江苏省靖江市生祠中心小学 周 艳
由于小学生生活环境简单且所接触的事物不多,加之其思维能力尚未全面开发,所以看待问题的眼光也具有形式化特征,不利于学生学习水平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为此,在贯彻落实实践教学方面,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依托预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在对新知识学习前,预习环节不容小觑,只有预习效果明显,才能够使学生对课堂知识形成正确的了解。最重要的是,在预习的时候,学生可以大致了解新知识内容,使其独立思考能力得到锻炼。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调预习的重要性,为课堂教学奠定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在学生预习强化方面,要想取得理想的预习效果,并增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就要与教学内容相互结合提出问题,使学生根据问题开展预习,不断强化独立思考能力,全面培养其思维能力。
以《图形的运动》为例,在开展教学期间,为使学生能够认真思考数学知识,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设计相关问题:
1.图形运动前后有什么改变?
2.图形运动方式应如何描述?
3.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哪些图形运动?
根据上述问题的设计,即可向学生介绍课堂教学的知识体系,并且在问题中融入相关数学知识,能够在学生主动思考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引导,科学合理地预习新的知识,增强预习的效果。与此同时,在思考过程中,也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进行了培养,能够更好地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
二、依托探究培养学生问题分析能力
对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中,探究知识的重要性逐渐突显出来。通过实践探究,能够使学生深入挖掘问题内容,并在探究期间增强独立思考与问题分析能力。而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小学生的探究意识相对薄弱,且并不具备问题分析与钻研的习惯,直接影响了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研究意识,能够针对探究遇到的问题展开系统分析与钻研,使得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全面培养。而在对学生探究知识能力进行锻炼方面,数学教师要对其学习状态与水平加以分析,衡量学生之间的不同并对学习任务进行分配,在探究过程中对学生问题分析能力进行培养,优化其逻辑思维能力。
以《分数的混合运算》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探究“以碗知僧”活动的时候,有效地结合了数学知识和古代诗词文化,所以能够充分利用生活故事向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在实际探究期间,学生对于三人共食一碗饭,四人共尝一碗羹的理解并不全面,也并未考虑将饭碗与汤碗加在一起就是总的碗数。所以在探究期间,要向学生讲解,把总的碗数假设成x,而饭碗的个数就是,汤碗的个数就是,将饭碗与汤碗全部相加就代表了总的碗数,进而列出相对应的方程,并获得最终的结果。所以,在探究问题期间,学生遇到问题应当与学习内容相互结合,进而获得教材以外的数学知识,使其问题分析能力得到培养,实现逻辑思维能力的全面增强。
三、依托习题解说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习题解说,学生可以详细地描述所学知识,并且向其他同学讲解个人的解答想法以及对于知识的理解。在解说的基础上,使得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全面培养。为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组织学生讲解数学习题。与此同时,在实际讲解的过程中,数学教师也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或是不断鼓励其他同学提出问题,使得讲述学生能够与讲解问题相互结合完成解答。在讲解期间,学生思维始终相对集中,并且准备应对其他同学的问题,所以通过习题解说即可对学生思维加以培养,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以调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以《比的应用》为例,在课堂教学期间,教师即可组织习题解说活动,要求学生选择教材习题在课堂上解说。需要向其他同学告知讲解的习题,并组织个人语言,向其他同学讲解题目大概内容与考查重点。这样一来,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会不断增强,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通过习题讲解,也可以有效锻炼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自如地应对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不断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需要数学教师始终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确定课堂教学目标。与此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应当结合学生的学习程度与状况,通过合理运用预习、探究以及习题解说三方面措施,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不断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