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天性 操作感悟 内化理解
——《看谁搭得又稳又高》教学设计例谈
2019-01-11浙江省杭州市教育厅教研室附属小学
浙江省杭州市教育厅教研室附属小学 高 颖
【主题内涵】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活动过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看谁搭得又稳又高》一课主要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在活动中主动感悟、回顾立体图形的各种特征,获得立体图形的基本活动经验。
【案例分析与评析】
在实际教学时,我根据学生情况先后进行了三次教学设计,从学生的问题出发,引导学生观察与实验,使学生在活动中积累经验,内化知识。我的教学目标是:1.通过搭一搭、拼一拼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特征,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在搭一搭、数一数的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展开想象,发展空间观念。3.通过小组活动形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在有趣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心态。
我预设的教学过程是: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从神奇的口袋中摸立体图形,回顾立体图形的特征,然后展开新课。
(二)审清题意,明确要求
1.认识材料。
我们的材料就是这些:球1个,圆柱1个,正方体1个,长方体三种一共7个。
2.明确任务:把所有的积木都用上,要稳稳的,不能倒,还要高。
(三)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1.遵守分工合作要求。
2.第一次操作,聚焦难点“稳”。
3.第二次操作,聚焦难点“高”。
(四)回顾反思,畅谈收获
我设想通过摸一摸、说一说复习立体图形的特征,再认清操作的材料,然后动手操作,在反馈中突破“稳”“高”,最后在回顾中感悟提升。我觉得通过复习可以唤起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可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前面的复习并不感兴趣,十几分钟的复习,在后面操作活动过程中的作用也不明显,学生更感兴趣的是动手操作,可是因为前面花费时间较多,后面操作并没有充裕的展开,所以在课后我把教学过程改为:
(一)开门见山,认识材料
我们的材料就是这些:球1个,圆柱1个,正方体1个,长方体三种一共7个。今天我们就用这些立体图形来玩一个搭一搭的数学游戏。
(二)明确任务,分级挑战
挑战一:用两个立体图形搭一搭,看谁搭得稳。
挑战二:用两个立体图形,看谁搭得高。
挑战三:请你用上所有的图形,看谁搭得又稳又高。
(三)回顾反思,畅谈收获
第二次课堂实践,流程顺畅、自然多了,学生也能带着思考去拼搭了,但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失控了,我心中理想的状态是学生能先安静听清要求,等老师说开始再动手,当老师说停时,又能马上停下。可总有人忍不住偷偷地搭,课堂秩序非常混乱。坐在办公室里反思,我虽然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点,加大了拼搭的时间比例,但对教材和一年级的学情研究我还不够深入,教学预设考虑不全面,对刚刚进入小学一个多月的孩子来说,能保证25分钟的听课效率已属不易,更何况在活动如此平凡的操作课中,当学生还要搭,我却要他们停下听我讲解时,只好回到不停地课堂调控、纪律组织上,过多追求数学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训练,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所以学生没有进入课堂状态。我再次分析了学生的想法,研究教材,重新设计了教学过程:
(一)欣赏建筑,联系生活
欣赏现实生活中的建筑图片,建立心目中好的建筑物的特点,为搭一搭活动打好基础。
(二)明确任务,分级挑战
初步体会稳、高:1.两个小长方体搭一搭,你会怎样搭?2.三个立体图形,又高又稳。
动手拼搭,实践感悟:1.认清材料;2.听清要求;3.合作拼搭;4.深入思考;5.商量调整;6.欣赏作品。
(三)回顾反思,畅谈收获
经过课堂实践,我感觉第三堂课教学效果较好,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主线,尊重孩子的天性,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有机渗透其中。教师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过程,没有了机械控制,学生有了探究的兴趣,提高了参与欲望。教师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操作、质疑、交流,重点围绕“怎么搭稳、高”这个问题展开。让学生充分动手,教师又因势利导,既尊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有效地发挥了教师的组织与引导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东西,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因此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操作、体验、感悟,使兴趣成为孩子探究的动力,以此为基础,教师相机点拨,促进学生带着思考去拼玩,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和探究能力,为学生自主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